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当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落下帷幕的时候,我会想起12年前那个冬日的下午,电视上那个穿着蓝色考斯滕的金妍儿,在格什温《F大调钢琴协奏曲》的背景音乐中,用优雅的舞蹈滑行和完美的跳跃旋转征服了全场观众和裁判,打破了自己创造的国际滑联最高分记录,从而问鼎了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冠军。那是我第一次领略到花样滑冰这项运动的魅力,金妍儿开启了我对这个项目的喜爱,成为张怡宁退役后我心中新的运动女神。
“女王”金妍儿
在花滑迷那里,“女王”特指金妍儿。这位职业生涯所有比赛从未下过领奖台的传奇女单选手,以一己之力在韩国这个“花滑荒漠”里推动了这项运动的发展,其之于韩国花样滑冰的地位和贡献不亚于李娜之于中国网球。在金妍儿之前,韩国花样滑冰实力在世界上根本排不上名号,她的横空出世仿佛是一朵绽放的奇葩。而自她成名之后,韩国国内就开始不断涌现出花滑的新生力量,到了北京冬奥这个周期,他们在女单和男单项目上甚至已经有像刘永、“车车”这样的世界一流选手,在比赛中给我留下来很深的印象。看刘永自由滑的时候我恍惚间好像看到了当年金妍儿的影子,跳跃高飘远,充满力量感。
说回金妍儿,温哥华《F大调钢琴协奏曲》这段表演绝对可以载入花滑史册,我当年被这套节目吸引后,久久回味,多年以后,有时还会在b站上再重温一下,那时的“女王”19岁,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进入跳跃不减速,待机时间短,3lz3t连跳堪称教科书级别,还有充满平衡美感的巡场燕式每次都是伴随着弹幕里的“高能预警”一起登场,让人赏心悦目(后面国际滑联改规则后就很少有运动员在比赛中用这个动作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女王”的燕式在我心中排第一位,直到在北京冬奥会表演滑看到“千金”的那个燕式)。温哥华夺冠后,金妍儿成为史上首位实现女单大满贯的选手,一时炙手可热,后面又作为申办大使帮助韩国获得了平昌冬奥会的主办权,还在开幕式上点燃了主火炬,说是韩国的“国宝”,一点也不为过。
不过作为大满贯选手,功成名就后确实也容易失去斗志,加之奥运夺冠后太多的活动导致她不在状态,温哥华冬奥会结束几个月后的世锦赛,同样的节目她滑得大失水准,不仅短节目几次失误,自由滑还摔了一跤,但即使是这样,最后也拿到了银牌,真是恐怖的实力。
后面我上了大学,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再关注花滑,偶尔有一次在人人网上看到她以高分夺冠的消息,统治地位不减当年。后面直到索契冬奥会我都没有再关注过,甚至不知道她中途有半退役过一段时间,一度远离赛场18个月之久,直到2012年才重新复出备战索契冬奥会。
索契冬奥会是她的最后一届冬奥会,赛前就已经宣布了这个消息。当时我正好放寒假在家,但由于时差原因很多比赛都只看回放,但只有花样滑冰女单的比赛我是熬夜看的直播。“女王”在短节目用非常稳健的技术动作和楚楚动人的表演宣告了自己的强势回归,黄色的考斯滕,一首《小丑进场》,排名第一,俄罗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选手AS紧随其后。第二天的自由滑AS先上场,我记得她3+2+2的连跳最后一跳有明显失误,而女王《再见诺尼诺》整套节目看起来没有瑕疵,非常流畅,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AS却在自由滑实现了分数的反超,拿到了金牌。那个时候我还看不懂许多技术动作,像用刃错误,跳跃存周这些都看不出来,6种跳跃也经常认错,我觉得是俄罗斯利用主场优势在搞鬼,而且AS这个人是谁呀,我怎么听都没听过。