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删除前同事是个小事儿。
但题主对职场的认知有问题。
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是两码事。
很多人有一种观念,在职场上就要所有人都互相欣赏喜爱,都是集美和兄弟,这就是好的环境。
其实这种想法很单纯,因为职场上的同事,是合作关系也是竞争关系。
在这种关系下,纯粹的友谊很稀有。
题主需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思维和习惯,就描述简单分析下:
曾经的单位让我很寒心 都是女同事勾心斗角的 而我很讨厌这种作风 所以跟所有人的关系都是不远不近只做好自己的事情
职场上每个同事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倾向,这是常态,发生冲突和耍心机也很常见,把这种常态看做道德问题去衡量过于苛刻了,应该分析职场环境,找到自己在这个规则下生存和发展的路径。
道德谴责别人和环境很容易,但于事无补。是否与他人远近,这是博弈策略应该决定的,而不是你的道德观和情绪决定的。
她们讨厌一个人必须要拉着所有人讨厌 我是那种不喜欢拉帮结派的人不想同流合污去孤立别人 但渐渐的同事们就开始孤立我 建立除我以外的小群 面和心不和
在这个描述中,“她们”是一个整体,而题主被孤立了。
但这仅仅是题主的视角,我猜想在“她们”的视角中,题主一定有一些无法让人喜欢和接近的缘由。
这个世界很公平,ta不会在意任何人的情绪和悲喜,多数我们面对的负面反馈,是可以被稀释和解决的,前提是要学会脱离自己的好恶,客观的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知道后很难过 为什么这么正直善良的人要被这样对待 ?
题主把别人如何对待你看到太重了,另外正直善良这种词汇,在自我评价中往往不客观。
后来我找借口辞职了 辞职后一直纠结要不要把这些曾经讨厌的虚伪的同事微信给删除?
这种纠结,可以解析出来,题主的行为驱动是自己内心的道德观和情绪,而没有博弈逻辑和利害分析的概念,情绪无法量化所以导致纠结,这种情况下,其实题主的多数行为都是随性而为。
随性而为,高情商的说,是有个性,坦率,真实;
但真相是,随性而为一定是溺宠本能的,而溺宠本能的长期结果就是会被反本能的博弈规则不断毒打。
一直想不明白 觉得这么多年同事了删了不合适 不删我看着又恶心 请大家给我一个建议 看看是狠心删了还是圆滑一些给屏蔽了
这个不重要,修身更重要一些。
以上。
希望有用。
你还在讲体面,别人认为你贱。在职都把你搞得不爽了,离职后你竟然还考虑要不要别把关系搞那么僵,要不要删除联系方式。你这么大度,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了吗?
职场就是来交社保的,只有这个功能。你在职场里所遇到的人,绝大多数跟你以后没什么关系。你还打工打出感情来了?当然,如果你运气好遇到臭味相投的,也是一种收获。
但是这个面和心不和的人对你来说提供的价值都是负面的,就好像拉出来的屎,你不用水冲走,你留着干啥呢?每天闻一下感受吲哚硫化氢的嗅觉盛宴??你就不能对自己好点吗?
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之类的,这为什么不是对方该考虑的问题?为什么是自己该考虑的问题?对方得罪自己了,自己还要帮对方考虑,做人已经自卑到这种程度了吗?为什么一定是认为对方过去,现在,甚至是将来都要比自己地位高出一截,哪怕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呢?
既不敢爱又不敢恨,活着是挂机么?
此时不删,更待何时?
就算那些没啥过节的前同事,也未见得需要留存,更何况这种面和心不和的。
大家不妨看一眼自己的微信通讯录,几百上千的都有。不知道有多少个已经是想不起他是谁了?
留存前同事的通讯方式,也许会有些目的。或是能保留一些社交性交流,或是保持一点潜在的人脉关系。
想必,这两个目标在这个前同事的身上都没啥机会实现吧。
在你犹豫是把她删掉还是屏蔽时,对方也许早就把你删掉了。不信,你现在发个emoji给她,就知道结果啦。
正常离职就是办完手续,拿完工资,交接完工作,然后在群里说一声,主动退群,完事大吉。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个人觉得法律责任与贫富无关,家庭条件不好不能作为挡箭牌。
我觉得这个事最大的问题在于会让一些人钻空子。
可能对于这个孩子确实是无心的,不是有什么仇恨的心理,纯粹是为了好玩,但是这样不公平的对待,
有钱就赔偿,没钱就原谅的对待方式,只会导致一些处心积虑的人钻空子。
万一,有些人就是仇富,就是刚好自己贫穷,发现有可以免于责罚的方式,又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也去用油漆泼洒呢?
事发后,可以装作无辜的样子,贫穷的样子,是否可以免于责罚呢?
当一个人因贫穷免于责罚时,我认为车主可能是“善良”,但衍生出来可能滋生的是一些图谋不轨的人。被利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这么做本就存在不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有人有幸免于处罚,就容易让部分人钻到空子。不应该因为穷就可以免于法律知外。
我觉得他虽然是小孩,但是不损害他人利益,乱碰他人东西的简单道理应该是懂的。并不是无知。
如果免于责罚,其实某种程度上,只会让他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对他的教育而言也许也并非是件好事。
责罚的目的在于吸取教训。做错了事,需要承担一定的代价。
孩子未成年,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当为其负起责任。
家庭条件不好,可以分期付,分期赔偿,可以定出一个赔款计划,以后慢慢还。
这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否则,做了错事,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就可以免于赔偿,是不是某种程度也是一种纵容?
孩子的过错,家长需要赔偿。
这样,家长以后也会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管教好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