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能力是智能的一部分,用于整理现有情报和记忆、进行联想和比对、分析情况并预测一定时间后的未来。比随机猜测更准确地预测未来对个体的生存、求偶、照料后代有益。如果这些益处超过了“为进行思考而维持相关细胞并消耗相应能量”对生存、求偶、产生的可育后代数量造成的妨碍,那么思考相关的基因就可以视为有益的,有较大概率在种群中蔓延。
一些学者将智能描述为“观察外界、与外界互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特征是从人类行为里总结的,可以在多种非人生物身上找到。
- 多种非人灵长类、多种海洋大型哺乳类、一些蚂蚁等非人生物具有视觉自我认知能力[1],可以通过学习掌握新的技能,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来解决问题。
- 一些乌鸦和一些章鱼缺乏视觉自我认知能力,但也可以通过学习掌握新的技能,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来解决问题。
- 黏菌的生物蒙特卡洛树搜索可以解决极度复杂的路径问题[2],效率相当于人类的计算机。
一些人现在自称为“高智慧生物”。但是,即便你不考虑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其他尚未解析清楚的古人类,只看晚期智人,我们的智慧究竟比海豚高到哪里去也令人怀疑:
- 现在我们已经识别了海豚的鲸歌里的一些 5 音节的短脉冲,但还没搞懂那些东西作为语言或信号的具体含义,而逆戟鲸可以学会宽吻海豚的鲸歌。
一些学者认为,智能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的一种,遍布世界的细菌和古菌展示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显然并不低于技术辅助下的人类。
- 细菌使用多种化学物质来交流信息,具有许多涉及社会功能的基因,并可以在个体间、物种间、活体和尸体间交换遗传物质。菌落可以进行群体决策与合作。细菌可以检测自己的群体密度、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在菌落太大的时候防止过度生长;致病菌会检测种群数量来判断是否足以对宿主发起攻击。
- 细菌可以形成巨大规模的群落,称为“生物膜”,在里面表现出复杂的结构和分工。例如生物膜边缘的细菌分裂形成新的菌落,生物膜中间的细菌制造芽孢,底面的细菌通常会将生物膜固定到其它物体的表面上。
- 细菌生物膜存在于地球上各种各样的极端环境,人类需要兴建庞大的掩体才能在那里存活,例如泄漏之后的福岛核电站内部。
- 卡门线外也有少量的微生物存活。俄罗斯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外壳上发现了海洋微生物,俄罗斯的火箭并没有从海洋上空通过,你可以将细菌的航天能力与人类比较一下。在人类存在之前,一些细菌可能就跟随天体撞击掀起的碎片前往遥远的太空,其中一些可能飞出了太阳系。
- 起初,人们发现的古菌生活在高压、高温的极端环境,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自己身边乃至消化道里也有古菌。
显然,细菌和古菌没有人类的意识和智慧,但它们在集体解决问题和应对环境方面往往不亚于人类,一些特定的细菌和古菌适应环境的能力比人类现有的技术更有效。那么,我们可以说细菌和古菌已经在许多场合以自己的方式达到了人级别的“智能”。
将一碗水端平的智能定义或智能测定方法交给计算机,让计算机判断生物的智能,大抵比人自己判断要显得公平。你可以联想到一些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科幻作家谈论过的衡量文明水平的方法,例如只参照总功率的卡尔达肖夫文明指数。
历史上,人们用“从抽象的图案里寻找模式”作为智商测定题目,测试过一些非人生物的智商。大猩猩 Koko 等杰出个体曾经在这类题目中测出 70~90 的智商[3]。
如果你觉得寻找模式不适合作为智能的一个切面,要找一种更普适的智能测定方式写到小说里之类的,我建议你选择“适应环境的能力足以承受特定水平的攻击”——实验者用设定的水平 X 的攻击进行广泛轰炸,实验对象没被消灭,就证明实验对象达到了水平 X。在两次实验之间,要给实验对象一些恢复元气的时间(以生物量恢复、构筑物总质量恢复、总功率恢复之类计算即可)。
参考
-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4230606/answer/1125638125
-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5408166
- ^ 个体的智商分数会和个体所属的常模(例如相同年龄、相同国家的人们)相比较。常模的智商分数的平均值定为100分,标准差为15分。即68.2%的人的智商在85到115、95.4%的人的智商在70到130、99.6%的人的智商在55到145。非人生物的常模现在还没有建立起来,如果要比的话只能拿来和人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