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毛卫宁执导、王雷主演的《功勋》「李延年」单元? 第2页

        

user avatar   nian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长津湖一样,都有连级进攻阵地的战斗,还都叫7连

来看看功勋怎么拍的

首先是进攻前营连级干部开会,讨论战斗分配,军事民主

连指导员提出建议,大家都觉得很好,

上级下派的任务并不是死板不可以变通的,营长向上级请示,最终修改了作战部署,推迟了进攻时间两小时


回到连里,指导员借助小安东逃兵事件进化战斗前动员,成功把一次损害士气的事变成了激励士气的军事动员,志愿军大多是没读过书,说的太文绉绉反而不合适,直接让他们带入自己亲人想象下,真实而实用

还有个细节,动员完各班回去还要接着讨论,

接着连里干部开会研究具体战斗部署

这部分的细节是,火力侦查用的是营属火炮

实际进攻前的炮火覆盖用的是师团级大口径火炮,

火力侦查袭扰时,安排部队潜伏,以及进攻前的排雷等准备


实际进攻,战士静默匍匐到敌人阵地前沿等待

火力侦查袭扰开始,排雷小组开始排雷,

同时炮排重新标定地方火力点,检查有没有变动

两点总攻开始,师团属大口径火炮摧毁标定碉堡

随着往后炮火延伸,战士开始小队交替掩护突进,这部分手持镜头切换的节奏特别快,但是还是能看的出来有分组,有交替掩护

其他的一些战场细节,

第一道铁丝网时,两侧战士挑起铁丝网让后面战士快速通过

前面战士中弹后,后面的战士一把拽住,快速往后翻滚,躲进沟渠

第二道铁丝网不同阵地处理方式不同,一个阵地是直接爆破筒炸开

另外一个阵地是战士直接用身体趴塌铁丝网,让后面战士踩着后背快速通过

被敌人残余碉堡火力点压制的时候,连长命令通讯员信号指示炮排火力压制(连长在进攻中该干什么),爆破组突进

突进组牺牲了几组,终于突进到碉堡坡下,所有火力对着机枪口压制,成功炸掉碉堡

战斗结束用加密通讯报告战斗成功

就这个战斗进攻的场面交代,啥也不用多说了吧,长津湖攻打狗熊团那段,比比看


面对个人英雄主义的二班长,指导员的态度是

段祺宏营长,你怎么扛着巴祖卡打飞机,你的警卫员呢?


再补充点,

营长通过没枪声,判断阵地还在,这里有个隐藏的意思,就算是我军已经全牺牲,敌人上来以后也会对觉得有危险的地方开枪,对觉得有还手能力的伤员补枪。

另外那部里,斯密斯师长敬礼···

也许可能吧,但是先用炮火轰几遍后···战场上,首先保证的是自己士兵的安全,无可厚非,


另外,吴京有个小本子,记录了所有人的名子,

功勋里也有,叫战斗日记,这本日记刻画很多,原本是指导员交给文书负责的,文书牺牲以后又回到指导员手里,在最后阵地只剩10来个人的时候,专门安排一个人专门把这个日志送下去。

这也是我军的战斗档案里,很多牺牲的战士连名字都不详,因为战场上临时重组的,很多战士相互不认识,但是牺牲的经过都有记录


别的电影里很喜欢刻画狙击手对决,

李延年里遇到敌方狙击手后,直接炮轰狙击手藏身位置,从侧面击毙


都说艺术作品会需要适当的夸张,这个是正常的,有些人也喜欢拿这个说事,但是夸张要讲究适度,也要合理的铺垫,

李延年最夸张的属于罗厚才的坦克对轰那段,为了让故事可信度增加点,从头到尾都在铺垫和塑造他的性格

比如他是国民党那边过来的,他原本用的就是美械,他这个人对先进的装备有着狂热症状

比如前面藏枪那一段,他就想用大八粒,不想用苏联的水连珠

前面敌方狙击手被击毙后,违反纪律跑出去捡狙击枪

违反纪律自然是要被说的

通过前面的铺垫,理所当然的引出他对坦克也会有兴趣

实际对坦克的战斗,他直接从侧面冲上去了,结果被对面协同步兵击中,

班长以为他死了,一起对协同步兵射击。干掉了坦克旁边的步兵

罗厚才趁机爬上坦克,掀开顶盖丢进去手雷(坦克顶盖无法手掀开把?这部分存疑。也许可以解释为坦克手不知道旁边有人?历史上志愿军好像是撬开的)

跳进坦克,调转炮塔对旁边坦克偷袭了一发,

炮口太高,炮弹被弹飞没有击毁,

降低炮口,两边坦克对射,同归于尽


总的来说,这段坦克大战是功勋里艺术夸张最大的段落,但是做了足够多铺垫,并且罗厚才单人也只是用到了炮塔,并没有开动坦克,历史上有克伦威尔坦克被击瘫,志愿军使用炮塔攻击的记录


因为有人一直在说捧一踩一什么的,或者说什么拿着功勋做幌子故意黑长津湖什么的,我这里补充一下。

首先长津湖这部片子我曾经很期待,但是直到预告片心里就咯噔了,实际进电影看了就···

演员都很敬业,给及格分吧···

正常人来说,两个东西放一起,差距很大的情况下,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会是端水大师

现在说什么故意黑长津湖这部电影没啥意义,这么大的投资宣发,这个档期,这样的阵容,这样大的控评手段,只要电影不是过于拉跨,票房都不会低

勇敢的说出这部拍的不行,是为了避免以后出现更多这样的片子,

因为功勋让我明白了,不是没导演拍的出来,是有些人不行罢了,

几分之一的投资给功勋的导演,那会是一个多么精彩电影


还有之前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以前老电影,拍摄效果不行,而且也有很多艺术夸张的效果,比如地道战,地雷战,为什么看着就觉得还挺好的。