第二天也有很多媒体报道说这场比赛存在不公正,韩国网友更是怒不可遏,骂俄罗斯偷了金妍儿的金牌(那一届冬奥会因为安贤洙的事情韩国网友恨死了俄罗斯),此后的多年,AS一直遭受来自韩国网友和金妍儿粉丝的网暴,即使在中国的网络平台上,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在骂她是最水的一届奥运冠军。我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是这么认为的。而随着我对花样滑冰这项运动的进一步了解,当我回看当年这件充满争议的比赛时,抛开粉丝的身份,站在理性的立场来说:花样滑冰运动从温哥华周期到索契周期,很多女单选手的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流的女单选手有一些已经掌握了5种三周跳,甚至开始出现了高级三周+loop三周的连跳技术,而金妍儿还一直停留在3lz3t上,加上自由滑那套节目表面上看起来clean了,实际还是有跳跃周数不足的问题。所以说虽然经过四年“女王”的艺术表现力确实越来越炉火纯青,但是跳跃上还处于吃老本的状况,甚至不如自己的巅峰时期,滑行速度也没有巅峰时期那么快,而最后成绩的落后确实也是因为技术分低了。AS这名选手虽然有一个双足落冰的小失误,但不会扣太多分,加上跳跃能力确实很强,技术难度在金妍儿之上。唯一可以黑的就是节目内容分居然可以打到和金妍儿差不多高,那只能按照网友们说的“高贵国籍”来解释了(即美国和俄罗斯的花滑选手在节目内容分上比其他选手天然高一档)。另外,这个人在索契拿了奥运女单冠军后就从国际赛场上“消失”了,她但凡再多拿一个世锦赛冠军也不至于遭受这么大的争议。
索契冬奥会后不久,金妍儿就正式退役了,作为“国宝”级的选手,她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谢幕演出,那场面完全不亚于一线歌手的演唱会。至此,一代花滑传奇女单正式退出了赛场。2010年到2022年,四届冬奥会过去了,花样滑冰女单的技术突飞猛进,北京冬奥会上一套节目里都开始有5个四周跳了,虽然后人的技术越发精进,但十几年来这么多女单选手,在这个项目上可以称作传奇的,唯金妍儿一人。
浅田真央和她的阿克塞尔三周跳(3A)
要说“女王”职业生涯最大的竞争对手,非浅田真央莫属了,两人年龄相近,从青少年组一直比到索契冬奥会。关注过那个时期女单比赛的花滑迷们一定听过“金猫大战”,金指的是金妍儿,猫就是浅田真央(因为浅田的英文名叫MaoAsada)。
纵观浅田真央的整个职业生涯,我想要用辉煌和壮烈这两个词来形容。大大小小的冠军也拿过很多,一直是日本的女单一姐(和韩国不同,花样滑冰是日本的传统优势项目),两次参加冬奥会,温哥华银牌,索契第六名。而说她壮烈是因为这名选手一直死磕阿克塞尔三周跳,这个跳跃由于是往前跳,所以实际上要跳三周半,是六种跳跃中最难的一种,直到今天也没有几个女单选手可以熟练掌握。
在浅田真央那个时代的规则下,这个动作的性价比并不高,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但是她跳不了3lz3t这样的高级连跳,加上她的用刃、编舞等问题,而使得她不得不在3A这条路上死磕到底,造成了“成也3A,败也3A”的尴尬处境,3A在她职业生涯后半期甚至成为心理负担。
温哥华冬奥会她完成了3个3A,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然而那一次在金妍儿完美的发挥下,她没能顶住压力,出现了跳空等失误,最终仅收获一枚银牌。而在索契就更惨烈,短节目第一个3A就存周摔倒,心态崩掉后又跳空一个连跳,让那次“金猫大战”提早失去了悬念。
