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好事,能让更多人关注“电信诈骗”这个社会问题,至少是蚂蚁保险的一种尝试,至于效果我们拭目以待。
作为关注民生领域的答主,自己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又在基层参与“反诈骗app”推广,对于电信诈骗深恶痛绝。
坦白的说,工作中“反诈app”推广过程其实并不顺利,许多群众领走了下载奖励之后扭头就把软件删除了,这种“小聪明”以为我不知道,知道的,可我除了惋惜无能为力,毕竟是人家的自由。反诈意识宣传必须很拼命的给大家普及才可以。其实我也理解人性:没发生在自己身上,绝大多数人都觉得电信诈骗离自己很遥远,都不会重视的。可是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有时就是一场灾难。
我至今印象深刻的一个新闻就是准大学生陈玉玉小姑娘因被电信诈骗9900元学费后接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心源性休克猝死,触目惊心。为了能上一个好的大学,我们都经历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这起电信诈骗直接让一个努力上进的孩子在黎明前凋谢了,给她的父母带来无尽的伤痛。
这起案例直观残酷地展示电信诈骗之害。
当时互联网绝大多数网友都感到惋惜,怒斥诈骗分子并纷纷要求公安机关严惩犯罪分子。但是也有一些人不同情女孩就算了,还阴阳怪气说这个女孩心态太差,不具备大学生素质。其实这是很过分的,没在基层待过,总有人有点“不食肉糜”的感觉。“哀民生之多艰”,基层农村不像高收入、高学历的知乎用户可以不把几千块钱当回事,几千块钱的损失真的能对一个基层农村家庭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别说大几千损失了,甚至还有农村老人卖了一天菜最后收了100块钱假币直接心理崩溃的。
某位大家都认识的企业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很多老百姓都是愿意自身隐私换取更便捷的互联网服务的。不得不承认,这么做不对,然而却是当前的社会现实。很多老百姓本身就没有清晰的信息隐私概念,互联网企业与商家又没有绝对做好用户隐私保护,甚至以此牟利。
这么一来,就能让不法分子钻隐私的空子,增加诈骗的成功率。现在的骗子早就不是小品里的“大忽悠”,而是有一整套完善的黑灰产和心理学体系加持。开口就能报出你的隐私信息,每句话都在暗示和引导你相信,钱一到手立刻快速通过无数个账号“洗”干净,根本无法追回。
即使是高学历高段位的人尚且容易中招,更不要说没有互联网反诈骗意识的老人、学生了。甚至就算你兜里没钱,他们也能让你四处借钱给他们转账。
在国家大力“反诈骗”推进的高压下,电信诈骗依然禁而不绝,技术手段不断升级,且许多诈骗团伙位于海外难以及时打击。不得不承认,当前被诈骗的金钱很难追回。目前来看,保险作为一种“事后救济”的方式,是打击诈骗、预防诈骗之外,减轻诈骗伤害的又一块拼图。我认真地建议大家考虑一下,为自己或者为家人买一份电诈险。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认真研究了下蚂蚁保上电信诈骗险的相关内容。大家也可以上支付宝搜索“电信诈骗险”,同样可以看到这些信息。
电信诈骗险的价格的确是比较便宜的,年保费7.9元、28.8元、48.8元,分别可保1、5、10万元。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我觉得7.9块的就可以了,因为基层老百姓并不富裕,流动资金也就万元左右,最多不超过5万;城市白领也没多少闲钱被诈骗,因为每月工资还房贷,扣去理财,攒下来的可流动资金有10万也算是土豪了。两杯奶茶的钱,给自己10万块上个保险,还是值得的。
另外在同一张保单内为家里被诈骗风险更高的人(父母、孩子)一起投保,价格会优惠一些,我实测了一下,三人投保的话,每人保费从7.9元降到6.28元,这还是挺人性化的。
保险赔付规则我也看了下:
1、 保险七天等待期。这个影响不大,比一般保险等待期,不会这么倒霉吧?买了7天内就被骗?这骗子也太精准了;
2、 免赔额为3000元,赔付比例为70%。这个账我来算下就是7.9元保一万的话,若被骗1万块:赔(10000-3000)*70%=4900元,和我想象中的7.9赔一万有心理落差。不过要考虑到,保险毕竟只是减轻损失的一种方式,如果被骗了就全都由保险兜底,说不定有的人反而会从此放松警惕。而且,如果买了5万的保险被骗5万的话,就是(50000-3000)*70%=32900元,能回血66%。
3、 该保险在公安机关立案达30天,且尚未追回资金时生效。需要注意的是,因黄赌毒、“杀猪盘”、刷单等原因造成的被骗不予赔付。可以理解成“犯罪等自作孽不可活,动机不纯舔狗不得理赔”。
这样看,这个保险主要就是针对善意被一锤子诈骗的躺枪被骗者,对于普通老百姓够了。不过再重复一点,保险只是减轻损失的一种形式,在大家去支付宝查看保险的同时,能够看一看页面上的反诈知识,也很重要。作为反诈APP的推广者,我想说的是,社会在飞速发展,不断地学习型的反诈知识,培养反诈嗅觉是更重要的。记得下载反诈APP,牢记“不相信、不理睬、不汇钱”。
愿勤劳踏实的老百姓都能远离电信诈骗,被社会守护、被世界温柔对待。
我觉得是有帮助的。
电信诈骗这行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如今,要解决诈骗问题,要依赖的也绝不只是单纯普及防诈骗知识,而是要靠一个更系统性的反诈体系。这个体系里,要有事前的防范(比如反诈知识宣传),事中的打击(金融机构及时止付,警方及时出击),和事后的补救。
而事后补救涉及到大量的资金。在商言商,用商业方式来解决是最好的,电信诈骗险就是一种值得称赞的商业尝试。我自己上支付宝搜了一下电信诈骗险,最高的价格也就一年50块钱不到,最高有10万保额。
保险作为一种商业产品,能够涉足到反诈体系的建设,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也体现了蚂蚁保作为商业机构的社会责任。现在都说ESG,商业机构发展业务的同时,让社会变得更美好,这才是长期稳健经营之道。
当然,有人可能要说了,电信诈骗真的那么可怕吗?值得要买个保险了防范吗?
