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
麦克斯韦方程:pi约等于3.1415926….
习题难度:pi约等于3.14
王发布会宣布重大进展:pi约等于4
报道:重大基础理论突破。
大家的纠正:这也太离谱了,pi怎么都得3开头吧??
回应:我们不按四舍五入约等于,按上取整函数定义约等于
李森科主义大行其道,在1948年,当时冷战的阴影笼罩整个欧洲,为了和欧美国家划清界限,苏联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科学理论。按照这个时间线推断,随着当前国际局势的变化,新一轮的李森科主义也该走上历史舞台了。
人类的知识实在走的太远了。
一方面前人摸的很熟的知识,现在没多少人真正走过一遍了,得到的都是最后教科书上写的,分析力学和电动力学都是几辈科学家一步步走出来的,本科学一个学期能学会皮毛就不错了。
另一方面,现代物理学太高深了,多少学生学五小力学四大力学这些非常基础的知识都费劲,别说再往后了。
我一直担心,目前的知识发展速度与人类的能力和教育水平的发展速度不相符,不断发明轮子的事情怕是会越来越多的。
从自信教育开始
慢慢地
逐渐地
一步一步地
韩春雨之流不再是科研腐败学术笑话
最终会变成
学术自信
中国特色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术道路
嗯
未来科技部基金委的报告中会见到这一表述么
期待ing
我觉得王院士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媒体上进行公开的过分夸大报道。
发表一篇有错误的文章,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因为学术界自会有公论——学术界其他人可以在杂志上发表专业评论来进行批评。但是,一旦脱离了学术界,到了普通民众那里,就几乎没什么判断力了。而最近的媒体风气,就是经常把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给吹上天,或者把一个工作指鹿为马;不让学术界内来公允的评价,反而是让大众来追捧,严重消费了科学的信用度。
直接在媒体上吹嘘而脱离学术界,其恶劣程度将会是巨大的。比如有三个人ABC,做的工作分别是80分,60分和40分。突然有天,C发现在媒体上可以将自己40分的工作吹成70分。因此,B也马上去找媒体将自己60分的工作给吹成了90分。之后本来做得最好的A,不得不也去找媒体把自己80分的工作吹成110分。之后C找了一个更擅长吹嘘的媒体,能把40分工作指鹿为马吹成130分……于是ABC再度进行了吹嘘军备竞赛。将实际科研工作质量从80分提高到90分,难度可远远比从80分吹成90分,要难太多太多了。长此以往,你觉得想要出头的科研工作者,是更愿意花时间在提高工作的实际质量上呢,还是花精力在学会如何找媒体吹捧?
2021年,有这么一些通过媒体给吹过头的科技新闻——
如何看待西安交大破解储氢难题,70 克样品能发一度电?这能否破解新能源储能难题? 这个工作当然是有一点释氢方面的突破,但是在媒体的错误报道下,其储氢能力超过目前世界顶尖水平近10倍(实际上只是中等水平)
还有一个Nature/Science级别的工作被吹成了诺贝尔级的成就,在此不点名了
还有这么一个工作,本来的确是Nature/Science级别的工作,是可以吹一吹的,结果原理被央视给完全介绍错了,闹得贻笑大方 中山大学研究用核技术灭蚊子,获国际原子能机构高度认可,这是一种什么技术?有哪些价值?
这一次王中林院士的闹剧,并不是开始,而只是达到了一个高峰罢了。之前的那几个报道失误,业内人士很少会撕破脸皮去指出的,毕竟学术圈内抬头不见低头见嘛。但这一次,王院士的跨界翻车还能上央视报道,的确是过分侮辱了理论物理学界的智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反对声音出来。
除了这一次王院士的问题之外,我们还要想想,当发现失实报道而业内人士碍于面子不愿指出时,应当如何处理呢?
谢邀...哈哈,说实话,我看这个公开回复看的确实想笑,感觉王中林的这个回复颇有点无奈和失落...估计他做梦都没想到物理学界居然对他几乎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其本人内心之崩溃可想而之……先说结论吧,通过他的回复来看,他对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几乎没什么太多的了解,很多回复非常的苍白无力,避重就轻。他的文章对物理学基础这一块,恐怕连创新都不见得算得上,也就是个习题程度的推导……只要你本科好好学电动力学,大概率你也能导出来个Maxwell方程的“新拓展”……但这根本远远够不上什么重大科学进展。另外多说一句,做材料、工程的不应该拿实际产品说话吗?为什么很多时候这么强调文章?
然后,借这个机会科普一下Maxwell方程组,再稍微说一下,什么样的人有可能对Maxwell方程这样的基础物理理论作出重大的革新。在教材中,Maxwell方程的出现方式大概有以下这么几种,大家可以看看哪一种形式的Maxwell方程你最熟悉?
