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云着写,我昨天下午更新了推送的MIUI 12.5 增强版
(使用的手机是11U,以下就仅以11U为体验机做纯主观体验,不再赘述。)
没错,就是传说中要8月13号才陆续更新的 MIUI 12.5增强版,居然在发布会的第二天就推送更新了,这我是真的没想到
那么废话不多少,发布会上面提到的一些重点,结合我自己的实际体验,我大概聊一下这次的增强版,到底增强了没有,增强了多少吧
从12.5增强版的版本更新日志里面看的出来,其实最大的更新点,就是“更快了”。日志的开头就提到了发布会上重点讲解的四个功能,其中三个半都是用来“快”的
那就按照更新日志里的一个一个来稍微讲讲我的主观感受,同时呢,为了简单直接,我也录了下屏,让还没有更新的小伙伴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其实我的11U一直用的是1080P+120Hz,这次为了给他加点担子,调整到了2K+120Hz,同时开了录屏软件 + 帧率检测软件 + 功耗温度检测软件 来做这次测试。
那么下面我同时放出文字版,和视频版,大家喜欢看文字的和视频的都可以自选。
首先是
发布会上金凡使用了桌面图标为例子,当我们移动图标时,最关注的只有移动的那一个图标,而其它所有图标通常不会被注意,所以将计算资源集中到当前移动的图标的动画处理上,降低其它部分消耗的计算资源,这就是“焦点计算”。
我实测也模拟了发布会上的场景,在我滑动桌面、拖拽图标等等操作的时候确实感觉动画比之前流畅了挺多的,也没有掉帧也没有卡顿,帧率始终维持在115~120帧,但是其实我是很难判断他是靠着高性能去维持的,还是真的靠着“焦点计算”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
因为首先,确确实实是没掉帧也没卡顿,所以从流畅度这个结果上面来讲,是挺完美的。但是我在桌面上进行滑动桌面、拖拽图标、批量操作图标、跨窗口等等操作,大概只进行了3分钟吧,温度从38.7℃ 升高到了41.8℃,可以说是温度明显上升了。
可能他确实焦点了,可能夏天驾驭2K分辨率+120Hz+精细度动画也确实有难度,但是对于这个结果,我还是还是不太满意的。
可能我确实有点吹毛求疵了,因为实际上发布会上所讲的是集中计算资源,保证在有一定计算压力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满帧或者接近满帧运行,确实也并没有功率什么事儿。
那么我们继续,下一项是体验更明显的
这个我非常的喜欢,因为确实是如金凡所讲,今天在我看来,几乎所有在自己领域非常成功的应用,都是在非常努力的拓展自己的边界
这种努力的拓展,有的时候在我这个使用者,或者说用户看来,是无理的。
我拿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个音频软件“喜马拉雅”来举例子,最早我就是用它来听有声小说和相声的,现在我仍然用它来听有声小说和相声的,我的需求其实完全没变,但是他却变了。
从一个只有几十m的软件,变成今天快400m的软件,不但多了直播、广播,甚至还有了音频新闻、娱乐新闻、情感交友、教育培训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在我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给我开了好几十个频道,我一个频道都没用过……
其实话说回来,我对喜马拉雅还是非常认可的,我也一直在买它家的会员这种方式支持它。因为它最起码开拓还是一直保持克制的,一直维持在了音频领域,最起码它没开始给我增加什么剁手、砍价、买菜、短视频、这些功能。
那能怎么办呢,现在的软件市场就是如此的,由于霸主的地位异常稳固,大家都开始不约而同的开始进军对方的领域了,购物软件玩社交,社交软件玩购物,真的是不罕见。
所以大家都在吐槽手机杀后台,那手机厂商们又能怎么办呢,大家好像从来没注意过现在的APP们已经不单纯了,需求的后台空间越来越大了。
