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的补充说明是错误的,毛毛虫有大脑。蜈蚣同样有大脑。
对无脊椎动物来说,腹部神经索的神经细胞数量往往多于大脑,可以在大脑受损后继续完成大部分生理活动,例如去掉了大脑的蜈蚣仍然可以攻击和行走。不要拿脊椎动物的结构当锤子去找钉子。
操控模式化的步行姿态需要的神经细胞数量很少。蜈蚣的每一节身体控制自己的腿,在行走时展开腿并远离身体,检测到身体与地面接触就周期性地移动腿,否则就不移动。这可以在没有大脑的情况下单独使用、在神经索被切断时继续运用。
蜈蚣在水中会像鳗鱼那样通过摆动身体进行游泳,此时腿简单地折叠在身体侧面,身体周期性弯曲运动。触发游泳的是身体和腿找不到立足点,需要大脑切换为游泳模式(神经索被切断的蜈蚣后半截身体无法进入游泳模式)。
毛毛虫的步行机制比蜈蚣更简单。
上述机制由自然选择优化、与身体结构和力学状况相适应,脑发出的信号与分散在身体各处的分布式神经网络和各条腿上的感受器互动,根据地形、重力、浮力、腿的状态等即时调整,脑的信号不正常、部分腿缺失、神经索断裂时分布式神经网络尽可能各自为战来弥补,有一定的容错率。这和多足机器人使用的机器学习方法类似。科学家已经通过简单的建模模拟了蜈蚣的步行与游泳方式。
此外,没有神经的动物一样能产生复杂的行为,神经细胞的信息处理与传递功能并不是神经细胞独有的。
毛毛虫和蜈蚣的每一条腿都和它的身体连接,腿根部的肌肉会发展起来,两条腿还没碰到的时候就先碰到了肌肉,然后动作就会自动停止,所以基本不会出现和人排队走路时候还会互相碰撞的情况。
人的话基本没办法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思考方式不一样,人的基数越大,想要统一起来越难。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以下是一本正经地回复
1、首先腿上都有液压系统,每个腿上有个压力泵,压力泵实现腿的灵活伸缩和迈动。
2、我一开始以为有个中央处理器在按照出生孵化时蜈蚣妈妈装的系统来控制这么多压力泵的。结果一研究发现,蜈蚣先天配置比较低,功耗也不够,没有这么强大的CPU来支撑的。
3、蜈蚣只能控制最前面两条腿,其余的腿每个都有个小的单片机,程序很简单,两个小的原则:一参照前面两腿的指令行动;二是别碰到前面两条腿。
所以,这种动物身体断了,后面也能动,但只有后面部分就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