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理解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一种美味》最后那条鱼发出诡异的光? 第1页

  

user avatar   li-dong-m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明两点:

1、鱼豆腐汤中有没有鱼?答案是没有。

前文“母亲嗔怪着:‘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开锅盖,让父亲看”这里埋下伏笔,与结尾“第二把柴火他就抓着了一个粘粘软软的东西,凑到了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呼应,解释了鱼在煮汤过程中或者之前就已经“从锅里蹦到了地面。”而对于连六岁的三子都没吃过鱼、两个哥哥也可能极少尝过鱼的这样清贫的一家人来说,他们沉浸在享受奢侈美味的憧憬中,”鲁莽”地食用着这道菜,把豆腐的鲜味当成鱼的鲜味也是可以理解的。豆腐鱼汤里没有鱼,也导致了三子完全不记得鱼汤具体滋味的一点细节。当然,也和他当时的心情有关。

2、三子上学了吗?是的。

“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忸怩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这里是逆时序叙述,把后来发生的事直接告诉了读者,说明三子上学了。

“鱼眼里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这真的是作者搞笑用的结尾吗?这篇文章精炼考究、笔触细腻,作者铺了那么久酸涩沉重的氛围,结尾就秒变段子手?人家自己说“本来是搞笑的”这才是逗大伙儿一乐好嘛。

因为,直接说出来,那些久远的微妙的沉重的东西会变轻。轻得容易让人误以为不过如此。既然会这样,那么索性不说吧。

巩高峰:回复@枫起天澜__:嗯,就是有点说不出来的难受,觉得生活太诡异。对不起我解释不了。。

我把这“诡异”,理解为生活的诡异。

三子六岁那年为家里捕获了一条巴掌大的草鱼,于是,整日游手好闲的他在妈妈的心里有了地位,被贫困压得沉默寡言的家里顿时弥漫着迎接奢侈美味的轻松、和睦与张皇。父亲和哥哥们拉家常,妈妈也有了笑容,三子得到了功臣似的宠爱。这就是幸福吧?幸福得好像有了希望,好像快乐的此刻会变成日常。那锅没有鱼的鱼豆腐汤冲昏他们的头脑,蒙蔽了一家人的味觉。美味麻醉了清苦的生活,遮蔽了这个家庭的贫乏、劳累、怨气、麻木,让他们逍遥了一个下午。就在父亲那句“三子该上学了”中,生活撕破了幸福的面具。明明是好事啊,可是哥哥们忽然就饱了,妈妈也卸去了笑容。供三子上学对于好多年才能吃一次鱼的家庭是一件天大的难事。三子总该开心吧?可是在这个不幸的家庭中,他是唯一幸运的那个人,爸爸哥哥妈妈不开心,他怎么能心安理得的快乐?于是他乖乖去烧火,摸到了那条鱼。那条曾给他一家带来巨大惊喜的鱼,给他带来上学的幸运的鱼,刺在每个家人心上的鱼。它粘软的身子混在柴堆里,在灶火的照耀下,鱼的眼睛发着亮光。

突然,他发现,原来家人没能尝到鱼的美味。那时他发现,幸福对于清苦的家庭来说像一场魔幻的梦,它如此美妙,随时会被戳破,把人抛回原地继续挣扎,像从没有来过一样。




  

相关话题

  距离高考还有两年半,不知道怎么努力? 
  如何看待湖畔大学改名湖畔创研中心 ​​​,湖畔大学这几年的成就又有哪些? 
  能不能以「让孩子不知道电子游戏的存在」为手段让孩子好好学习? 
  如何看待苏州勤惜实验小学用隔离墙隔离苏州立新小学的学生? 
  清华北大的学生优秀的底层原因是因为里面学生大都是富人家庭,从小接受富人教育的关系吗? 
  如何看待「广西一中学暴力剪头」事件? 
  一直被教育要努力,要认真,你这一阶段很重要,那我们什么时候能休息? 
  如何看待山东一成年公民疑似被亲属雇佣「假警察」强制送到戒网瘾机构,进行非法拘禁和强制「医疗」? 
  我讨厌应试教育,为什么农村不搞素质教育? 
  如何看待 2016 年高考河北省前十名衡水中学只占了 9 人?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文言文学习是必修课程?
下一个讨论
总是被说,你都这么高了还穿高跟鞋,该怎么友好的回答?





© 2025-04-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