后来通过功勋也明白了,不是亲历者指导,我们怎么会看到那些防守阵地的细节处理。

在没办法反斜面防炮的情况下,临时前面多构建一个新阵地躲炮,敌人炸的是后面的。打完还可以退到后面阵地。

躲在暗处放敌人上阵地,让我方炮兵炸他们再突然反攻。

明明结束战斗了,还拿着双方武器开枪,让敌人以为还在混战不好炮击。

这些是没经力过战争,没上过战场的编辑,靠脑子编不出来的

那些老电影拍摄的时候,有大量人员亲身经历过战争,所以他们拍出的东西,不光是细节很还原,那些电影里表现的战斗智慧可都是真的。

比如小兵张嘎的土防弹车,比如双枪李向阳的两把枪一个有准星一个没准星。

真实的战争智慧,可真的比普通编剧的瞎编精彩多了。现在应该趁着很多老人还在多把他们的故事记录记录,


还有个哥们坚持说评论区那位是我小号,我开一堆小号在评论区对线的

方舟子上身了这是,我成了被代笔的韩寒了,

反正不管如何,你屎盆子给你扣上了,你反正也办法证明清楚


user avatar   hui-du-12-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功勋》的《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这个系列真正抓住了人民志愿军强大之所在最本质的、灵魂的、核心的部分。尤其是有个兄弟片段,那个国军兄弟高喊着兄弟情,叫大家出来投降,这简直是对中国那些战争影视编剧的响亮耳光。另外,这个系列拍摄的连级阵地攻防战,可以说是近二十多年以来,国内战争电影,电视剧无出其右


最后说一点,在知乎,看《长津湖》等等电影的影评,请把帖子排序 从“默认”改为“最新”这样就可以从后往前读,会客观真实很多,懂得大家都懂。


user avatar   dongqin19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绝对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战争片,没有之一。这部剧作为建国百年献礼并没有做什么宣发,基本靠口碑在传播,豆瓣目前9.0,冠绝国产剧,而《能文能武李延年》是《功勋》第一个单元,一共6集,主要讲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1951年朝鲜东线346.6高地的战斗中如何进行准备、战斗、组织管理的内容。

说这部片子是目前最好的战争剧集主要体现在这部剧的剧本水平极其之高,拍摄水平极其之强,除了对战斗细节的还原以外,还在几十年来第一次对部队政治干部的组织动员进行了详细的刻画;而且以生活和人物个性为切入的这部剧集,塑造了充分有血有肉的角色,甚至对于党建、组织管理和职场关系也具有示范作用。如果剧情拉长,本作品完全可以吊打斯皮尔伯格指导的战争剧的巅峰《兄弟连》和《血战太平洋》。

作为本作品的第一篇观后感,我先从整体上说作为一部影视剧,这部片子优秀在哪里;后面将继续对本作进行拆解,从本作所展现的军事素养,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意义,团队组织管理与中层干部的领导力等多方面进行拆解,以阐述本作的伟大与用心之处。

那么,迄今为止最好,主要好在那些方面呢?

一、反应了人民军队的精神来源与政治工作意义,即为什么我们要打仗,这是近年来战争电影鲜有涉及的。

没有在部队工作过的人估计会觉得军队的最根本的权力来源是权利,觉得官大一级压死人,但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尊重与信任的人际关系,这是本作无数次强调的“尊重与信任也是战斗力”。共同价值观、业务素质所建立起来的信任,才是军队最根本的权利来源,连美剧《兄弟连》全剧都是这么个核心。


(本作多次提到的尊重与信任也是战斗力)

但是人民军队的共同价值观不同于美国,本作第一集用处理逃兵的近20分钟,展示了中国军人为什么要打仗,要的是保家卫国,要的是为了国内平静的日子不被打破,要的是每个人都能过的上正常的生活;而这就是中国军队的精神来源。李延年用了一场生动的幸福来之不易的切身体会课,第一次给观众展示了政工干部在部队中的作用,让战士更加明白了为何打仗的信念,增强了整个组织的凝聚力,而且因为李延年的政治、军事素养均过硬,也很容易成为团队的核心。

(李延年根据小安东的实际情况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打仗)

二、反应了战争是一项复杂而专业性的工作,即为什么我们可以打赢,本作班排级及单兵战术运用建国以来第一。

本剧有两个较大的战争场面,进攻346.6高地与防御346.6高地,占了本作大部分时长,这部分堪称国产所有战争片之最,部分小队战术超越《兄弟连》与《血战太平洋》所展现的步兵班组战术——这也从侧面说明为什么我们可以在武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与美国人打五五开。

(小口径伴随炮兵的统一行动)

在进攻之前进行抵近侦察,提前标注敌火力点、区域名称,明确各排班的攻击区域与联络方式,明确火力准备与进攻的时间安排,进攻过程中步炮协同、班组层次进攻、碉堡爆破、火力压制与伴随迫击炮的火力支援均无其他剧作可及,甚至第一次真实展示了60迫击炮的入膛声音,堪称细致。

支援与防御过程占了三集时间,充分展示了我基层指战员的战术素养。阵地布置、防炮、狙击布置、火力安排、任务分工等等,全部秒杀已有战争片;而且李延年根据战场形势,战斗间隙即进行动员,合理安排各种战术,防御作战李延年进行了至少5次大的不同的战术布置,包括狙击杀敌、炮兵布置、潜伏伪装、佯装失败和新梯次阵地设置,让美军的炮火准备作用很小而且多次步兵进攻都落入他的圈套,对美军造成的较大杀伤(官方战史中毙伤敌600余人);在与指挥部失去联系后整合队伍,集中高地所属各部队统一开展行动,最后终于成功守住346.6高地。

这场防御作战充分展现了我军在火力、人员都劣势下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单兵优势达成战斗目标,战壕进攻、防狙击手、迫击炮战术、侧射火力布置等一些内容甚至可以作为战术教学。

(战场管理的灵活安排)

三、反应了我们的可爱而聪明的战士是怎样组织与成长起来的,即为什么我们可以打仗,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将近些年神剧的阴霾的一扫而空。

从电影的人物塑造极其出色,短时间内塑造了若干具有特点的人物。除了李延年绝对主角之外,还塑造了一大批令人过目不忘的角色,以及这些角色是如何共同努力完成艰巨的任务的。可能很多人记不住片中所有人的名字,但是他们的职务与特点肯定是令人印象深刻;各级指战员的素养跃然于剧中。

