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把初学的作品发到知乎求点评,哪怕作品一般,但至少提问者本身的这个行为是非常勇敢跟真诚的。但我搞不懂的是为啥有人要尖酸刻薄、阴阳怪气地讽刺提问者?
你丫一出生除了自带吃奶技能以外,还有什么技能是你不经过苦练就能学会的?谁没有个学习的过程?五行缺骂是吧?
说实话,这PPT的确没啥美感,能改的地方还蛮多的。
作为一个从业六七年的PPT设计师,我一页页分析给你看。
如果你想用书法字做标题,那你最好不要像现在这样直接用一行文字来敷衍了事,因为这对天生自带大气buff的书法字来说是一种侮辱,做出这种行为的人在我们P圈是会被拉去阉了的。
如果不想被阉,那你可以像下面这样,放大字号,参差不齐地排版文字,大气感就出来了:
制作方法也很简单,插入多个文本框,把文字一个个输进去即可,我截个图给你看你就懂了:
一般来说其实不建议使用原稿中这种四周全封闭的方框来装载文字,这会让文案整体看着很正式,或者说呆板。
不过你要是死活就想加个方框,不加的话今晚睡不着,那也不慌。
你可以顺着图片的纹理、文字的排版,做出这种四处“漏风”的方框,营造出方框在图片跟文字之间穿插的错觉:
这种方框是怎么做的?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它真的就是用线条一根根拼接出来的而已:
平面设计中有个“亲密性原则”,意思就是相关的或是同类型的信息,应该离得近一些。
咱们根据这个原则去看原稿,你会发现标题之间相隔得太远了:
包括第四、五、第六页,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因此,咱们应该把这页目录的标题拉近一点:
另外,正常人阅读时都是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的,因此我们应该把“目录”二字放在章节标题的上方:
目前修改后的文案看着还是有些单薄的,主要是因为文字之间缺少对比,没有层次感。
怎么给文字添加对比?
很简单,先让文字之间的颜色形成对比:
接着再添加一点英文装饰,形成语言类型以及字号大小之间的对比:
任何元素都不应该跟页面的边缘距离过近,除非你是故意的,否则就会让版面看着显得很拥挤:
包括原稿中第四、五、六页都犯了这个错误,文字太过贴近页面边缘:
正确做法是保持一定的间距,留出“呼吸”的空间:
▼
原稿所使用的图片灰度过高,也就是不够“鲜艳”,导致版面给人一种灰蒙蒙的感觉。
不信的话我把我的图片换成原稿中的图片,你自己对比一下看看哪张图片好:
原稿中其他页面的图片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都是灰蒙蒙、死气沉沉的。
作为旅游主题的PPT配图,这种配图不能说不合适,至少是非常不妥……
那么,如何找到高质量的图片?
你可以去摄图网或是unsplash这俩图库找图,里头图片的质量都挺高,我这PPT的图片就是在摄图网找的:
找图片的时候,咱要注意图片是否跟主题相关,比如原稿中的妈祖图片就用错了…
你这个PPT是介绍福建的,为啥找了张广东汕尾的妈祖图片…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就是汕尾人…
就算图片没找错,但也被压扁变形了,这就导致整张PPT看着都显得很粗糙、廉价。
所以咱们先把图片的问题纠正过来:
像原稿中这种“数字+标题”的过渡页文案排版法,已经被用烂了,看多了容易审美疲劳。
大伙儿以后可以试试把阿拉伯数字换成中文的大写序号,你会发现别有一番风味:
哪怕去掉图片,大写的中文序号都能以一己之力撑起整个版面:
中文就是yyds!不接受反驳!
你可能会问,我是怎么给文字做出半透明渐变色的?
很简单,右击文本框,点击【设置形状格式】-【文本选项】-【文本填充】-【渐变填充】,以下是我为文字设置的渐变参数:
阅读没有重点的大段文案,对观众来说是一种折磨…
所以咱们需要梳理一下文案,先用参差不齐的书法字作为标题,再提炼出文字中的重点,梳理出小标题:
这样一梳理,不说提高了阅读舒适度,连文案也变得美观了许多。
原地图的配色太过杂乱了,很不美观。
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去阿里巴巴开发的这个地图网站里下载矢量地图:地图选择器
先在右上角的方框中输入你要下载的地图,按回车以后,点击网页右下角的下载按钮:
接着再将svg格式地图插入到PPT中,先选中地图,再按两次【Ctrl+Shift+G】将素材转变成可编辑的形状,你就能像我这样得到一个可以任意修改颜色的地图了:
▼
还有点单调怎么办?不慌,继续往下看。
很多缺乏基础审美的新手在做PPT时是没有版式设计的概念的,版面随意分割、素材随意放置,想到一出是一出。
就像原稿中这种随意设计的版式是没有任何美感可言的:
包括第六页跟第七页,都存在版式设计缺乏美感的问题。
这是新手们常犯的错误——越是用心“设计”,越是丑陋。
所以我建议,新手一开始最好多模仿优秀的设计作品,积累自己脑海中的“版式库”,而不是盲目设计版式。
比如,如果你见过像我下面这样“在地图底部放置形状,用于衬托地图”的版式设计手法,以后你是不是就知道可以像我这样操作了呢?
