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国产耳机方面早就已经有了非常成熟而完整的生产供应链。追溯到十几年前,也有很多非常著名的耳机型号,其实都是国内进行的ODM或者OEM作品。这类代工厂以及上下游供应商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产品设计生产经验。现如今很多国产耳机品牌兴起其实背后都是这些代工企业所运作起来的品牌,实力相当雄厚,再加上国内营销渠道的一些先天优势,其实在国内市场能够打开局面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尤其是在中低价位,再加上之前所提到的技术积累问题,使得相对较高的声价比更加容易在国产耳机型号中出现。
其次,虽然说国产耳机在技术销量设计等方面都逐渐变得成熟起来,但是仍然缺少美学方向的一些考虑。就像我一直说的,HIFI这个行业是技术与艺术的一种交叉。如果产品设计者对于音乐一窍不通,只知道按照一个既有的目标去设计的话,那么我对于我觉得这类耳机在音乐回放上的表现可能会缺乏美学表达,注意这里的美学表达是不包括渲染等方面的。这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耳机厂家所缺失的,在某些市场上会导致竞争优势不那么强。
至于在国外市场,早在前几年就有了Chi-Fi这个概念。在国内其实并不为人所熟悉的品牌以较高的声价比做到墙内开花墙外香。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国产耳机自主设计的实力。
有很多人在私信或者是付费咨询中提出,尽量想在国际大厂的耳机型号中进行选择,然而事实上,在很多品类,国产的同价位产品已经远远要好于不少国际大厂的产品。虽然这个评价并不是绝对的,以及也不是任何品类与价位都适用,但我们不应该对任何来源的产品有偏见。产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必要过分去追究它的出身如何。更何况,绝大多数国际大厂的所谓进口产品,其实也是国内设计的方案罢了。
2021年的双11来了,这里给大家发超级红包了!全品类,可叠加,可重复领取,谢谢大家的支持!
更多2021年双11最新耳机总结归纳推荐请看:
国产耳机从来都没有真正崛起。目前耳机市场真正的老大依旧是苹果,其他所有品牌都是弟弟。
不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技术含量和实际效果,TWS能全方位超越苹果的还没有,其他厂家往往只能在PPT里吊打苹果。实际上能打个平手都很不容易,然而在生态加持下销量还是被吊打。
有线耳机就更是弟弟了。全球有线耳机市场份额加起来可能都不如苹果 一家。
而在有线耳机中,前段时间刚卖给助听器厂家的森海塞尔消费类事业部,虽然说只卖了2亿欧元显得令人诧异,但国产HiFi耳机哪个做到了2亿欧元的规模?WiFiman做到了吗?貌似我有些孤陋寡闻了。当然,要是说一些耳机代工厂也许能做到这个规模,那也是靠蓝牙耳机或者很多个客户。绝大多数国产HiFi耳机厂家做到极限也就是像舒尔那样的小作坊。我印象中之前看过有线耳机的市场分析,貌似前几名都是外国牌子。
而如果说实际效果,不得不承认,国产的一些入耳式耳机做的真的不错。或者说国外很多牌子入耳式耳机做的实在是拉跨,价格还贵。就比如说前面提到的舒尔,各种“梦游”似的调音,价格却好几千。还有“大名鼎鼎”的森海塞尔入耳式耳机,有些连基本的清晰度都做不好,音染严重,饱受诟病的3k缺失,一个动圈单元有些还是塑料外壳照样卖好几千。但架不住这些牌子响,就是有人买账,而且死活不承认其实音质很一般。还有索尼的N1AP、N3AP之类的,实际上不如一些同价位的耳机,但是信仰无价就是有人觉得索尼最牛x,但凡只要你说国产好你就是枪手。具体产品测评可以看我的专栏,里面有详细介绍:
具体原因一方面确实因为耳机技术含量并不高,想做好总归有方法,另一方面还是向我前文所说,国际品牌自身拉跨,太不把消费者(发烧友)当人,耍大牌随意割韭菜,反正总有人愿者上钩还拍手叫好。“xx品牌那么厉害,能做不好吗?如果xx耳机不好,难道人家厂商的高端人才工程师是傻子吗?”“我可是金耳朵,我自己能听出好坏”。国际品牌还有一些是属于跨国公司的混乱管理导致的,属于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其实这些问题也并不罕见,也并不止在声学行业,诺基亚那么大的巨头都可以顷刻间轰然倒塌,何况这些耳机厂家。
至于国产的头戴式耳机,说白了就WiFiman一家,WiFiman的平板头戴有些还是很不错的,就是重了点。
国产HiFi耳机从无到有这部分,一些公司自身实力进步固然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各种没底线的营销在令人作呕的同时也确实忽悠住了一些人。音频这行业多多少少都吹几句牛,尤其是国产品牌。有些靠营销的牌子活得也不错,这也是事实。
另外,我真的不是很理解这问题里为什么会有人跳大神,这些人懂不懂我懒得评价,这种回答也要歪曲意淫我真的是搞不懂,也实在懒得一个个解释。我只是觉得要喷奥利给之前先做个阅读理解呗?
顺便把想法copy过来,真是热闹。看到这评论我有些蚌埠住了,稍微有些兴致多聊几句。再说苹果,如果是耳机发烧友或者很多小白完全不了解耳机行业也就算了,可有些号称也是音频行业的人有些就是纯粹的大言不惭井底之蛙,实际上顶多是处在行业的边缘。别的先不讲,作为打工人,苹果五年前在苏州做声学级别最低的工程师月薪可以给到5个w,我很好奇这些做山寨tws的作坊小厂的底层工程师,别说你们自己,你们领导的领导能拿到这个数吗?更别说产线的品质控制,给你们小厂多十倍的预算投进去能达到苹果的品质吗?要是索尼BOSE华为和苹果比比产线tolerance也就算了,啥时候轮到森海塞尔和B&O了?你们知道苹果那些耳机是怎么跑产线的吗?别说知道,哪怕就是在苹果的供应链也不会说出那么无知的言论。有人说苹果耳机也有制造问题,其实说白了还是树大招风,以我的经验,如果相同的量其他公司只可能更差不可能更高。至于研发,纯copy吹牛的零零散散的山寨小厂就真别提研发了。。。做个两三百的山寨tws,做个几块钱的山寨蓝牙芯片,做个贴牌代工就天天秒这个秒那个的。。。
一些厂家天天吹牛x,如何秒杀苹果。实际上要是能给苹果做个耳套充电盒之类的,做梦都能乐开花(
骗人也至少把别人当人吧?有人愿意从苹果去歌尔当产线小组长?举个例子呗?歌尔是靠谁做这么大心里没点数吗?
国产入门耳塞门类宣传发力罢了。
现在国产做大耳机的才几个,做的好的就更。。当然似乎现在拜亚啥的也不怎么争气就是了。
给别人贴个牌代个工能拿出几个成熟方案就感觉膨胀的不行?
是kk rs1 r10这种水平的做出来了?还是各大录音棚等专业场地不再用k240 dt770 hd280 cd900st全换国产品牌的了?
山寨人家的不算啊,某几个品牌是真不嫌丢人,名字外观都不带改的贴上标就是自己的。
HiFi大设备就是一艘在下沉的船,也就是随身能利用消费主义趋势捞一笔算一笔。春啥天。笑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