团长运筹帷幄,合理分工,充分信任与保护下级;营长与教导员专业能力过硬,十分了解下级,对下级进行充分授权、信任与关心,而且在联系断绝以后,营长所说的所有话都表现了他对于战士的担心以及信心。

李延年作为指导员,在战术素质上能文能武,在管理上充分理解上级之所想,维护平级的权威,同时了解下级每位指战员的个人情况与思想状况(本作充分展示了一名中层干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下篇《李延年》解析将从团队管理上进行解析)。

除此之外还有个性不同的五班长、八班长管理基层的故事,有勇无谋的副班长的成长过程,解放战士的战斗成长经历,特等射手的战术技巧,柔弱文书在战场上的成长与牺牲,通讯员全程的尽职尽职用生命履行了责任,司号员用尽最后一口气完成任务,还有安东作为一个连贯了全剧的角色,从逃兵到重生,到最终代战友们完成了梦想,也是一个特别饱满的角色。

这些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家人,也有自己的故事,但他们都为了我们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当字幕打出,回首全剧,泪流满面。

(全剧最终交代的片中重要人物)

四、反应了战争是一项及其残酷与无情的事情,即为什么我们要强大。

本作爆炸的血雾、炸断的肢体、满地的尸体、受伤的特写使很多部分显得血腥而残酷,实际的战场比这残酷的更多,但是我们还是要去打仗,还有不能跪地投降,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国家,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一部分人跪下得到了好处,而全国人民会因此受害,我们不但自己不能跪,也不能让那些想跪的人得逞!

(李延年说如果打不了胜仗会发生什么)

除了思想内核以外,这部剧还极其用心还原细节,双方没有神剧一般的武器,志愿军基本都是苏式装备,莫辛-纳甘+波波沙,而且一些极小的细节也进行了还原。比如对手美军骑一师德臂章,美军火箭炮手伴随的弹药兵,美军冲锋过程中散兵线与机枪掩护阵地的布置等。同时,本作的敌人,狡诈聪明,炮兵弹幕、进攻战术、指挥能力全部在线,我们击败了这种敌人,从更显得我们的伟大!

(一闪而过的美陆军骑兵第一师臂章)
(一闪而过的火箭炮手和身后的弹药手)
(美军进攻的3-5人攻击小组)
(美军进攻过程中于侧翼构建重机枪阵地)

此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不忘先烈,奋发图强,不要忘记,先辈没有打完的仗,需要我们继续打下去!

如果你没有时间看这部剧,那么推荐1900影剧室的精讲,36分钟,名字叫做:《这部剧不火我们都有责任!诚意推荐《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


user avatar   lao-zi-xp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剧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拍的水平只高,简直无法形容。

短短6集居然能把以下问题讲的清清楚楚还不枯燥乏味,毫不夸张的说,是近年来抗美援朝影视剧中精品中的精品。

这个6集剧讲了那些内容(包括而不限于以下列表)

1,志愿军究竟为何而战,志愿军不怕死的战斗意志从何而来

2,我军政工干部如何进行细致入微的基层思想教育和战斗动员工作(包括对解放战士的动员和感化)

3,我军战争时期复杂的政治保卫工作是怎样开展的

4,我志愿军营连级如何进行高地的攻击和防守战斗

5,我志愿军如何有针对性的与蒋介石集团卖国贼汉奸在前线进行斗争的

6,战争双方士兵高地对攻以及各种武器,各种战术运用与配合等细节的真实还原

这个剧从细微出发,以微观见宏观,我要说一句,这剧不火天理难容。


user avatar   ou-zhou-jin-xue-zu-qiu-shi-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其实一直在反映着一个向来不为文艺工作者们倾心琢磨的道理:政治,才是一切军事元素的核心。

毛泽东同志创建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组织,而不是过去许多年间国内太多影视作品里展现的吆五喝六的军阀或是转着左轮手枪、摆谱耍帅的美式西部牛仔。

党的枪杆子只是为了创造政权和保卫政权的工具,而非党的底色——相反,政治才是枪杆子的底色,枪杆子应当受到政治底色的熏染与领导,即“党指挥枪”。

如毛主席所言:

“红军决不是单纯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的任务。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

以这个道理为准,我们可以清晰地将所有军事题材的文艺作品划分三六九等与敌我阵营。

将政治剧拍成军事剧的,必然无法给出高分,因为它无法解释领导军事力量的政治团体间的差异;

但是能够将军事剧拍成政治剧的,显然是在剧作灵魂和主体格局双重层面得到升华的文艺翘楚。

2021年的电视剧《功勋》(暂时只谈前六集),以及“能文能武”的李延年同志,叫人如何不泪流满面啊。

1

李延年部分的前六集,关键的要素、也是剧情的灵魂核心实质就是一个词:解放

战前部署,在各连连长“争抢任务”时主动化解干戈、从侧面和全局视角解读连队任务的实战价值,这是解放军事思想;

对逃兵小安东的教育和拯救,这是解放家国思想;

指导班排一级的干部领悟“对士兵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以及后续发挥罗厚财的主观能动性(采纳其阻击坦克的建议),这是解放民主思想;

率领一众不被上级完全认可的“待政审同志”秘密击毙美军军营里的台湾汉奸、已自证清白,这是解放领导思想。

李延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血有肉的「解放军」。

用《功勋》制作方的话术,“有血有肉”,就是屏幕里所呈现的

“能文能武”

所谓有血有肉,“血”是军人的“钢”,“肉”是党员的“气”,只有钢气皆存、军人和党员相融合,且气为主体——即电视剧里引用的毛主席名言“美军钢多气少,我们钢少气多”——李延年才能以优秀同志的形象,将现实与剧中的人物经历完满化。

这一点,导演组真的太“懂”了,非常写实得让立了大功的前国民党士兵罗厚财,在镜头前眼神坚毅得对李延年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我想入党!”