在很多不那么了解的人眼中,诈骗还停留在过往那种体力活阶段。
比如说某些热度事件过后,打着“事件当事人”来群发短信寻求打钱救援的短信诈骗模式,从凡凡救援再到川普拉赞助,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电信诈骗实质更多是网友恶搞出来的段子,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诈骗。
但真正的诈骗分子是很乐意看到这种诈骗段子广为流传的。
原因很简单,在看过了这么多破绽百出的诈骗段子后,人在潜意识上就会对诈骗有所轻视,甚至认为诈骗活动不过如此,智商税是怎么也不会收到我们自己身上的。
但这是错的。
就像每天5g上网的学生群体,很容易分辨出这类“救援诈骗”。但他们反手就容易陷入刷单、兼职等骗局。其实在真实世界里,比起那些完全不懂、反而变得十分谨慎的人们来说,那些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人才是诈骗分子最好的下手对象。
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的诈骗已经发展得超乎很多人想象了。
从挖掘被害人隐私信息,到准备一整套话术、“证据”,诈骗已经是一条很完整的高科技产业链,它已经涉及互联网、心理学、市场营销、编剧、表演等等多种专业学科,你以为你在和一个骗子打交道,人家背后可能有一个加强连的兵力。所以说任何人都不要觉得自己一定不会上当。
而且,可能大家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在某个领域已经做到很精了,但当你接触到另一个完全不熟悉领域的时候,你实际和新入行的小白没有任何区别。而很多诈骗的展开往往就是建立在这种对自身身份上优越感和行业之间信息差的。所以,名校大学生、企业高管甚至是明星,都有被骗的案例发生。
所以,对高科技的手段,就要用高科技的法子。
对现在新形式利用高科技、高智商骗局等诈骗行为,其实科技的反制也是很多的,就比如说国家反诈APP和各种反诈宣传其实已经做的很多了,这种易获取的反诈骗知识和反诈骗手段实际在诈骗防控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现在拦截措施也很完善了,就比如说很多软件自带拦截诈骗电话功能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再则说就交易软件上的反诈功能,在大家使用支付宝进行转账的时候,支付宝是会对大家进行相关的提醒,我自己也亲身体验过,支付宝在转账时判断出对面是可疑分子,主动跳出弹框给你警示让你再三确认才能付款成功,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你实际是转不过去钱的。
但就算是这样,实际上电信诈骗还是屡禁不止的。
一方面是因为,专业骗术的洗脑效应的确很强。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模式,软件都给我提醒对面这个交易对象存在问题了,我是不是就应该瞬间警醒然后停止交易呢?
不好意思,不是的。
实际在众多实际案例反馈中,你会发现很多人在诈骗分子一顿蛊惑下都丧失了理智,不管三七二十一,人家就要相信诈骗分子,而且是拉都不回来的那种。有些极端案例里,警察都到了现场,还是挡不住受害者非得把钱转出去。
另一个原因在于,“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电信诈骗的触达成本是很低的,一个骗子一天能打几百上千个电话。也许95%的电话都被挂了,但他们总能够有机会触及几个心情不好、状态不佳、家有急事、脑子一时间没转过弯来的人。这些人未必是笨,但可能“赶巧了”,就信了骗子的话。
而诈骗对人是完全的净损害行为,就算你能识破掉一两个骗局,但只要你被骗一次,损失实质就已经产生了。
这时候,电信诈骗险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就像名医三兄弟治病,反诈宣传是大哥,治病主要在发病之前,提醒转账问题是二哥,治病主要在发病时,而反诈保险则是三弟,治病则在发病之后。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反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把诈骗受害者的损失降到最低。在电信诈骗还不可能被根绝的情况下,保险仍然是有必要,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