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出就有弯弯带节奏佛了,人试剂盒是早期防止外溢风险的,不是什么共存信号。中央要共存,轮到你弯弯来说。
比如这次吉林,有检测盒的话,那什么技术学院一发现,检测盒一发一天就能测完 全校还不需要多少人力,疑似阳性多就封校然后管控学校所在区县。早期避免外溢,医护近早入场。这样不会扩散到整个吉林。
如果是某个地区零星散发也是一样。一发现一例就管控该人所在的整个小区,可以先做试剂盒如果疑似多就扩大封锁 疑似少就先封楼封街道 这样有试剂盒早期就能发现风险。
甚至可以结合健康码,有变黄变红 感冒发烧的自觉检测 大大降低扩散风险。
这样大家都省事,不用一次全市的去做检测,配合试剂盒说不定以后会控制在区和县范围做检测。而且这些数据都是很有用的,比如有人去了外省有跟试剂盒检测阳性接触过,立马就能通过大数据通知他去医院做核酸检测 阴性了再去活动。然后他阴性了,再通知他接触过的人也买试剂盒检测,即便这个人假阴性,那他接触过的被感染的不可能个个都是假的。到时候一有感染就能通过试剂盒发现。
这个试剂盒的检测数据相当于提供了许多尽早发现阳性的有效数据。其实把这些数据汇总,国家做一个app 会更好。
3月6号就已经有抗原检测相关政策了,供参考:
2022年3月6号中国驻美大使馆宣布,2022年4月1号起,从美国回国的航班要增加抗原测试了。其他要求不变。
简单来说,就是:
登机条件从
“7天前当天核酸阴性+48小时内两次核酸阴性”
变成了==>
“7天前当天核酸阴性+48小时内两次核酸阴性+前一天午后抗原阴性”
这个政策的逻辑很明显:
48小时内核酸检测存在漏洞。毕竟从测完到上飞机还有48小时,某些人思想上对新冠不重视,完全可能这48小时去浪,感染新冠。
抗原测得快,可以弥补这个漏洞。
类似的逻辑在国内未必不成立。特别是中国某些城市的疫情看起来短期难以遏制,省际交流时48小时内或24小时内核酸报告同样有类似漏洞。
一堆人,都搞不清楚情况的。
其实很简单,抗原一般CT值高于30的检不出来,没有核酸准确,但有个好处就是快,15分钟出结果,但这个也不适合实验室里检测,效率浪费的比较多(做的多的话,核酸反而更省人力和空间)。
所以这个唯一或者说最好的用途是居家使用,比如你在家居家隔离还有酒店隔离的时候,或者你自己发烧了,试一下,提前检出的话你就可以更快的治疗,比如你检出了你也不会到处乱跑,这样就减少了接触的范围。
另外就是猜测是有些人不太愿意被采样或者排队,通过这些的话可以找出一些不愿意出门的人(比如老年人,可能年轻人会帮着购买了在家自己测),另外也是变成商品化,分摊了很多大规模筛查出现的人力和物资投入成本,等于把防疫责任分担到个人(现在叫你做个核酸,好像求你一样),把责任从国家义务变成个体健康个人负责。
抗原的目的仅仅为如此,别把抗原想的好像是替代核酸的方法啊!
也不可能因为抗原而放开共存的,你可以理解为这个试剂是个初筛试剂,只是为了早发现那些已经比较有传染性的病人的做法而已。
不懂专业的人麻烦就不要在这里瞎猜什么抗原和放开有关的好吗?完全牛头不对马嘴,逻辑都不能自洽的。
有利动态清零。自行检测,可以更早发现感染,减轻防疫部门的压力。
首先要讲清楚
核酸检测与抗原检测的区别
核酸准确率高、成本高、时间长
抗原准确率低、成本低、时间短
抗原的准确率低是指容易出现伪阴伪阳。伪阴也就是明明有病,但检测出来没病。伪阳是没病,检测出有病。
如果抗原显示阳性,那么必然会进入下一步的核酸检测,所以我们不用担心伪阳造成不准确,而要担心伪阴造成的不准确。
然后再讲这个抗原检测适用人群与检测为阴性的情况
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应当首选进行核酸检测;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进行抗原检测。
针对抗原检测阴性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予以对症治疗、嘱其居家观察,自就诊当日起连续5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检测,避免社交活动,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抗原结果一直阴性、直至症状消失的,可不采取其他干预措施。抗原结果一旦阳性,阳性人员需立即向所在社区(村镇)报告,由社区(村镇)联系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将其转运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使用后的采样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一并转运至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废物处置。
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由相关管理部门(如社区、村镇、隔离点等)做好组织管理。在隔离观察期按照现行的有关防控方案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并在前5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自测。
检测结果的处置。抗原检测阳性的,须立即进行核酸检测予以确认。
检测试剂的配备。由组织隔离观察的管理部门(如社区、村镇、隔离点等)负责抗原检测试剂的采购、发放、管理等相关工作。
现在出现疫情,是搞核酸检测,但容易出现人群聚集交叉感染,以及核酸检测速度慢,等结果出来了,病人已经与更多的人接触过了。
而抗原检测能把时间节省下来,还能减少交叉感染,做到早发现
注意这个早发现,是指病毒量已经大到抗原都能检测出来了,早在检测结果出来的时间上。
与核酸检测高准确性的早发现不同,核酸检测的早发现,是早在病毒量还很小的时候,但慢在要24小时后才能出检测结果。
假设有一个人是无症状感染者,他的病毒量已经大到能让抗原检测出来,那么这15分钟就能查出来,早发现的早,是指早在这一点上。而对这个人采用核酸检测的话,要24小时才能出结果。
这样的检测速度,才能应对当前病毒变异株的发病快、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有人也许会担心,那些抗原检测出阳性的人,他们不上报怎么办?