“有血有肉”,从李延年这个解放军(志愿军)干部个体的角度,是军事指挥才能与政治教育才能的有机统一;而放置到一个班排、一个连队、一个营团的队伍规模,则是军事指挥官与政治委员的有机统一。

在剧中,作为政工干部即连队指导员的李延年,毫无疑问是大多数剧情的核心,因为只有身为一个政治角色的他,能够担负起电视剧剧本的核心任务——“解放”这一终极信念。

政治信念站得稳,仗才能打的赢。

其他的所有重要角色,都只能在剧情的层面作为配角出现,他们必须为连队中最重要的职能人物“指导员同志”让路。

这一点,在小安东的剧情情节及其后续的人物变化中,体现的最为深刻。

2

小安东本是一个流民,是一个十分脸谱化的民国时期在国民党治下无依无靠的社会底层生命。

在兵源吃紧时,本是无人问津、饿死了都没人知道的他,被国民党的壮丁政策强行赋予了社会角色:一个被迫背井离乡、离开相濡以沫的爱人,去前线为蒋记法西斯军阀贡献力量、保卫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场炮灰。

当来到朝鲜的小安东因为害怕在美军的炮火下丢掉生命、因为思念他的二妞而选择当一个逃兵时,电视剧的第一个高潮出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区别。

小安东为什么离开国民党军队?

既是因为打仗怕死,也是因为国军阵中特有的风气:等级森严,打骂战士,干部与士兵享衔受禄不公,军队与群众关系不睦(没有军人的荣誉感)。

等级化、阶级制,这是国民党军队的标志之一。

战争时期的国军内部存在严重的官兵对立,导致其军令不一,故只能靠法西斯纪律来维持秩序,驱使士兵和下层军官卖命、直接服务于大小军阀,从而各买办军头的利益。

在蒋介石治下,国军内部普遍实行效仿意大利军队墨索里尼式的“肉刑”,军阀作风明显,对士兵、下层官兵非打即骂,对败兵处罚更是残忍,刀砍、枪杀、分尸、打死煮汤令其他人喝下等封建军队式惩律层出不穷。

根据高戈里的研究数据: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获最高荣誉的有172人,其中职衔基本明确的:将校以上文武官员占96.51%,将军及省部级以上官员又占83.72%;

“国光勋章”在抗战期间国府仅授2人,即蒋介石本人和傅作义;

“青天白日勋章”在抗战期间共授170人,其中将官以上136人(含美军4人:马歇尔、史迪威、魏德迈、陈纳德),占80%;校官20人,占11.7%;尉官3人,占1.7%;军士2人,占1.1%。

士兵,则为0;其他9人,占5.2%。

而毛泽东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获得最高荣誉的有183人,除4名营团职干部外,占97.81%的都是基层指战员、民兵和普通老百姓!

由此,小安东加入共产党的理由就很明晰。

不仅仅是因为共产党“有饭吃”(淮海战役后期,许多国军来投降的第一目的就是为了有东西吃),更是因为电视剧中李延年的那一句“官兵平等”

历史指向1927年的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除了确立党的领导,另一项重要政策就是实行官兵平等的民主制度。

时年34岁的毛泽东严肃指出,在部队中应取消军官特权,同时要规定官长不许打骂士兵,官兵在政治上和待遇上要平等;且在团、营、连三级建立士兵委员会,代表士兵利益,参加部队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

实行军队内部民主,这是毛泽东在人类军事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有效保障官兵特别是广大士兵的军队内部地位,使他们感到政治上翻身、精神上解放、人格上获得尊严。

还记得今年7月郑州的暴雨洪灾吗,当时在郑州阜外华中医院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的救援现场、在人民子弟兵紧张有序的水中赈灾身影里,有一位不停忙碌着的同志当时被网友认出:朱生岭。

朱生岭,1957年11月生人,中央委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政委,上将军衔。

2019年的建国70周年大阅兵,领衔装备方队出场的五大战区指挥员中,朱生岭将军正是我军中部战区的代表,率领着鲜红的战旗方队与滚滚铁流,接受大大和全国人民的检阅。

灾难面前,将军与战士并肩同伍,没有军衔之分,没有官阶高低,没有领导架子,没有官僚主义。

割除封建等级文化,注入党领导下的民主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思想,这是毛主席缔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够在风雨飘摇中始终屹立于亿万中国人民之间长达九十四年的法宝。

3

在电视剧《功勋》里,共产党军队和国民党军队的区别被彻底体现,导演非常巧妙的运用对比、先是让七连连长刘家龙怒气冲冲地叫嚣“枪毙”,然后再安排李延年政治教化的剧情。

共产党是没有抓壮丁政策的,甚至每次战前动员时还会询问“有没有想和老百姓一起转移的”并发放粮食——我们的战士那个个都是宝贝疙瘩啊,轻易就鸣枪击杀吗?

李延年提供了一个让人动容的答案:多杀一个人,就少一份战斗力;多教化一个人,则多了不止一份战斗力。

他告诉了所有观众:如果真的将小安东一枪毙命,那么共产党和国民党还有什么区别呢?小安东冒着生命危险投奔共产党又有什么意义呢?在朝鲜他继续冒着生命危险离开志愿军队伍又有什么值得苛责呢?

从后续小安东这个剧本人物的蜕变可见,李延年对他的教化,正是一种“解放”。

小安东的主观意愿很淳朴:放不下二妞。

对此,七连连长刘家龙的反应很“脸谱”,他怒斥小安东:

“为了个女人,没出息!”

这样的呵责很符合国内国外的右翼群体和自由派势力对共产党的臆想和污蔑:毫无人性、压制情感。

但是事实上,“为了个女人”,真的就“没出息”吗?

二妞,她可是小安东的爱人和他的救命恩人啊,是他在这个世界上至亲至亲的亲人,为了二妞而产生怯战心理,这真的很丢人吗?

指导员同志李延年,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他先是告诉了同志们小安东和二妞的故事,让全连通过与小安东产生共情而消除敌我隔阂。

继而,李延年转身,向全连同志激发“二妞”这个人物的“普适性”,让大家各自诉说和怀念自己的爱人、家人。

瞬间,“二妞”便被升华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二妞!

这些二妞们,她们是爱人,是母亲,是父亲,是兄弟,是姐妹,是孩子……她们在遥远的国内,等待着志愿军战士为她们保卫身后这座拔地而起不过一年的共和国政权!

