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是有交流,火炮火枪战舰都更新了一波
鸦片战争档案史料记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各省,新制造红夷大炮5000门。林则徐更是直接购买5000-9000斤级别,西洋大炮200多门。 加上其他渠道购买的西洋大炮,清军拥有的西洋大炮超过400多门,同时,还大批仿造西洋大炮,比如在1841年从英国沉船上打捞出若干门卡隆炮,均成为了清军新型火炮的蓝本,但由于公差不好控制,清军将其改进为长管卡隆炮,以弥补气密性的不足。
在《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于一个帝国的没落》一书说道:英军在1841年8月16日的厦门之战发现,清军的76门大炮,很多都是从新加坡走私过来的英国火炮。 同书记载,在1841年10月,镇海一战,英军缴获150门大炮,发现很多火炮很先进,甚至和英国大炮一样
英军对清军的铜炮赞不绝口,对清军铁模铸炮技术感觉十分惊异,但表示泥模铸出来的铁炮大部分都不咋地。铁模铸炮技术让铁炮的产量大幅度提升,模具可以反复使用,完全标准化生产,铸造出的火炮也不用铣膛,十分光滑。
在林则徐的主持下还建造了一批类似西方的风帆战舰,载炮量相比中国传统战船有了较大提升。
清军火枪虽然大部分是火绳枪,但还是搞到了一批燧发枪和击发枪。
不,你提问的大前提就错了,从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官员和皇帝的表现来看,他们和西方国家就是没有任何交流的。或者说,就算有交流,交流成果也无限接近于零,也就等同于基本没有。
鸦片战争期间,清廷上下的表现,根本就不是觉得欧洲技术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对欧洲的认知都根本不存在。
随便举几个例子:
一、茶叶大黄
比如,开战前,林则徐和道光都认定英国人不吃茶叶和大黄就会死掉,只要断供茶叶和大黄,就可以威慑英国人。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写了一份极其荒唐的《谕英吉利国王檄》送给英国人,里面称英国国王历代都对大清非常恭顺,还拿断供茶叶和大黄来威胁英国人。
林则徐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言下之意是:他以前也是闭着眼睛两眼一抹黑的。
二、腰腿僵硬
除此之外,清朝官员还一直认为英国人腿脚难以弯曲。比如,林则徐就这么认为,英夷腰腿僵硬,扑倒了就爬不起来。
大理寺少卿金应麟,更是据此想出了击毁英夷战船的鬼才办法:
派人借口送东西,登上夷船,点燃迷香熏晕英夷,再用木棒打英夷的腿,即可击倒英夷。然后烧掉火药仓库,即可击破一艘夷船。
三、英夷挂孝
再比如,奕经在慈溪之战后谎报军情,号称击杀的英夷尸体装了5艘船,宁波城内的英夷全部挂孝,送殡时洋布贴地。
抛开谎报战绩不提,这帮清朝官员根本对英国人一无所知,只能按照自己的认知范围进行扯谎,结果整出了英国人在披麻戴孝的闹剧。事实上,英国人哪有这种风俗。
四、夷人姓名
把外国姓名的翻译问题,解读成夷人姓名诡秘。郭士立一个普鲁士传教士,还被清军怀疑是广东人。。。。估计清军真以为郭士立姓郭了吧。
英军救护战场伤员,回收阵亡将士的尸体的行为,被解读成怕被人查看。也对,毕竟此时的清军,医疗后勤根本没有,平常都是对自己的战场伤员自生自灭的。
===============
当然,最大的问题是道光皇帝,爱新觉罗·绵宁本人。他在鸦片战争期间的表现,堪称行走的段子手。
开战前,绵宁就下旨,要是英夷搞事,就要断绝大黄茶叶,好好教训这帮冥顽之徒。
打仗打了1年多后,绵宁总结战败的教训是:
英夷诡计多端,偷了清军的衣服cosplay乡勇商民难民,使得清军不能分辨,一开战就脱掉衣服,掏出枪械。如此诡诈,实在可恨!
最后还不忘提醒,军营里的衣装号令一定要保密,不能再被英夷偷了。
绵宁从来没见过英国人,压根不知道英国人外貌和中国人完全不一样。
打仗打了2年多后,离签订《南京条约》,只剩十几天了,绵宁这个蠢蛋对战争的认知,还停留在抓“汉奸”上。还觉得“汉奸”剪去了辫子,手臂刺青虫子或蝴蝶,腰间挂着夷字腰牌,很容易辨认。同时又觉得英夷制造了一种诡异的棺木状的器具,内藏火炮,要严密注意。
这个“内藏火炮的棺木状的器具”到底是指啥,我至今没搞懂。
皇帝昏庸至此,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和上面的这些问题比起来,打仗打了快2年了,绵宁还不知道英国在哪儿,问题还是轻的。
=================================
上面这种东西,只是我随手摘录的冰山一角。鸦片战争期间这种荒唐言论,还有很多很多。这些现在看起来都是世纪笑话,然而在当年的大清,真就是皇帝和大臣在一本正经地讨论的。
闭关锁国、文字狱愚民,这两个词从来不是什么轻飘飘的玩意。
那么在我之前的答主们心中,鸦片战争到底打了几年?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