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看是什么运动。
比如说对于有些足球运动员来说,根本不在乎有没有奥运会金牌。
有些足球运动员虽然是历史巨星,但去年之前依然会说奥运会是自己最重要的冠军。
对有些项目的选手来说,奥运金牌意味着从0到1最艰难的突破。这种突破不光是他/她个人,也是几代前行者们的折戟,终于苦尽甘来开花结果。
而那些拿到第一枚奥运金牌的人,他/她们将被更长久的记忆,他/她们的名字会像英雄般,被写在万神殿的第一行里。
2014年索契冬奥会,张虹夺得速度滑冰1000米冠军,拿下中国速度滑冰冬奥历史上的首枚金牌。
自从1980年在普莱西德湖,13位中国速滑队队员首次亮相冬奥会,由曹桂凤取得第21名的最好成绩开始,一代又又一代速滑选手们向最高目标冲击。可几十年来,中国速滑一直保有竞争力,却又始终没能捅破那层窗户纸。1992年叶乔波距离金牌曾无限接近,1000米只落后了0.02秒,2006年王曼丽又是差了一步。
对竞技体育来说,有实力没荣誉,舆论上会非常的微妙。
当一个队伍荣誉拿到手软时,公众会倾向于祝福其中某位选手的生涯得以圆满,即便失利也能报以最大的理解;而如果这个团队迟迟没能开花结果,期待无形中就成为很强的压力,或许直接是质疑。“没有金牌”是几代速滑队员背上不断成长着的山。
想调整这种期待很难,速度滑冰也不像短道速滑(起码稍微可以憧憬命运的垂青),选手能专注的只有毫无保留的发挥出自己水平。这点上,索契奥运前并没有被特别好看的张虹,做得相当出色。
1988年4月出生于哈尔滨的张虹,7岁开始接触滑冰,12岁进入哈尔滨市队。虽然早期在短道速滑上参加了两届冬运会,也曾拿到过全国锦标赛冠军,但却因为身材有点高,一直没有入选国家队。而后张虹即将20岁时从短道速滑改项速度滑冰,用她自己的话来讲,用了两年多时间才最终完成技术转变。
已经发生过的过程不必过多陈述了,再来回顾下当时的结果(比赛)——
比赛当天张虹从第七组内道出发,同组的是卫冕冠军、加拿大人克里斯蒂娜·内斯比特,当天张虹的前半程发挥非常出色,中途换道时已经“套圈”跑到了内斯比特之前,让对手成为背景。后半程张虹也几乎没有降速的态势,1分14秒02冲过终点。
冲线后的张虹静静等着待赛选手的成绩,其它人则多少表现出不可思议的神情。这个成绩的黑马成色很足,压力完全来到对手们那边。最终张虹力压荷兰名将伍斯特拿到金牌,0.67秒的巨大优势甚至创下近五届冬奥会来这个项目冠亚军最悬殊的差距。
赛后回忆起比赛,张虹说,那天从进入赛道到站上起点,「全世界任何其它东西我都看不到。我专注到能感受每次呼吸和心跳。每一次摆臂和蹬地的距离。」
央视直播间里的叶乔波激动更是溢于言表,直接把这一天称为是中国日。四年又四年的等待,有太多怀揣着执着梦想的中国选手与它失之交臂,叶乔波曾经就是。当然每一次的不得意后,那些前行者们也只是稍作休息,就会开始备战下一个大赛周期,这就是运动员最真实的生活。
不过张虹夺冠的那个夜晚,所有速度滑冰的曾经、当下和未来参与者,都有更好的理由去睡一个特别舒心的安稳觉,或者干脆一夜无眠好好庆祝回味。这枚等待了太久的金牌值得更长时间的狂欢。
在世界速度滑冰项目上,中国速度滑冰队虽然没有那么多荣誉,依然算得上是支劲旅。每一次大赛前,那些志在站上领奖台的运动员都过得并不轻松,虽然她/他们往往表面上看起来比谁都乐观。在所有可追溯到数年前的访谈里,他们会提到梦想是金牌,然而并没有人真的只是在“梦想”着金牌,他们每个人都付诸了一切,把追求金牌变成日常生活里的每一天。
奥运会会告一段落,但坚持不会。这一届不行就下一届,这一代折戟下一代再上,直至最终拿到它。
曾经的罗致焕、叶乔波、王曼丽是,王北星和刘虹是,如今在北京冬奥会再次突破的高亭宇和宁忠岩也是。
「对于运动员来说,获得奥运会金牌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实现了个人运动生涯里,最了不起的成就。同时也可能是送给所有前行者们,最好的礼物。
拿到金牌后的张虹,后来战胜伤病继续参加了2018平昌冬奥会的比赛。退役后张虹成为国际奥委会(IOC)成员,也是中国奥委会的执行委员会成员,并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理事会。
截止当下,张虹依然保持着500米(36秒56)和1000米(1分12秒65)两项速度滑冰中国国家纪录。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456245845454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