紧接着,他再转身,教育小安东:你的二妞不止是一个二妞,她更是一个阶级,她是千千万万有可能如死去的朝鲜人民一般被美国鬼子炸死的中国人民中的一员,她不仅仅是你小安东一个人的妻子,她更是我们全体志愿军要用生命去守卫的亲人!

小安东,从这一刻成长了。

他明白了自己不仅是为一个二妞而战,更是为捍卫千千万万个二妞的幸福生活而战!

他口中原本毫无意义的“二营上去就没几个活着回来的”也在此刻充满了雄浑的价值:志愿军在朝鲜的战死,换来了身后的二妞们、以及中国世世代代的二妞们的活着。

这也就是政工干部李延年同志所刻画出的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区别:一个是为人民而战,一个是为蒋氏军阀头子的独裁利益而战。

4

剧情由本是逃兵又被李延年救下的小安东铺开,电视剧的第二个高潮出现:抵御敌特的政治策反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谈判成为了朝鲜战场的重点,这是一场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焦灼拉锯战。

停战谈判历时整整两年,期间经历了美国总统更迭、美军前方指挥官更迭、苏联斯大林去世等重大历史事件。

从开城到板门店,谈判异常艰辛,还发生过中美双方静坐、一言不发、双方外交人员直勾勾怒目注视彼此逾俩小时的无声大戏,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的谈判奇观。

这一点,在电视剧《功勋》中也给出过一定程度的演绎。

谈判为什么如此艰苦?主要交锋争夺在两个点:①军事分界线的划定(美军无端要求中朝军队向北退让);②交换战俘问题。

尤其第二点,就交换战俘的交涉,中美双方在人道主义高度上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然而美方却依仗军事威胁而无视对等原则。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美军和台湾方面的蒋匪军动用了大量惨无人道的威逼手段,并排出大量汉奸利诱策反我军。

1951年下半年谈判一开始,我方就按照《日内瓦战俘公约》中“战争结束后战俘应该毫不迟延地释放和遣返”规定,要求美方遣返我军俘虏。

然而美军却始终主张所谓的“一对一遣返”、“自愿遣返”,即我军被俘人员必须“自愿”才能回来。

这完全就是阴谋!

因为在美军战俘营中,卫生条件差、缺医少药这些就不多说,最可恶的就是美军对我俘虏实施了一系列反人类的虐待行径,威逼不准“自愿遣返”。

根据程绍昆《美军战俘》和王树增《朝鲜战争》等载,蒋介石在朝鲜战争期间派出数批“策反组”,前往前线的美军战俘营,和美军一同对我军被俘人员施虐、利诱、逼降。

蒋匪和美军让被策反的叛徒挖出我战俘的心脏、割我战俘的肉,并让战俘们分而食之;把消防水龙头插进我战俘的肛门,一桶桶凉水把他们肚子涨得溜圆;还用高分贝噪音、强光束照射、超强微波刺激等“高科技刑罚”残酷折磨我战俘。

美军和蒋匪还有一种酷刑:刺笼,就是把大铁丝网分成很多小圈,每个小圈长1.5米,高1。5米,宽1米,朝里的铁刺被磨得尖尖的,使我战俘站不能直腰、躺不能伸腿、靠又不能靠,只能缩成一团呆在中间,常常被扎得满身是血。

能活着从刺笼里出来的我军战俘,大都遍体鳞伤、气息奄奄,有的人出来后长达十多天不能动,有的则终身残废。

美军和蒋匪对志愿军战俘强制实施的“遣返志愿甄别”,实质就是强行将我军战俘划分为“愿回大陆”和“要去台湾”两部分,并加以分别关押。

他们用坦克机枪扫射愿回祖国的我军战俘,更是在1952年4月把坦克开进了釜山第一、第三伤病战俘收容所,造成战俘伤亡达300余人。

1952年10月1日,美军又动用11辆坦克和两个营的士兵向志愿军战俘扫射,造成近200名我战俘的伤亡。

除了硬攻,还有软攻,即政治策反攻势。

美军向朝鲜战场派出了神父、牧师来“传教”,给我战俘“洗脑”,在他们身上刺上“反共”等字,使他们远离“共产主义魔鬼”,以逼迫他们“就算回到中国,也会被视为叛徒”………

这样的政治战、心理战,对于当时的李延年们而言,绝不比抗衡美军的飞机大炮要来得轻松。

5

抗战时期,中国是各国之中唯一一个汉奸伪军数量多于敌军的国家,这不光是人口庞大的问题,也是包括国民党、各地军阀在内各路统治组织「政治缺位」的表现。

但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和解放区则是另一番光景,我们不但善于政治保卫,更擅长政治出击、主动教育拉拢日军和国民党军的士兵。

不要说日后的朝鲜战场,就是早在反围剿时期,1929年1月29日,国民党军曾攻占井冈山小井,包围了那里的红军医院。

彼时,130多个伤病员被赶到稻田里,四周架起了机枪。敌军团长宣布:

“只要口头声明不当红军的,站到一边,发给银洋放走,不声明的马上处决!”

结果,任凭这个团长跳着脚叫喊了几十遍,红军的伤员们始终沉默着,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敌人的机枪终于还是响了,鲜血染红了稻田,流向溪水里……这就是毛泽东的红军!

到抗战时期,我们已经能够将政治战纯熟地运用到实际中。

1937年10月,毛主席将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基本原则之一,指出

“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

抗战期间,针对我军日俘不断增多的情况,我党还创办了著名的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由日共领导人冈野进任校长,对日俘进行系统政治思想教育,很多学员后来都成为反战同盟战士。

后至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又发布了《对俘虏工作的指示》,确立对被俘蒋兵“权衡利弊、灵活运用”的方针,明确“大部争取补充我军”、“做好俘虏教育”等规定,把我人民军队的俘虏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

像国民党著名高官杜聿明,更是能在1978年当选为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

这些,在电视剧《功勋》中通过擅做政治教育工作、对每一个解放战士的背景了如指掌的李延年均有体现。

面对上级政审领导对期间某些“解放战士”的不信任,李延年选择在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情况下,主动带领他们为自己正名,向那个不断进行广播策反的台湾汉奸“皮特王”发起进攻。

懂军事必先懂政治,懂政治必然懂人心。

身上的污水,别人是擦不净的,能够把一身污浊用力洗去的,只能是真正咬定信念的自己。

1948年10月17日,国民党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在我军重重包围和政治教育之下,正式率军起义,编入我军编制。

1949年1月2日,第60军被改编为解放军第50军,辖第148、149、150、167师(曾泽生任军长,徐文烈任政委),并在一年后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一、二、三、四次战役。

在第三次战役中,这支几乎与解放战争时期人员无差、曾经懒散笨拙又军纪涣漫的“败军”,竟然高吼着“保卫祖国!”、“请毛主席和军委放心!”,在朝鲜全歼英军皇家重型坦克营、一举解放了汉城!

