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环球时报文章《“巨婴论”别又成敲打中国的棒子》? 第1页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早前就有人说《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是反忠,人家只是用不同的说话技巧扩展中国舆论空间罢了。

这种说话方式叫“内容正确但错误的话”。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一个长相普通的女生和男生相亲,女生见面就说:“失望了吧,我不漂亮”。男生蹦出两字“就是”。女生气不打一处来,问“我哪不漂亮”。男孩又蹦出两字“身材”。好了,相亲结束了,可是男生每句都是事实啊。再比如,你孩子刚满月,朋友都来看,突然有人说:“这孩子不傻”。你都想上去打他对吧,可他的话内容正确,你能说自己孩子傻?

“内容正确但错误的话”让人不爽的原因在哪?

问题在于这些正确内容话题本身就是忌讳,就不应该提。这些话题一提,总不免让人潜意识产生不好的联想。比如“这孩子不傻”这话一说,肯定就有人会想着孩子哪里傻了,为什么他会说不傻。同样的道理,女生说“我不漂亮”,就是让男生夸她其他方面,机智的男生就会说“哪有,一看你就聪慧,今天的裙子搭配很漂亮的”。

大家有时候会说些“内容正确但错误的话”。

采用这种说话技巧往往是讽刺人,故意让别人感觉酸溜溜。比如富二代朋友买了一辆车,你可能就会当着朋友面说:“我爸如果有钱就好了。”谁不希望自己父母有钱呢?但这时候一说这话,讽刺就到位了。

同样,大家想想,《环球时报》每天总是批这个,骂那个,感觉就是傻逼,可是又有多少新闻是环球时报以反贼的口吻提到了,大众才会想到这个话题。就这个巨婴的话题,如果不是环球时报提,最多就和民间谈80后是垮掉的一代一样,不会有几个人上升到中国文化的高度。

民主二字在多少网站是敏感词,可胡主编整天骂民主,真是赤子之心灯塔可见,明白了吧。




  

相关话题

  中国真的严重侵犯了美国的知识产权吗? 
  台湾为什么迟迟无法统一? 
  如何看待台湾地区的未来? 
  美国比中国富,为什么是中国借钱给美国,而不是中国向美国借钱?中国需要那么多的美元外汇储备吗? 
  台湾对美国来说有多重要? 
  如何评价 8 月 17 日饭圈女孩、帝吧和网络义和团联合出征? 
  中国能不能在基础科学研究上搭便车? 
  北京可以算全球最繁华城市之一吗? 
  如何评价《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 
  如何看待《时代》杂志称「美国抗疫工作比中国差100倍」?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在人力成本极高的澳大利亚,每升牛奶只卖1澳元(5元人民币),而人力低廉的中国却要卖近15元?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适合女生的价值 500 万的好看安全的车?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