这两位经常被拿出来比较的天才女单选手,从职业生涯战绩来看,浅田胜少负多,这很大程度上也和她的抗压能力太差有关,大赛经常抽,成绩非常不稳定,即使她能做到短节目和自由滑双clean,由于技术难度分拉不开,金妍儿也大概率会以节目内容分取胜,因此她唯一的胜算就是在金妍儿失误的前提下自己完美发挥。但金妍儿越是重要的比赛越是稳定,两届奥运会四套节目全部表面clean,加上世锦赛,留下了许多经典节目。而浅田自己反而经常扛不住压力,两届冬奥只有温哥华的短节目和索契的自由滑做到了表面clean。这大概也是温哥华冬奥会后“女王”独孤求败、没什么斗志的一个原因吧。
其实作为金妍儿的粉丝,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对浅田真央无感,甚至有点不喜欢。但是当她在索契用一套《拉二》实现了对自我的完美救赎时,我对她的壮烈有了一次感同身受。短节目崩盘以后,放下心理负担的浅田真央在自由滑用一套漂亮的节目证明了自己。滑完的那一刻,她哭了,央视解说也哭了,而我在她没滑完前就泪崩了,这大概就是花滑的魅力吧。
其他女单
如果说花样滑冰是冬季奥林匹克赛场上的王冠,那么女单的比赛就是王冠上最耀眼璀璨的明珠。比赛采用裁判打分制,主观性很大,参加比赛的都是一些青春靓丽、身材修长、颜值在线的大美女(日本除外),这些因素导致这项比赛充满了话题性,甚至常常被指责比赛结果受到政治操控,打分具有国籍倾向性。比如国内网友经常指责美国选手和俄罗斯选手在节目内容分上被照顾,这两个国家的选手在网上被称作具有“高贵国籍”,更恶毒一点的网友甚至会说某某运动员是“艺术水母”,用来暗讽裁判给这名选手的节目内容分虚高。
索契冬奥会的金牌争议前面已经说过了,其实索契冬奥会俄罗斯的一号女单并不是AS,而是利普尼茨卡娅,这位15岁的小姑娘柔韧性非常好,被网友称为“软卡”,她在花滑团体赛上大放异彩,帮助俄罗斯拿到了团体金牌。但是个人赛失误比较多,最后没上领奖台。这里之所以要讲她,因为她是“面姐”的第一个学生,“面姐”是何许人也,她是北京冬奥会花滑女单三套娃的教练,组内以源源不断盛产实力恐怖的十五六岁俄萝而闻名。第一次在网上看到“面姐”这个称号,我还有点摸不着头脑,直到我在电视上看到本尊那一头金色的波浪卷发,我立刻就懂了。索契冬奥会后,俄罗斯女单全面崛起,一下子确立了霸主地位。而大家以为后续会在花滑赛场大放异彩的“软卡”却不久就因为发育问题“沉湖”了,后面甚至被爆出患上了厌食症,一时之间媒体开始质疑面姐组的训练方法。但竞技体育,菜就是原罪,成绩就是王道。虽然遭受很大质疑,但由于组内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出十六七岁的世界冠军,使得俄罗斯取代东亚成为花滑女单的世界中心,因此俄罗斯国内反而对她推崇备至,许多家长们都愿意将小孩送到她的组里训练。2018年平昌冬奥会女单冠军扎吉托娃(人称杂技娃)的父母为了能让面姐收下杂技娃,甚至同意不和杂技娃住在一个城市,完全不干预面姐的训练计划(杂技娃的父亲是冰球运动员,母亲之前也是一位花滑运动员)。
在软卡因为发育关和伤病“沉湖”以后,梅德韦杰娃(梅娃)成为面姐组的新星,连着拿了两届届世锦赛冠军和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她不仅技术全面,艺术表现力强,而且跳跃都通过举手增加难度,几乎从不失误,以至于有一次比赛莫名其妙摔倒后她自己在场上都没忍住笑了。可也就是这一摔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赛后发现脚部受伤,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参加比赛,而这个时候她的师妹——杂技娃升到了成年组,渐渐取代了她的地位。等到梅娃重新复出备战平昌冬奥会的时候,发现已经很难战胜更年轻、身体状态更好、技术难度更高的小师妹了。