我升级后实测的情况下,这两天基本没碰到过故意杀后台的情况,这里也给大家录了一段视频,在3分56秒——5分20秒。在“原子内存”这里确确实实的是优化的非常不错,非常认可这MIUI 12.5增强版在这方面做出的优化。
但是剩下的两个项目,实在没有办法在两天的测试中就能感受的出来
是针对安卓的碎片化存储的,可以让闪存36个月读写衰减<5%,还是很厉害的,这里如果真的想体现的出来的话,需要专门的老化测试,实在是没有办法演示了。
这里就仅仅简单的复述一下原理吧
其实早在win95年代,在PC上有一个功能是存储扇区整理,启动后电脑会自己把一个一个存储点读出来,然后再整理整齐。我没有那个久远年代的截图存档了,网上随便搜了个图,大概长这样
而这个液态存储所做的事情,和上古年代的磁盘整理也是类似的,实时将安卓碎片化存储重新整理,及时的把空闲区域重新标注为可用,避免读写性能的衰减。
而最后的智能均衡,这也是我目前仍然不满意的一项
我大概录屏陆陆续续有两个多小时吧,我东西开的太多了,掉电还是很快的,直接从97%电掉到了65%左右。
确确实实的在更新完后,流畅性、稳定性、包括后台驻留都有非常明显的加强
但是这个功耗方面的优化,我只能说增强的并不明显,还不足以被用户感知到,还得继续的优化。
最后的最后,想跟大家聊点题外话
目前我们的手机软件生态,其实是蛮不健康的
除了日益膨胀的软件功能,有用的没用的统统给你加上一大堆,这无疑加深了手机的存储、内存、性能上面的负担
还有软件厂商们日益膨胀的权限需求,哪怕是个地图软件也想要你的图片存储,哪怕是个聊天软件也想要你的支付密码,而无论是哪个类型的软件,都不约而同的想要你的定位需求和后台常驻
要求一大堆,要加功能一个比一个积极,到优化的时候却一个比一个跑的快
而这一切的负担最终会体现到手机的发热和卡顿上
有时候我在想
我们是不是对于手机UI过于苛责了?
毕竟哪怕放眼全世界的手机厂商,我们中国的国产厂商都是第一梯队的,生产的产品从性能到设计也都是第一梯队的,所以才能在世界各个市场都能获得很棒的成绩
那么为什么这么优秀的手机,哪怕是在全世界都算的上优秀的手机
跑这些APP仍然这么吃力,发热、卡顿、耗电?
责任到底在谁,其实真的很难说……
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猜?这个没法评价。
从软件的角度虽然我能想出两三种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但非正式发布的产品出现任何问题都是常见现象。盲人摸象的评价没有必要。
跟11代没差别,这个肯定是违背常识的,要知道11代i9只有16线程,12代i9有24线程,24线程超越16线程并不需要多么高超的优化技巧。
调度优化的主要难题是当我们只需要少量线程运作的时候究竟把这个线程安排在哪个核心。
然而,对于全核心全线程同时计算的场景来说,反正都是全核心上场,根本不需要什么优化,谁来都是全核心工作。
如果这个软件能把所有核心用满的话,没道理性能不变。所以肯定有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正式版本再说吧。
从1g到3g,进步都比较大,到4g移动网络已经比较成熟了,能够承载超高清视频。大家用的都很爽。
5g出来是中国第一次深度参与制定标准,但是做出来很烂,为了一丁点看不见的所谓低时延、高网速,却使用了超高频波段。但凡懂无线电原理的都知道超高频电磁波的基站覆盖会极端差,相当于WiFi的效果。为了实现还算凑合的覆盖,基站数量是4g的好几倍甚至10几倍,耗电量也是几倍。无论是固定投资还是使用成本都是天文数字。
之前2-3-4g,欧美日都是提前中国很多年开搞的,唯独5g网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怎么建。但是国内华为和一些该行业的既得利益集团煽动不动技术原理拍脑袋的官员批准推进了5g基站建设,给国家已经造成了至少数千亿的损失。
这个5g除非花几万亿甚至10几万亿,以及巨量的电费维持,是不可能成功的。除非5g降频,降频就是4g效果了,就神经病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