在第四次战役中,这支焕然一新的军队更是在汉江两岸顽强抗敌五十个昼夜,沉重打击和消耗了敌有生力量。

同样的一批人,差别在哪里?为何而改变?

后来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的曾泽生,只落下五个字:“因为毛主席。”

6

一个国民党的兵,蜕变为一个共产党的人民战士,究竟要走多远的路?

罗厚财和小安东就是《功勋》的回答。

像罗厚财这样的基层士兵,在国民党军队中,“谏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连高官重臣如白崇禧,都在抗战结束初期和解放战争初期连续被蒋光头“否谏”三次,国军的等级制度根本不可能让战场上的将士发挥能动性、甚至直接向上级呈递作战方案。

但是在李延年的手下,罗厚财竟然成了一个坦克手,成了全连阻击美军坦克的先锋。

当年在井冈山上,有一个叫郭天民的人,是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他打仗勇敢,很有军事才能,担任工农革命军的大队长,但是因受旧军队习气的影响,郭天民有时体罚战士。

以前打战士,战士是不敢反抗的,但三湾改编成立了士兵委员会后,战士们将郭天民打人骂人的情况反映给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又将此事汇报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立即对郭天民进行了批评,告诉他这是不允许的,是违反纪律的。

被毛泽东批评后,郭天民很快改正了体罚战士的毛病,开始用说服教育的办法、通过做政治工作来管理部队,很快重新获得了士兵们的理解和爱戴,在战士中的威望反而比以前高了许多。

这就是李延年对五班长的教育:

“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

在《功勋》中,除了罗厚财,小安东从开小差逃跑,面对副班长陈衍宗牺牲后的怒吼“听我指挥”——一个幼小战士在炮火中震天动地的蜕变,一切也是来自于指导员李延年的教诲。

还是那个离不开的核心主题,也是电视剧的第三个高潮:小安东,终于得到了“解放”。

只有解放,才是一种真正且彻底的拯救。

肉体的苟活只是动物性的贪生,而政治属性和社会身份的解放,才是一个人于灵魂层面的「站了起来」。

当小安东面对陈衍宗的尸体没有顾得上悲痛、而是立刻擦干眼泪、毫不犹豫地接过副班长的指挥权——“由我指挥”时——这一刻,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拘泥于儿女情长和小家小爱的无主流民,他已经在党的教育下完全成长为一个扛起一座山头的坚守重任、心中装填起自己战友和人民的党的指挥官!

无名无姓、哭鼻子的小安东,变成了顶天立地的「小安东同志」。

7

除了罗厚财和小安东,在电视剧《功勋》中还有那个脚踩地雷纹丝不动、等待大部队发动进攻的排雷战士李源,他知道李延年一定会来救自己,所以自己不能动、不能暴露。

还有那个第一次参与作战、吓尿了裤子的文书,还有那个通讯员兼警卫员、执着得给李延年送水喝的孩子,还有那个一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给营部送信的司号员………

他们的心中,都装着李延年。

正是因为信任李延年,他们愿意服从命令,他们愿意舍生忘死,他们愿意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因为在他们心中,指导员李延年,就是党!李延年的命令,就是党的命令,就是人民的命令!

听党指挥,是不会错的;

听党指挥,是不会与人民相悖的;

听党指挥,坚持不会是无谓的坚持,牺牲不会是无谓的牺牲,战斗不会是无谓的战斗。

毛主席的兵为什么“嗷嗷叫”,毛主席的队伍为什么“军民团结如一人”,毛主席的军营为什么“官兵同体”?

正是因为毛主席的人民军队中,有千千万万个李延年!

正是这些肩负着军队政治工作重任的李延年们,永远把握着军队的底色和方向,永远在解释着每一发子弹、每一次冲锋的意义:我们是在为谁而战。

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在向中共中央写的《井冈山的斗争》这篇报告中,讲到“军事问题”这部分时,特别分析和强调了军事斗争中的政治工作。

毛泽东讲到:

“红军士兵大部分是由雇佣军队来的,但一到红军即变了性质。像变了个人似的!什么原因?是因为通过军队中的政治工作,让这些士兵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红军废除了雇佣制,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

1944年4月,在修改谭政起草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时,毛主席提出:

“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

1946年10月1日,毛主席在总结解放军的战况时,自信地说了这样一句经典的话:

“三个月经验证明:一切军队必须加强政治工作。”

十八年后的1964年5月25日,毛主席在会见外宾时,依然自信地告诉外宾这样的经验:

“革命单搞军事不行。”
“单有军队,单会打仗是不行的。”
“只有会做政治工作的人才会打仗,不懂政治的人就不会打仗。”

8

作为对比,我忍不住要再次点名一部似乎也是受到大量吹捧的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亮剑》

相比于真实还原我军作战风貌、肯定我军政治工作成效、给予政委职能崇高评价的《功勋》——从政治的角度,电视剧《亮剑》的错误性,以及一种显而易见的人为的修正性,则是这抗日部剧最大的阳谋之一。

在《亮剑》中,军事指挥官李云龙对身为政委的赵刚有一句标志性的台词:

“军事归我管,生活归你管”

这样的台词设计,简直反动得无以复加。

1928年6月时,红四军制定了《红军党代表工作大纲》,明确规定了“党代表是代表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工作的;是所属部队士兵与官长的领导,是负责部队管理与教育的首长”的政治纪律。

“支部建在连上”,这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最鲜活的政治创造。

毛泽东曾在《井冈山的斗争》说过:

“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在《亮剑》中,李云龙成了团里一手遮天的霸王,更可耻的是他让魏和尚去保护赵刚时的那句:

“政委他不会玩刀!”