第一种:四个方程的形式:
第二种:协变形式(一个方程)
第三种:更一般的协变形式
第四种:最对称的数学表述(包含了磁单极和磁流,否则 )
如果你对于上述任何一种形式的Maxwell方程都不了解,那么你肯定大学时候没学过物理;如果你熟悉第一种表达形式,那说明你大学本科是物理系的,或者至少学过大学物理、电磁学、电动力学等;此外,如果你还知道第二种表述,那说明你大学期间看过一些更深的物理教材,或者你读研的时候是物理类或接触过物理偏向理论的方向;如果你了解第三种表述,那么多半你了解一些广义相对论;如果你熟悉第四种表述,那么很可能你深入的学过微分几何、广义相对论、规范场论以及数学上的纤维丛结构等。当然上述四种形式的Maxwell方程本质上都讲的一样的内容,只是表达形式不同,但可以互相转化。可见,随着你对现代物理学的深入研究和学习会发现Maxwell方程组的形式可以变的越来越简洁,这也正是一个好的物理理论所具有的特质:简单但普适。
回到我们的问题,什么程度的人才可能对Maxwell方程这种物理学基础的理论作出实质性的重大革新呢?至少对Maxwell方程组理解得达到博士水平吧?那怎么说也得是从知道第三种形式起步。然而,王中林院士的文章,通篇来看,单从行文上来说对Maxwell方程的了解程度也就只是第一种的程度,也就是说顶多是本科生的理解,或者学的不错的本科生的程度。然而真的有人会相信,对这种基础物理理论作出重大革新的人只需要对这个理论的理解达到本科生的水平就行吗?
另外,王中林的回复中,很多地方真的暴露他对物理学的理解不深,比如说什么教材上的Maxwell方程组只适用于静态参考系巴拉巴拉...一个洛伦兹协变的方程只适用于静态参考系?这不等于说Einstein等物理学家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他们都是白痴?显然他不知道Maxwell方程有第二、三、四种表述,而这些表述就是为了说明Maxwell方程组怎么在运动的参考系中进行变换的。尤其是对于专家三的质疑,他甚至都不敢发表言论,确实说明他对现代物理理论知道的不多...因为专家三的意思很明确,如果你真的实质性地修改了电磁场的曲率满足的Bianchi恒等式(就是他文中写的Maxwell方程的第二个和第三个方程),那么一定是修改了电磁场的主丛的几何结构,这种修改会带来物理上可观测到的新东西,例如磁单极等(如果你了解我上述列出的Maxwell方程组的第四种表达形式,那么你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言外之意,如果你这种修改并非实质性修改,就不会带来新的可观测的物理,那就只是参考系的变换导致Maxwell方程组看起来不太一样。但参考系的变换不可能破坏Bianchi恒等式,因此必然可以将这个拓展的结果还原成Maxwell方程组原本的形式。再通俗点说,如果王真的修改了Bianchi恒等式那就可能遇到磁单极(或者有挠率)的问题,就要回答专家三的问题;否则王的修改就只是一个参考系变换的结果。但不论是哪种修改,能算是创新或者重大原创进展吗?显然不能,因为修改Bianchi恒等式包含磁单极的Maxwell方程组教材上又不是没有(我上面已经给出);而Maxwell方程组怎么做参考系变换,在我上面列出的Maxwell方程的第二、三、四种形式中早已经说清楚了,这也是教材上的内容。所以即便是王中林的推导没有任何问题,不管属于上述哪一种修改都算不上多创新,真不知道怎么就敢说是重大原创成果......(就这?!)
综上,王中林的回复真的暴露了他对现代物理学基础这一块确实知之甚少,所以大部分内容也是在强调他所谓的创新怎么在工程上有应用。其实这就是中国科研圈子的一个大问题,很多人以工程制造的思维来理解学术研究,尤其是对基础科学的研究,以为诸如相对论、量子力学这种基础物理学理论也能像工业产品一样流水线上量产制造,真的是naive的可以...…这本质上就是资本家和商人的思维逻辑不是科学家的思维逻辑。说句难听的话,一个搬砖的人搬砖一辈子就算再怎么轻车熟路也是个搬砖的,如果以为搬砖搬久了就可以对砖头的设计来指指点点,基本上就要闹笑话了……想对砖头的设计进行创新,那不管你年纪多大、搬砖多么厉害都必须从头来学...…如果一个搬砖的人老老实实一辈子搬砖,把砖头搬好,那也值得人们尊敬,也是英雄......怕就怕一个搬砖的人天天想着出名,想着搞一个大新闻,那他这辈子搬砖的水平基本上也不会太高......
