看了下现有回答,对于“三大机”的构成表示认同,但对车、铣、磨的描述提出异议。毕竟车、铣、磨三种加工方式之间是有鲜明区别的。
铣削加工的特点是:有一个旋转轴C与三个进给轴(移动)轴X、Y、Z。其加工时刀具旋转而工件移动(也有刀具旋转的同时负责Z轴移动,适用于大型工件加工的铣床,如:龙门铣床),进行面加工,不过由于无法X、Y、Z中任意两轴联动导致无法加工圆及圆的衍生面。类似的还有钻床(立钻与台钻无X、Y轴,钻铣床X、Y、Z轴无法自动进给)
车削加工的特点是:有一个旋转轴C与两个进给(移动)轴X、Z。其加工时工件旋转而刀具移动,加工内、外圆面及衍生的椎、弧、球面。弥补了铣床由于无法两轴联动而造成的无法加工圆的问题。类似的还有(立式)镗床。
磨削加工的特点是:通过制作不同形状的砂轮对工件进行仿形加工。并根据加工对象的不同分为类似铣床的平面磨床与类似车床的内、外圆磨床,其中部分平面磨床(配旋转平台)与几乎全部内、外圆磨床加工时,工件与刀具(砂轮)分别在同时转动(与车、铣床的区别一)、且切削速度明显高于车、铣床(车、铣床一般为10~150m/min,主要根据刀具材质来定。磨床一般为30~50m/s)。能加工车、铣床无法加工的高硬度工件(比如CBN砂轮磨钻石之类),且加工精度远高于车、铣床,并一般作为精加工工序而后两者为粗加工工序。且加工后工件(如加工前未对工件进行提升硬度的热处理)表面硬度略有提升。
随着数控机床的出现,单纯的车床逐渐被铣床与车铣/铣车加工中心代替(毕竟铣床能够多轴联动了,能够加工出圆及其衍生面甚至是如旋翼等异形曲面)。而由于刀具材质的特殊,磨削加工将会长期存在。
这是80年代之前的说法,指车床(旋转切削)、铣床(凿去无用部分)、磨床(制造光滑表面)。
所谓“三大机”,是说大多数工厂(不是批量生产机械的工业母机厂)有了这三种机床,再配上一组好钳工(手工修正细节),可以用标准化钢材制造绝大多数普通机械零件。只要形状不是太诡异,其他机床的功能都可以勉强用这三种机床和钳工代替。虽然质量和成本肯定比不上专业厂家制造的量产配件,但也能顶用,可以为主生产线提供日常的修理维护,保证不会因为一个小零件停产。
其实呢,加工金属零件,基本操作说起来是“车铣刨磨”四种,但大多数易损零件并没有很长的平面需要“刨”,刨床的工作往往用铣床代完成。四大切削手段因此只对应“三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