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基本修养需要从小慢慢形成,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让孩子逐步懂得:
成人世界充满伪善、恶意和诡诈,这就是为什么认为道歉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丛林智慧」那么受人追捧;但做人的本来样子不可不及早知晓,毕竟道歉的初衷是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向对方传达善意。广义上讲,这才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手段。
显然,家长需要首先懂得上述道理和应对之策,然后才能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暂时撇开成人视角,友善提醒,平心开导。至于如何回答这个孩子的问题,具体言词故事并不重要,能让孩子尽快释怀(不必索求他人道歉)的一切做法都是值得赞美的。这取决于孩子与家长的三观修养、相处方式、彼此理解以及对话技巧。或许,双方的兴趣爱好也是一个重要助力。
题外话
个别职业教育工作者可以适当纠正自己授教对象的不良行为,但仅限未成年人;一些网络监督人员则有义务按照本地规则制止他人上传不良文字图片和视频。这是本题情景之外的两个反例。其他人在类似情况下这么做就难免有自利自得、缺乏善意的嫌疑了。
您还是没参透道歉的核心,是给自个儿消灾避祸的护身符,不是对别人的要求。
因为本质上讲,道歉它一分不值。
类似于道歉时说的“对不起”,以及其它客套话比如“劳驾”“您”“借过”"谢谢"“excuse me”……它们的作用都类似。
有的叫情绪支付,有的是情绪预付。
我在街上走,你挡在我前头了,我说劳驾您借过一下,你肯定就让开了,我也就走过去了
这就是预付,我希望你有个行为,用客气话支配你,则你心甘情愿的实施这个行为。
同样我在街上走你挡路,我说你属螃蟹的哈横在路中间,给爷爬!
你回过头来眉毛都立起来了,这一架跑不了。
而道歉,则是滞后于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损失,伴随发生的支付措施。
我不小心碰你一下,你疼了,我说对不起,你也就不挑事了。
其实你疼还是疼,我的道歉又不是念白魔法咒语,给你疗不了伤,只是你心情舒畅了而已。
而且,我碰你一下,也道歉了,你还是逼逼赖赖没完没了,则周围的舆论肯定是向着我的。
“人家都给你道歉了,不依不饶这是想碰瓷啊!”
对不对?所以道歉在小事上,能给自己少惹麻烦,也能争取舆论支持。
孩子要是不懂这个,你领着他去超市买根冰棍吃,问问他,刚才看见爹给你结账了吧,我不结账超市能放我走吗?
孩子说不能。
你告诉他道歉就是结账,结小事对别人负面影响的账。
有人偏不爱结,轻则背后挨骂,重则当场挨打。
所以嘴甜,是让自个身子少受罪的办法,把客气话看成情绪上的零钱就好,你自己有这笔零钱就安心,能帮你平不少小麻烦。
别人没有它,你崩替他操这个心,而应该用悲悯的视角看待这人,因为你掐指一算,他这辈子得有大把时间浪费在跟人撕逼上,遇上比他还横的,挨揍都在意料之中。
你说这人可怜不可怜。
你还得告诉孩子,道歉对于你来说,小账可以平,大债跑不了。
你不小心把人2块钱的豆浆碰洒了,你道歉了,人家兴许不跟你计较。
反过来你一把给人小2k的飞天茅台给cei了,错非对面姓马,否则你十六国语言道歉,也逃不开赔偿。
所以儿贼,领悟道歉的精髓了么?
道歉在大事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情绪能平,逃单不行。
所以面对道歉,除了看态度,也得看战损比。
比方说刚才内个小孩平衡车压你脚,你疼一下,他也说对不起了。
你低头一看,1000块钱的鞋压坏了。这时该怎么办?
先把情绪债还上:“没关系,脚没事”。
你也客客气气。
然后再就事论事:“我这鞋上礼拜刚买的迪士尼限量版,998,您看按折旧给700合适吗,不成咱还可以商量。”
这叫一码归一码,不叫得理不让人,孔孟二位老先生在天上看着,都不会说你失了这个“礼”。
所以道歉,你就当是兜里零钱看待就对了,且只用于自己对外支付,因为道歉收到的好处都是自己揣着的。
小事你擅于道歉,逢凶化吉。
大事对方哪怕给你道歉,也得账目明细。
而小事别人不道歉,说明这人不但傻,而且穷,穷的连情绪上的零钱都掏不出来。
这零钱欠多了,自有老天催债。毕竟这世界上睚眦必报的狠人,还是有的,迟早碰上一位教他做事,他就舒坦啦。
因为他没礼貌。
你看,你会不喜欢这样没礼貌的人吧,你不可以和他一样哦。
孩子很重要的一课就是:
这世界上有很多和我接受不同教育的人。
我理解和接纳这种人存在,我管好自己。
再大一点可以进一步理解:虽然这人很傻逼,但是如果不得不和傻逼合作,要注意哪些问题,要有哪些操作能让傻逼不伤害我。
当然,我一些中产朋友的教育大纲里,孩子再大一点就要考虑:怎么挣傻逼的钱。
这么简单的事能扯千把字,也是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