更一波吧,果然这种回答什么牛鬼蛇神都能钓出来......针对评论区的一些评论我集中回复一下:
一、我这里只是评论王院士的学术水平,尤其是对物理学基本理论这块的理解,因为这是我的专业。批评归批评但不牵涉他本人如何,因为我又不认识他,不了解所以不评论.......评论区有人贴出来他管辖的纳米所出了什么,emm.......,不可描述的事……虽然这事很刺激,但我没有证据所以无法评论。你们有证据大可以提供给纪检委、公安机关,我相信要是属实的话,国家一定会秉公处理。
二、有些人为这次的事件洗地,你们趁早洗洗睡吧,否则越描越黑......我知道一些做工科的人的想法“什么?Maxwell方程组居然有四种写法?靠,我怎么写出一种都很费劲了?WTF....这货肯定是在扯淡,在秀优越感”“这货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懂什么技术工程”“学理论的都是书呆子”。有这种想法的人,我劝你们还是把你们老本行干好吧......不要天天用自己的想法,或者别人对你的想法去意淫别人。这个世界大的很,不只是有你天天盯着的那点破钱,还有很多美好的人和事物值得探索和研究。很多人的存在早已超出了你们的理解......
三、王院士的这次事件没得洗。很简单,身为中科院院士在媒体上发表重大科研成果,为什么事先不充分的找同行评议一下?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所那么多,专业人才比比皆是,但凡给一个专业的人,哪怕是学生看看都不会出现这种闹剧.......手握那么多科研资源怎么在成果评议的时候动用不了?中科院院士代表的是中国科研人员的形象,如此随意的消费学术界的信誉好吗?这与当年的唐纳德•特朗普当着媒体说喝消毒液能治疗量新冠疫情有区别?难道院士对于学术的态度与唐纳德•特朗普对待新冠疫情的态度差不多?就跟外国学这?难道不值得大家去批判反思吗?不应该查一查国家科研经费是不是真的搞在科研上了吗?请问洗地的人是什么想法?
四、一个问题:国家已经意识到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存在很多弊端,已经提出了“破五唯”等口号希望作出改进。但为什么每年的国家科学基金申请的项目中很少见到哪个大的团队专门申请一个项目研究一下如何构建一个新的更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如果有人申请过,请在评论区里告诉我,如果没有,那还要洗地么?
——————————————————————
再更一波,图是其他答主贴的,我转一下
原问题: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2416612
哈哈哈,好家伙,面对质疑先用本子记下来敌人……纳米材料这个领域的人好吓人~~何祚庥虽然说过很多不当言论,但有一句话还是说对了,院士就是在这个院子里你是个士,出了这个院子就什么也不是了……
个人感觉王中林在其回应中所展现的逻辑是比较混乱的。
王中林在其回应中多次提到对麦克斯韦方程组所做的伽利略变换,却又在第一点回应中强调(黑体是我标的):
拓展型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的是发生在A参考系和运动中的B参考系中的两个不同且可能有关联的电磁现象被处于A参考系中的同一个人观察所的到的结果,即两个有关联的电磁现象一个观察者 ,并且假设介质运动的速度远小于光速。
无论是伽利略变换还是洛伦兹变换,涉及到的都是两个观察者。王中林一边用伽利略变换来为自己的文章辩解一边又强调只有一个观察者,这是很没有道理的。
事实上,在我之前的另一个相关回答中(如下),我也已经提到了王中林文章中的15(c)式子可以通过单纯对麦克斯韦方程中的场做伽利略变换得到。当然,这不足以说明该式子在物理上的合理性。
更完整地,如果我们将场的变换与坐标的变换都考虑在内,那么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形式在伽利略变换下是会发生改变的,也就是说麦克斯韦方程组在伽利略变换下没有协变性。具体地说,四个麦克斯韦方程中只有两个方程的形式不变,即和,另外两个方程都会出现跟伽利略变换中的速度相关的额外项。
这两个在伽利略变换下形式保持不变的方程就是Bianchi恒等式,它们也可以用场强张量 统一写成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磁单极子(magnetic monopole)以及它对应的流来使得这两个Bianchi恒等式的等号右边不为零。得到的式子跟另外两个麦克斯韦方程是相似的。
王中林在第三点回应中说:
我们的讨论是非相对论的处理,不涉及磁单级的问题。
这就很有问题了。
我们上面已经说了,在非相对论的情况下,先不考虑协变性的要求,直接对麦克斯韦方程组做伽利略变换(而不引入磁单极子等其他因素),那么其中两个Bianchi恒等式的形式一定是不变的。王中林的这个回应看起来比较无力,并没有传递什么有效信息。
说实话,王大佬做这个东西跟我之前博士时做的一个论文挺像的,也是从一个经典的微分方程出发,做了一些近似和改进,用于解释我的实验现象。
王大佬是做器件的,这在器件圈子是常规操作。但这完全就是应用物理的一些东西,非要说什么颠覆基础物理学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就有点言过其实了
曾经在吃饭的时候听到过一个疑似材料系faculty,称现代理论物理已经研究不下去了,都是空洞的数学,纳米材料才是未来,所谓的引力波探测虽然获得了诺奖,但完全是骗局……
我觉得国内做纳米材料的,面对真正的科学还是要低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