这种抗原检测本来就是要告诉医护人员、相关管理部门复核是不是阳性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被检测人员检测出阳性,自己不说,医护人员看不见?
那些被隔离的人员,自行检测发现是阳性,他们不说,不想治病,要硬抗?你不说自己是阳性也是隔离,说了自己是阳性,还能更早得到治疗,怎么会发现阳性不主动上报呢?
而且抗原检测并不是做为最终标准,而是要配合核酸检测。
你自行抗原检测结束后,你阳性不报,回头核酸检测不照样能查出来?
增加抗原检测目的,在于减少核酸检测时,人群密集的交叉感染,加快发现时间。而不是用来取代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在进行核酸检测确认的过程中,如核酸检测阳性,不论抗原检测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均按照新冠病毒感染者或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采取相应措施;如核酸检测阴性但抗原检测阳性,则视同新冠病毒感染者采取集中隔离等措施,密切观察,连续进行核酸检测。
还有一类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这个我为什么不说呢?因为这类人检测出阴性,与那些不自我检测的人有什么分别吗?都一样啊!
你自行用抗原检测出阴性,国家也并不会给你认证什么,国家也没有规定所有人都需要抗原检测阴性才能做什么。
那么这种自行花钱购买抗原检测的人,会无聊到为了一个谁都不认的阴性而花钱吗?他之所以花钱买检测剂,就是要看自己是不是阳性,就是怕自己生病了,所以他自行检测出阳性,会不报吗?就算他不报,他会主动到处跑吗?
还有人担心抗原检测的费用问题
去医院检测的时候,当然会有费用。看病有医保报销,退一步说,有人没医保,但看什么病不花钱?
检测试剂的配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抗原检测试剂纳入集中招标采购,可通过省级集中招采,不断降低检测试剂价格,减轻检测费用负担。
在隔离期检测的时候,这费用不用自己掏钱
检测试剂的配备。由组织隔离观察的管理部门(如社区、村镇、隔离点等)负责抗原检测试剂的采购、发放、管理等相关工作。
至于说
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这个当然是自行购买啊!
___________________
我建议那些主张躺平共存的人看文件,不要凭想像。如果不是为了动态清零,那么就应该是抗原检测取代核酸检测,而不是抗原检测做为核酸检测的补充。
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在进行核酸检测确认的过程中,如核酸检测阳性,不论抗原检测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均按照新冠病毒感染者或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采取相应措施;如核酸检测阴性但抗原检测阳性,则视同新冠病毒感染者采取集中隔离等措施,密切观察,连续进行核酸检测。
——————————————————————————
有人也会质疑,你说得这么好,为什么之前我国不采用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相配合方式?抗原检测又不是今年才出来,中国不是早就出口到外国了吗?外国不是大量使用吗?
原因在于当前的病毒变异株的特点,呈现发病快、传播快的特性。之前的变异株没有这些特性,所以用核酸检测足够了。
如果应对之前的变异株,也用抗原检测加核酸检测的话,那些变异株还没发展到病毒量大到抗原能检测出来时候,我们的防控溯源工作已经把传染链摸清楚,人员控制住了。那么再增加抗原检测,这不是多花钱吗?
而现在要增加抗原检测做为补充,就在于这支变异株发病快、传播快,所以采用15分钟出结果的抗原检测为补充,有利于我们的防控工作。否则等24小时的核酸检测,那么已经有传染能力的病人,早就不知道传染了多少代了。
有个问题。
会不会一刀切?
以后除了要求核酸检测报告,同时还要求抗原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