所以,骚年们多多模仿吧!量变才能质变!
关于这页的“版式设计不成熟、文字太过贴近页面边缘、文字之间距离过远”等问题,前面咱们都已经分析过了,所以就不再强调了。
这里我们先把大段的文案梳理一下,提取出小标题:
接着再把前面用过的单圆角形状素材放到页面中,构成对角型版式:
为什么我要把用过的形状素材继续用?因为重复利用同一种素材,可以让整个PPT的风格都保持统一。
最后我们再将配图填充到单圆角形状素材里,将文案放上去,这页PPT就算改完了:
这页跟第五页的问题是一样的,“除了文字太过贴边、文字之间距离过远”以外,也存在“大段的文案没有经过梳理”的问题。
所以咱们继续用老方法,先设计一下大标题,再提取小标题即可:
最后,为了统一PPT的风格,我再一次把图片填充到了单圆角矩形里,得到了最终版本:
除了页面标题过于贴近页面边缘以外,这页PPT主要的问题在于“将图片放在了图片上”,这就导致整个页面的纹理显得很杂乱。
所以一般我在排版图片时,都会将图片放在干净简洁的背景上:
OK,最后这个PPT就算修改完了,咱们来看看最终效果:
实话说,学习两个星期,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因为PPT做的不丑,但是不太精致,细节没处理好。
这也是很多人做PPT,经常遇到的问题,至于那一块的细节没处理好。
无非就几个方面,分别是图片,字体,间距、颜色等细节。
我们一页一页来看。
先说封面
封面的问题倒是不大,文字居中,背景图也还不错。
而且还加了线框。
其实,一般封闭性的线框在封面中使用不太合适,不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要么就开放性的线框,要么就干脆不用线框。
这就是开放性的线框。
要么干脆不用线框,直接放在文字上。
文字底部有建筑物压边,有点干扰,我们把这一块抠图抠出来,叠加在文字上面,形成遮挡效果。
然后,我们在底部加一些云雾效果,显得前后的层次感更强。
我们再看目录
这个目录页的问题还是挺大的。
那么这一页目录,我们该怎么改呢?
我们先按照作者的版式结构,我们来排版一下,得到这样一页幻灯片。
是不是清爽整洁了。
我们想了另外一种结构,就是上下结构,文字并列排版。
我们找了一张图。
将这张图放到PPT的底部,然后用渐变蒙版处理一下。
这样,图片和背景的过渡就比较自然一些。
然后把文字添加上去,得到这样一页幻灯片,看起来是不是还不错。
我们再看内页:地图页
这一页的问题也比较多:
针对这几个问题,我们调整一下。
首先,我们下载一个可以编辑的地图。
分享一个神器,地图选择器,可以生成地图。
然后导入PPT中,先调整颜色,清爽一些。
这样整体清爽了很多,我们可以加一些色块进去,比如这样。
我们也可以加入一些配图上去,放在底部,然后地图和文字,有一种上浮的效果。
得到这样一页PPT效果。
我们再看第四页
这一页的PPT特别的多。
简单的调整一下文本,提炼出每一段的核心词。
既然四块文字,而且有点挤,我们是不是可以并列排版,这样看起来结构一目了然。
可以考虑添加一张配图,可以放在中间,也可以放在底部。
或者,下图这样排版,还有遮挡的效果。
以上就是利兄对于这一页PPT排版上的调整和优化方向。
只有注意细节,才能提升精致感。
喜欢的话,别忘了,给利兄点个赞哈。
这就是修改后的PPT:
以上是全部修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家好,我是 @利兄 一名PPT设计师。
我的公号是利兄日志,每周我都会在上面分享像这样的修改案例。
以上就是今天的主要内容了。
这个问题下竟然没有ppt达人野兽先辈严老师……
知乎的变化可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