平昌冬奥会的女单金牌之争分外激烈,但其实也是俄罗斯两名选手的“内战”,其它国家在实力上是望尘莫及的。两个人在比赛中都做到了完美发挥,四套节目非常经典,分数差只在毫厘之间。最终梅娃以微弱劣势摘银,泪洒赛场(kiss&cry等分区),教练们都在那边安慰她,以至于奥运冠军杂技娃却被晾在一旁,也不敢表现出太开心的样子,这场面和北京冬奥会女单比赛结束后教练组都跑去安慰“莎莎”和“K宝”,导致“千金”明明拿了冠军,却只能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的情景如出一辙。赛后没过多久,梅娃离开了面姐组,前往加拿大奥瑟教练那里训练(奥瑟也是金妍儿和羽生结弦的教练,训练方法更加人性化)。面姐在知道消息后非常愤怒地向媒体爆料梅娃在奥运会后和她的对话,梅娃抱怨她为什么不让杂技晚一年升组,这样她就可以拿到那枚奥运金牌,实现大满贯,而面姐也毫不客气地回问她为什么不早点退役回去生孩子。后面虽然梅娃的状态一度回升,但最终因为疫情、伤病以及新人选手的不断涌现而隐退。
再来说说杂技娃,2017年15岁升组,从此直至平昌冬奥会结束没拿过第一名以外的名次。2018年力压师姐梅娃在平昌冬奥会夺冠,随后实现大满贯,成为继金妍儿之后第二位女单大满贯选手,这一壮举仅仅用时两年多,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她2019年底却宣布不再参加比赛,媒体猜测一来是因为伤病,二来没能很好地度过发育关,三来师妹们都已经开始跳四周了,而她在难度上已经很难再有突破。
我第一次看杂技娃在平昌冬奥会上的两套节目时,心想这是什么鬼编排,为了能加分把所有的跳跃都安排在节目后半段也太失衡了。但是当我忽略掉这点,再去欣赏那套《唐吉坷德》的时候,却发现别有一番韵味。首先难度绝对是女单三周跳时代的顶峰了,而且杂技娃本身身材娇小纤细,芭蕾编舞真的很适合她,大红色的考斯特也特别亮眼,节目的后半段,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全程跳跃高能输出,特别是让人惊艳的3lz3loop连跳,像一个红色的小陀螺一样在场上飞快地旋转。不过后面国际滑联因为她改了打分规则,不再鼓励将尽可能多的跳跃放在节目后半段,新的规则也被叫做扎吉托娃规则。
终于要讲到北京冬奥会的俄萝“三套娃”了。我也就冬奥会的前后一段时间会关注花样滑冰,随后就会失去热情。2021年的时候,我就想看看现在花滑女单是个什么局势,结果上网一搜发现俄萝们都已经开始跳四周了,这也太卷了,当年梅娃和杂技娃我觉得就已经够卷的了,导致梅娃这么优秀的选手只能抱憾退隐。现在又是什么“千金”“K宝”“莎莎”“飞天”的,不仅难度卷,这外号我也看得一头雾水。网上说“K皇”六边形战士,实力断层碾压其它人,我就去B站上看了她的那套《波莱罗舞曲》,音乐很魔性的好听,可是这个考斯滕是什么鬼,红色手套丑死了,而且动作编舞也有毒,像打了一套军体拳一样,技术强是强,但是我不喜欢。过了一段时间,B站又给我智能推送了她的短节目《In memory》,这身紫色考斯滕就好看多了,非常仙,很衬托她的美貌,音乐也偏抒情,彻底打动我的是开场的阿克塞尔三周,卧槽感觉她要飞出去了,又高又远,还能举双手跳,impressive,然后我就有点喜欢她了,看了许多她的比赛视频,不愧是六边形战士,难度高,稳定性好,跳跃和旋转技术非常全面,唯二的缺点就是跳跃轴不正(这样很容易摔倒,但她经常能通过强大的控制力保证安全落冰滑出),还有连跳的节奏不好。虽然是刚升成年组,但已经是实力碾压,比当年杂技娃的横空出世更让师姐们绝望。俄罗斯面姐组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没有人永远十五岁,但面姐组永远有十五岁的女单”。俄罗斯花滑女单卷到现在,已经不仅比天赋、比努力,更要比父母会不会生,能不能让自家有天赋的女儿刚好在十五六岁的时候赶上奥运会。
