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北约不会进攻俄罗斯。
就问谁先上吧?
美国?不好意思,军队基本盘红脖子才不鸟拜登。
德国?八小时上班。且参战效果=俄罗斯士气拉满。
法国?巴黎人民还在街上没下。
英国?先抛开英国现在是个炒股的不谈。大是大非面前,永远站俄国。
其它杂碎也不至于疯了。
只有大波波有可能先上(乌克兰难民:MMP),条件是乌克兰归还利沃夫(MMP*2)。但此举将引发德国要求归还但泽走廊。
大家岁月静好,皆因大波波替我们负重前行。
根据《环球时报》报道,4月5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在4月6日到7日的北约外长峰会上,除了重点讨论俄乌之间的军事冲突,还将讨论新版本的“北约安全构想”,而这所谓的“新安全构想”,重点在于所谓的“中国威胁”。为此,北约将前所未有地邀请日、韩两国外长参与此次峰会,在布鲁塞尔“共襄大计”。
除了所谓的“新安全构想”,近期,北约在亚太地区事务上也是动作频频,首先还是这个斯托尔滕贝格对外发出威胁,声称因为咱们“没有制裁或谴责俄罗斯”,所以北约要让咱们付出代价,必须相应加强和日韩等国在安全、技术、网络等领域的合作;其次美国国内的高官频频发声,宣称咱们如果敢像俄罗斯一样“改变地区现状”,就要付出“和俄罗斯一样的代价”,简直是群魔乱舞。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北约的这一“冷战思维”予以直接批驳、强烈反对。
要大伊万来说吧,北约的这个“新安全构想”,包括把手往亚太方向伸的战略安排,首先就彰显出了北约美其名曰自己是个“防御性组织”、“只是为了各国的安全而存在的”这一“挂羊头、卖狗肉”的恶行。
其实,早在此次俄乌军事冲突刚刚爆发的时候,网上就流传出这样一种奇谈怪论,说北约“只是一个防御性组织”,防御的是缔约国的国家安全,“不会对第三方造成威胁”,不少新闻、金融、法律网络大V摇身一变转为“军事专家”后,纷纷开始复读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
实际上,在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进攻”也好,“防御”也罢,并不是来自于所在国的自我宣称,而是来自于地缘战略态势,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即使苏联宣称是为了“防御”,美国也不会当真;美军进抵鸭绿江边,即使美军宣称是为了“保卫”韩国的安全,我们也不会当真;对于咱们来说,尽管美国一再嚷嚷说咱们的国防政策“富有进攻性”,但从中国的地理形势,从中国东部密布的美军军事基地来说,咱们想“进攻”也“进攻”不起来啊。
而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所谓“进攻”和“防御”,在战略层面上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没有任何一支部队是单纯的“防御性”部队,没有任何一种武器是单纯的“防御性”武器,机枪架在阵地上可以扫射进攻部队,但端在手里就可以跟着冲锋。相信一国、尤其是北约的军事战略只是单纯的“防御”,在大伊万看来,这种人不是蠢,就是单纯的坏。事实上,在苏联解体后,北约无论是在地缘政治上,还是在军事战略上,统统呈现出咄咄逼人的进攻性态势,这就是目前对世界和平和稳定威胁最大的国际性组织。
其次,此次北约外长峰会,破天荒地把日韩两国外长请来开会,尔后美国在印太方向动作频频,准备在其它战略方向实施拱火,意味着此次俄乌军事冲突引发的地缘政治震荡,有进一步外溢的风险。
在此次俄乌军事冲突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带上部分缺乏长远政治思维的欧洲国家,在冲突中扮演了不光彩的“拱火挑衅”角色,主要战略目的,应当是迫使俄军长久地陷入在乌克兰的泥潭中,并以长期的经济制裁迫使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总崩溃,并试图复制苏联解体的先例,导致俄罗斯的“二次解体”。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似乎不惜“把乌克兰的血流干”,也不惜“给欧洲放放血”,目前的冲突已经超脱出单纯的军事冲突范畴,演变成欧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战、经济战、政治战这一“总体战略”的较量。
伴随着北约打算进一步“扩大战场”,将对俄战场“烧向亚洲”,加强对印太国家的合作,毋庸置疑的是,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似乎准备挟“对俄共识”,进一步将冲突扩大为“两个阵营”之争,在“对俄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营造“对华共识”。从冲突甫一开始,部分西方智库就提出,“此次冲突的一大要点是尽快离间中俄两国,能离间多少是多少”,到冲突中间西方各国逼着咱们表态,到现在终于撕下伪善的面具、开始将北约的“共识”往亚洲展开。
可以看出,北约的总体战略是步步为营的,“又拉又打,以打为主,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态势极其显著,这一战略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不是靠“反思”、“道歉”、“谴责”就能解决的了的,正如我们前边所言,北约作为当下世界上最大的、进攻态势最为明显的暴力组织,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潜力的发展中国家,这种战略大势,靠战术动作是无法改变的,更不用说有些战术动作如果做出来,更能落入北约的既设陷阱了。
总而言之,大伊万认为,俄乌军事冲突作为冷战结束后最大的地缘政治动荡之一,意味着各主要军事强国之间的冲突可能会逐步剧烈,不可控因素越来越多,是时候做好伟大斗争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