一句话,似乎就暗示了我军政委都是一群绣花枕头、一群掉书袋的草包。

这完全是翻覆历史。

和国民党军中其政工干部几乎全部出身文职学校截然不同,我军的政工干部几乎全部发于卒伍、于血腥的枪林弹雨里成长起来。

小到连指导员,大到师团级的党支政委,哪一个不是把带兵打仗作为第一职责?哪一个会在战斗中比同级的军事指挥员退后半步?

邓华、杨勇、王震、陈锡联、叶飞、王建安、傅秋涛、钟伟……我随便列一大串,哪个是《亮剑》李云龙口中的让他瞧不上眼、以致于叫嚣军事归团长管的“书呆子”?

相对来说,政委不仅要参与作战部署和带兵指挥,还要负责部队中复杂的政治教育、收编扩编、俘虏教化、党群建设、百姓生活管理。

从职责看,政委的权力和责任一点不比“李云龙”们小。

但是《亮剑》作者都梁,显然不这么认为。

他的笔触下,李云龙这样的跋扈之徒,其所有的不守纪律、违抗军令、自私自利、军中一言堂……都在剧情的编排下,充满了合理性。

而作为军队中政治方向把控者的赵政委,不但可有可无,乃至还通过一场指责李云龙被降级“这队伍,没有你,我一个人怎么带”来表达对政委领兵无能的戏谑。

这些,显然都已经被《功勋》中率领连战士巧妙躲避美军飞机轰炸的李延年打了脸。

在1938年12月颁布的《政治委员工作暂行条例》中,有着明文规定:

“在军事行政和作战指挥上,军事指挥员负更重大责任。但在军事指挥员有违犯了党的路线或不执行上级命令情况时,政治委员有停止军事指挥员命令之权……”

然而在《亮剑》中,李云龙擅自出于一己私利攻打黑风寨,被降级后,赵刚竟然在部队中明目张胆地叫嚷:

“独立团只有一个团长!那就是李云龙!”

这独立团在都梁的笔下,还真就“独立”了?连上级组织的命令都当成放屁了?

党有党规,而你独立团却自有团法?赵刚作为政委,在都梁笔下就如此的黏黏糊糊、唯唯诺诺?

《亮剑》在战争部分创作中的误区在于:用山头主义代替组织纪律,用草莽绿林好汉的侠义豪情代替同志战友的革命信仰。

而后,在建国部分创作中的误区又在于:用文臣大儒的旧官僚主义和精英知识分子立场,代替人民民主和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推荐阅读: 《亮剑》中的田墨轩

但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归根结底的思路都归于一宗:颠覆人民史观和工农联盟的建政基础。

特别是在小说/电视剧核心部分的战争剧情中,以日本武士道精神而变种的“亮剑精神”为猛男爽剧的创作灵魂,悄无声息地覆盖了“党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

所以,都梁打造的不是一个中共的解放军将领李云龙,而完全是一个美国巴顿将军式的野味山大王。

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如果党的作用、党的信仰在军队中如此淡化,那么如国军的万毅、孔从周等倒戈时可以成建制地率部逃离的事端,恐怕是层出不穷了。

然而事实是,我军的龚楚、邢仁甫等叛徒在倒戈时,他们连一兵一卒也带不走!

共产党员是有血有肉的,但是这种血气不是为私欲而冲动,更不是为了小家去摧毁集体——而是将个人的幸福融入于集体的幸福,将个人的力量融入于集体的力量。

这就是「解放」的深刻内涵。

真实的战场上,以及军事题材的作品中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爱情的,只是对于爱情的表达绝非是轻佻戏谑、脱离革命战事的“话外之音”。

爱情,它应当是如小安东重新理解了二妞、重新认识了二妞之后的责任感与荣誉感。

正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壕里,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同志壮烈牺牲,至今尸骨仍封半岛。在朝鲜,岸英化名为“刘秘书”——刘,是岸英的爱人刘思齐的姓。

谁说持枪杀敌的共产党员没有情感?我们正是因为饱含深情,才聚集到了一起,举起了共同的旗帜。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够解放自己。

最后,我还是想和同志说一句心里话。

形势或许依旧严峻,斗争或许依旧激烈,但是就凭我们的国家队能够制作出如此质量精良且身位纯正的红色题材作品,并且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我依然对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充满信心!

致敬《功勋》,致敬李延年!

微博:-欧洲金靴-


user avatar   huang-se-z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我们不是没有好的电影题材,也不缺认真讲故事的人,而是对某些缺了大德的东西过于宽容。


user avatar   xu-xu-50-10-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后一集,有几秒钟镜头,让我的眼泪忍不住哗哗地流。关于炮排排长张绍杰的。在剧中,他不是主角,又不是像韩冬年、罗厚财这样逗趣的活宝,没有开坦克对轰的经典场面,也不是小安东这样带着寓意的成长性人物,所以关注度不高。

我看了很多答案,都没有讲他,所以特意来讲一讲。

在前面几集,张绍杰的排是全连的火力担当,指哪打哪,腾腾腾的迫击炮声音听着那个爽。守高地到最后,迫击炮只剩下一架了,炮弹也没有了。但头一天晚上,山下的美军却用成排的大卡车运来了海量弹药。想办法敲掉美军弹药库,是争取时间的唯一方法。

想靠迫击炮远距离攻击,可能性没有。因为他们手上只有迫击炮,而且是自己兵工厂仿制的,射程只有800米。美军营地外铁丝网、雷区在上次“锄奸行动”后往外延伸了,弹药库肯定在射程之外。而且几发炮弹,打不中的可能性太大。

张绍杰最后想的办法是穿着美军的军服,混进美军的溃军,进入美军营地,炸掉弹药库。这是一个有去无回的计划。

李延年当然知道,但还是同意了。不惜一切代价胜利。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接着,美军发起了又一次进攻。这时候阵地上的战士,已经非常少了。打到最后,八班长、陈衍宗也牺牲。最后重伤的兵都上来了。独臂的挥着铁锹、眼睛瞎了的背着腿断了的,总算是把美军这一波攻势压了下去。计划顺利开始了。