北京冬奥会一开始,俄罗斯三套娃就成了媒体焦点,拥有四周跳难度,实力断层碾压其他国家选手。我本以为K宝会像师姐杂技娃那样在北京大放异彩,漂漂亮亮地拿下金牌,但谁想这个世界永远比小说还要荒诞,剧情的走向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网上首先吵得最凶的是:俄罗斯团体赛女单的两场比赛让谁上的问题,最后都是K宝去比的,这样一来,这枚团体赛金牌就跟“千金”和“莎莎”完全没关系了,而按照当前的实力她们也很难拿到女单个人赛的金牌。支持K宝的网友酸千金和莎莎想蹭金牌,千金和莎莎的粉丝则抱怨俄罗斯教练组把她俩当备胎。随后团体金牌迟迟不发,网上各种猜测,最早是怀疑俄罗斯男单选手嗑禁药(因为他最菜,但本次却发挥得很好),但很快就锁定了是K宝药检阳性。这下炸了锅,千金和莎莎的粉丝反手一波嘲讽,K宝粉丝则辩解说是漂亮国的阴谋、误服、K宝的实力完全不需要等等。我也是没想到中国的网友有一天会因为俄罗斯的三位运动员在网上撕起来。后面的事情大概很多人也知道了,K宝因为是未成年被允许继续参赛,但是如果进入前三名,则不会颁奖,在舆论连续多天的重压之下,K宝最后在自由滑从头崩到尾,只拿到第四名,颁奖仪式可以正常举行,以至于有些人怀疑她是故意放水,只是为了保住俄罗斯的这枚金牌。那场自由滑她一上场我就开始担心,从第一个动作失误,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几乎没有一个跳跃可以正常完成,看得我都有些心疼。我不知道嗑药这件事她知不知情,但教练组一定脱不了干系,然而整个过程处于舆论中心的不是教练组,而是这个十五岁的未成年人,被争议,被网暴,被谴责,她未来的职业生涯怎么办,我都开始担心起来。反兴奋剂组织也是不做人事,去年12月的检测2月份才出结果,而且非常巧的是刚好在俄罗斯团体赛夺冠后爆出来,这真的不能不让人多想。本来以K宝未满16岁的年龄,可以私下对她进行禁赛处罚,不对外通知,她也可以不用来比奥运会,而现在这种情况,全世界都知道了,一边说着未成年人受保护,一边干出这种恶心的事情。总之我当时非常生气。
K宝大失误,另外两名俄萝包揽了冠亚军。千金以两套完美的节目,力压在自由滑祭出五个四周跳的队友莎莎,拿下了这块宝贵的金牌。赛后莎莎也破防了,她觉得所有人都有金牌,就她没有,一度不愿意上领奖台。这种心情也可以理解,她虽然有更多的四周跳优势,但由于稳定性太差,之前的比赛一直被K宝和千金压着,K宝是遥遥领先,千金虽然也比她战绩好,但两人平时分差并不大。这次本来有K宝在,她也没奢望拿冠军,结果K宝崩了,自己五个四周又没摔,冠军还是被千金拿走了,而且教练组没让她上团体赛,导致她连个团体金牌也没有(虽然这块金牌因为K宝药检风波实际也没发)。但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千金的发挥确实更好,两套节目没有失误,技术难度也不低,而且千金艺术表现力更高。反观莎莎,短节目3A摔倒,自由滑虽然有五个四周,但也并没有clean,导致整个节目的连贯性和观赏性大打折扣。毕竟说到底,花样滑冰,特别是女单的比赛,技术难度和节目内容同样重要,这也是花滑魅力的体现。比赛结束时,第二名和第四名哭得梨花带雨,教练组都跑去安慰她们,冠军被冷落一旁默默发呆,反倒是拿了铜牌的日本选手坂本花织心花怒放,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她拿了冠军。
最后再说说我国选手朱易的表现吧。首先她的参赛就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个参赛名额拿得不明不白,当然这个不能怪她,不是她能决定的,只是面对网上汹涌的舆论,教练组就是不肯公布选拔赛视频来以正视听,倒是让人非常疑惑和不满。而且朱易也确实没能在比赛中证明自己,虽说派其他选手上去也可能是一样的结果,毕竟都是差不多一个水平线上的,但是朱易的比赛状态真的是让人来气,按理说她的跳跃难度也不高,但每次进入都超长待机,而且露出一种害怕摔倒不敢去跳的表情,这真的不是一个职业花滑运动员应该有的精神风貌。但是她被网暴倒是我不希望看到的,毕竟整件事也错不在她,她只是菜而已。
羽生结弦的三次冬奥会之旅
