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来把张浩的回答简化一下:
质能关系:
无穷远下落物体损失重力势能:
假设损失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其他能量,与质能关系转化率之比:
恒星聚变反应质能转化率 ~ 0.007 。虽然这个转化效率很低,但是足以维持恒星燃烧和氢弹爆炸。
白矮星 M=1 太阳质量= 2E30 kg , R=5000 km,
中子星 M=1太阳质量 R ~11 km
黑洞,首先定义视界半经,从牛顿力学简化计算,假设光速时,物体动能正好等于引力势能:, 那么
从而:
所以一个物体从无穷远处落到视界处,能量转化效率比最多为50%
但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可能直接落入黑洞,而是落入到吸积盘内,所以转化效率很少达到50%。由于相对论效应,不同的黑洞模型会有不同的能量转化率,如果假设无旋转的黑洞模型,经典吸积盘半经为3倍视界半经,但是沿着径向落下的粒子不能很好地转化能量,结果其效率仅仅为。 如果是相对论旋转黑洞, 黑洞的视界半径和吸积盘半径都会大幅缩小,提升了能量转化率,最高效率。
所谓的摩擦生热只是刻画动能交换的结果,吸积气体在下落过程中会大量与其他气体发生碰撞,使得气体逐渐损失动能并下落到黑洞内,但是辐射主要来源还是引力势能。
————————————————————————————————
吸积盘直径一般只有几千万公里到一光年,比如银河系中央黑洞吸积盘直径和太阳到金星距离类似。但因为有着大量的气体,并且气体有着不同的温度,因而在射电波段到伽马射线的多个波段都有很强烈的辐射。由于黑洞的高效能量转化效率,使得部分黑洞吸积盘虽然体积很小,吸积气体总质量不算很多,但是却有着巨大的能量释放。因而吸积盘亮度极高,甚至于比整个星系恒星亮度总和还要亮上万倍。部分活动星系核(AGN)因为其极高的亮度和极小的发光面积,在可见光波段上表现的和一颗明亮恒星别无二致,但是分析光谱却发现它们离我们几十亿光年之远。因而称之为类星体(quasar)。
典型类星体: 离我们27亿光年的3C 273,如下图,在哈勃望远镜下观测完全就是一个明亮的恒星,但是我们如果把中心遮去,累积曝光时间,就会看到右图被类星体光掩盖的宿主星系图像。
由于吸积盘的旋转,很多带电粒子伴随着旋转,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磁场,像一个电磁抢一样加速粒子并以光速抛射出去,所以大多数类星体都有一个双向喷流(Jet)。同样是3C273,在光学和射电波段都会明显的看到向着我们方向吸积盘的喷流。这种喷流极为准直,长度可达数万光年,从而很容易被我们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