让我泪目的就是张排长跟着美军溃军撤走的几个镜头。在李延年的望远镜里,他从死人堆里爬了起来,回头看,往前走了几步,又回头看,跳下一个土坡,身子被遮住了一半,又回头看,然后终于消失不见。

一去再三顾,一步一回头。慷慨赴敌去,九死不回头。

看到这儿,我的眼泪瞬间就止不住了。明知死地,无畏前行,慷慨大英雄。而再三回头看,我想是对自己连队、对自己祖国、对自己故乡的眷念吧。正因为有这份眷念和爱,也才有了孤身入敌营的勇气。

不久,山下美军营地传来了剧烈的爆炸声。成功了!但张绍杰排长永远不再回来。他最后的画面不似罗厚才开着坦克和美军对轰的壮烈,也不是陈衍宗想掏出“传宗接代,多生孩子”的字条的悲情,不是韩冬年拿着狙击枪大喊“班长给你报仇”的愤怒和痛快,而是蒙着脸三回头,静静地消失在了镜头里。

但就这“三回头”,把感情拉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

李延年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说,“张排长用他的命,为我们争取了半天的宁静。”团长说,“炸了弹药库,为我们的反攻争取了有利条件。”

壮哉,大英雄!


user avatar   xi-bei-pian-bei-38-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几何时,躲在宿舍看央视引进的【兄弟连】,跟随着E连的战斗足迹,从美国到英国到法国荷兰奥地利德国。。。惊叹于导演对于具体战斗场景的完美还原,心中想着,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我们自己的“战壕真实”。【能文能武李延年】做到了。


user avatar   li-xiao-miao-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年的再一神剧。

李延年作为指导员,一举推翻了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军人大老粗的刻板印象,重新塑造了中国军人能文能武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这部剧非常好地展现了中国指导员是怎么做士兵的思想工作。

中国志愿军不怕死的精神是从哪来的?

生命只有一次。

难道志愿军战士不知道吗?

他们当然知道,他们不但知道,而且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可他们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他们更加珍惜自己所爱的人的生命。

小安东当逃兵,要在国民D那边,二话不说,直接十八套刑具上了,然后拉去祭旗,就跟中国过去数千年的军队一样。

可是李延年和班长不同意。

因为他们知道小安东的情况。

他不是为自己跑的,他是为了自己的恩人加爱人跑的。

比起大家,他更想保护自己的小家。

小安东是一个农民,一个孤儿,一个流浪儿,一个被拉了壮丁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的可怜人。

他会这么想是人之常情。

所以李延年就从小安东开始,做他的思想工作,做全连的思想工作。

他没有完全否定小安东逃跑求生的行为,反而替他跟大家解释。小安东的爱人二妞是一个多么好多么可爱的姑娘,小小年纪就会救人,还不计前嫌地照顾他帮助他。

那是一个值得别人为她死的好姑娘。

然后,再说连队里,很多人心里都有这样的人,一个他们愿意拿出性命保护的人,那个人是妻子、是女儿,是母亲,是家人。

接下来,李延年问大家:可是逃跑能保护他们吗?

你一个人能对抗飞机大炮吗?

飞机一下就十几里,你小安东再能跑,背着二妞,你能跑几里?

最后,他让大家回想在朝鲜看到那些可怜的百姓,再想想自己的父老乡亲。现在他们遇到的武器多可怕,如果失败,他们的亲人就会多悲惨。

只有我们团结起来,把敌人的飞机大炮,统统拦在外面,你们心里的人才真正地安全。

这下,每个士兵都明白了,其实国家的目标和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国家是保护大家,这个大家里其实有每个人的小家。

保护了大家,也就保护了小家。

所以,志愿军上战场,愿意和敌人拼命。

他们是为谁拼命?

他们是为了大家,为了自己,为了心中所爱的人。

这就是集体与我的最高体现。

思己及人,以心换心,才是志愿军从上到下的战斗力的来源。

指导员在中国解放军中是非常重要的岗位。

他不但要懂上面的思想,还要明白士兵的语言。

李延年是怎么和五班班长沟通,教育罗厚财的?

他说:“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

你要和五班班长这种没什么文化的士兵说,尊重和信任很重要,得巴拉巴拉说半天,他才能懂。但你一说尊重和信任是战斗力,他一下就明白了:战斗力能够帮助战斗,那尊重和信任非常重要了,必须搞起来。

自此之后,五班班长和罗厚财的关系虽然还是吵嘴,但明显好了很多。罗厚财会开坦克的事,也是他告诉李延年的。

在中国军队,连长和指导员常常就像两口子,连长唱黑脸,搞军事,指导员唱白脸,搞思想工作,一刚一柔,文武配合,所向无敌。

看士兵突击,也能看出来这种搭配。许三多在翻单杆,七连连长看了就急眼:干啥玩意儿?胡闹!可指导员拦住他:别呀,让他们闹闹挺好的。

从动物的角度来看人,其实非常脆弱,手上那点指甲,缺点钙连挠痒都不够。

人最厉害的是大脑,是思考,只有把每个人的思想都调动起来。

他们将会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如何调动人的思想?

不是洗脑,而是热爱。

为什么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因为他们热爱生命,他们热爱自己的生命的同时更加热爱所爱之人的生命,更加热爱这个国家每个人的生命。

为了他们所爱的生命,他们毫无畏惧地献出了自己的。


user avatar   gong-jing-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相关话题

  Netflix(网飞)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长安十二时辰有那么好看么? 
  电视剧《安家》中第七集王子健卖的大单子,大概赚了多少钱? 
  为什么《人世间》43 、44 集剧情越来越离谱? 
  《心居》里海清演的外地媳妇想跟大姑子借钱买房,屡遭拒绝,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 
  如何评价《怪异君毁经典》系列视频? 
  如何评价《长安十二时辰》44 - 46集? 
  如何评价《白夜追凶》中刘长永这一角色? 
  《新白娘子传奇》里面许仙的角色为什么要选女人来演? 
  如何评价电视剧《战火熔炉》(《我们的战争》)?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恒大出售盛京银行股份?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2021 国庆档电影《长津湖》?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