羽生结弦可太火了,每次比赛结束看台上抛下来的维尼熊雨就可见一斑。应该很少会有人不喜欢羽生结弦吧,他明明已经是花滑领域的王者,但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为人谦和善良,专注比赛和技术,几乎没什么黑料。我上面说羽生结弦的三次奥运会自由滑都没有clean,这是真的,但他的优秀,更是毋庸置疑。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羽生结弦的三次冬奥会之旅。
2014年索契冬奥会,羽生结弦作为后起之秀参加了团体赛和男单个人赛,那个时候他在圈外还没有什么名气,夺冠热门是三届世锦赛冠军、加拿大华裔选手陈伟群。但当我看了羽生结弦在团体赛和个人赛的短节目,我就感觉到了他的王者之气。那时我就感叹怎么会有艺术表现力这么优秀、柔韧性这么好的男选手,而且他技术上也是一流水准,看似纤弱的身体仿佛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四周跳的轴那么正,落冰那么稳,那么轻盈,太赏心悦目了,让我第一次感觉原来男子的比赛也这么好看。个人赛短节目后羽生结弦排名第一,但到了自由滑体力就成了大问题,连着好几个失误,我心想这下金牌非陈伟群莫属了,结果陈伟群上场也是崩得七荤八素,又硬生生把金牌塞回给了羽生。不得不说,那届冬奥会的男单自由滑是真的难看,顶尖运动员都没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说到陈伟群,我突然想到网上的一个段子,有人在网上问“世锦赛金牌的含金量和奥运金牌相比到底有多大差距?”,排名第一的回答是这样写的:“这么说吧,如果国际滑联告诉陈伟群说可以用他的三块世锦赛金牌换一块奥运会金牌,陈伟群一定会订明天早上最早的班机飞北京,他怕夜长梦多国际滑联反悔”。网友真的是太有才了。
四年以后,羽生结弦再战平昌,不过陈伟群只参加了团体赛,他和队友一起帮加拿大拿下了花滑团体冠军,也算是圆了奥运金牌梦。羽生这一次的对手是自己的队友宇野昌磨(总感觉这个名字好狂,四个字里面有三个字都很狂野)和美国华裔选手陈巍。那个时候陈巍还没爆出后面rh的事情,我还挺期待他的表现的。不过他短节目大崩,然后置之死地而后生,自由滑完成了6个四周跳,拿下全场最高分,硬是把总分拉回到第五名,感觉好像是拿了浅田真央在索契的剧本。平昌周期对羽生来说属于职业生涯的巅峰成熟期,技术动作和表演风格都进入一种比较娴熟的状态,更加自信从容。
平昌冬奥会的花滑赛场在等待着普鲁申科之后新王的诞生,而羽生结弦用一套惊艳的自由滑《阴阳师》为自己加冕,让世人记住了他的名字,节目融入了日本本土的音乐和表演风格,技术性艺术性俱佳,成功出圈。当然我前面也说了,没有clean,有一个无伤大雅的落冰翻身,但这并不影响这是一套好节目。从此他成为了花样滑冰这个项目的一个象征,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喜欢上了这个运动,其影响力和知名度甚至超越了女单冠军。
卫冕成功后,要说该拿的荣誉都拿的差不多了,确实像金妍儿一样,容易让人失去动力。加上陈巍越来越熟练地掌握了5种四周跳,羽生在比赛中慢慢落于下风。但是他又找到了新的方向,那就是完成4A,4A成为他在花滑这条路上坚持下去的动力,所以我能理解为什么在北京冬奥会上他一定要跳不可能成功的4A。说不可能成功倒不是我用什么复杂的物理和生理学知识算出来这种跳跃会突破人类极限,而是因为他在之前的比赛从来没成功过,想要在奥运会那样紧张的氛围下跳出来概率是很小的,如果成了,那就是老天爷真的硬要把他捧上神坛了。
所以这样一路看下来,他的奥运自由滑确实从来没有clean过,不过前两次的短节目都很完美,而且平昌自由滑的那个小失误其实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再提一下陈巍吧,刚开始知道这个人的时候,因为他华裔的身份,我对他还挺有好感的,但自从知道他rh后就很下头。这次北京冬奥会他两套节目确实很厉害,规格很高,冠军当之无愧。我也能想到他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妥的言论,从小生长在国外的华裔说到底是外国人,如果他们的华人父母再没有有意识地给他们灌输中华文化,教他们讲中文,他们很难有我们的民族观的,反而是受西方影响更深,对西方国家认同感更高。我之前去国外的时候,看到中国人长相的都感觉很亲切,但其实很多时候都得不到对方的热情回应,他们并不觉得和我亲近,只有那些留学生或者那些去西方国家工作的中国人才会开心地和我打招呼,用中文跟我聊天。所以我觉得我能看开这件事,但不代表我认同他的观点,他虽然拿了冠军,但还是让我很下头。
中国双人滑的奥运之路
双人滑是我们国家的强项,但一直被俄罗斯压一头。2006年都灵冬奥会张丹张昊为了冲击金牌,自由滑选择上四周抛跳,结果张丹在场上重重摔倒,随后坚持完成比赛,夺得银牌。多年以后,我们知道那是两人职业生涯最接近奥运冠军的一次,后来张丹早早退役,张昊多次换搭档,但再也没有跻身过第一梯队。有网友居然说张昊在场上是故意的,这些人有什么大病吧,谁不想拿奥运金牌,故意摔队友对他有什么好处?
2010年拜年的时候在亲戚家看了温哥华冬奥会的双人自由滑比赛,申雪赵宏博虽然自由滑有失误,但依然靠着短节目的优势夺得冠军,打破了俄罗斯多年来对这个项目的垄断,成为我国花样滑冰项目的第一对奥运冠军。我当时被他们的毅力和坚持深深打动,自由滑的那首《追梦无悔》真的太适合他们了。但同时也为庞清佟健感到有些惋惜,他们也发挥得很好,但奥运金牌只有一个,而且是每四年才有一个,这可能就是竞技体育的残酷之处吧。
2010年后我就只关注女单比赛了,双人不怎么看,直到2016年某个假期,我有天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对中国选手,也记不清是什么比赛,看的时候感觉他们的动作难度高,滑行速度快,表演干净利落,最后果不其然拿了第一名。那是我第一次认识隋文静韩聪,知道他们的存在。平昌冬奥会的比赛我没有看,只通过新闻知道他们俩虽然短节目领先,但在自由滑却出现了失误被德国选手反超,以微弱的分差摘银。本来还有点替他们感到遗憾,但当我知道冠军是萨维琴科时就释然了,这个为了花滑换国籍、又几次换男伴的运动员对这项运动绝对是真爱呀。她曾五次获得世锦赛冠军,五次参加奥运会,两次与奥运冠军失之交臂,绝对值得这枚金牌。当我后面看了她和队友的自由滑节目《鸟瞰地球》时,就更坚定了自己的看法:无可挑剔,无懈可击,当之无愧。而隋文静韩聪还有机会,北京冬奥会就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北京冬奥会上,双人滑作为我们国家的冲金项目,非常贴心地被安排在了周末,当时我想隋文静韩聪只要不跌倒,不出现明显失误,这金牌肯定是他们的。可是没想到比赛还是看得人惊心动魄,面对三对俄罗斯选手的冲击,隋韩在短节目顶住了压力,完美地完成了整套动作,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暂列第一。第二天自由滑的比赛更加惊险,俄罗斯的选手都发挥得非常好,隋文静和韩聪最后一个上场的时候我自己都忍不住紧张了,对手的优异表现让他们几乎没有容错的空间,我一个朋友直接说他都没敢看他俩的自由滑直播。每一个跳跃、抛跳我都心头一紧,不过幸好他们稳住了,除了一个萨霍夫3周跳的失误,其它动作都没有什么问题。又上了撵转四周,一定程度弥补了单跳的失误,最终以微弱的优势夺冠,太惊险刺激,也太为他们两个高兴了。
后记
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个透明水杯,外面印着花样滑冰的剪影,这个水杯陪伴了我七年。记得有一次在一节英语课的间歇,外教看到我的杯子,指着外面的图案兴奋地说,“Wow,figure skating! Do you like it?" "Yes, very m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