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子其他方面还好,最差的就是情报工作常识,甚至可以说都差到了荒谬的地步。
随便举几个例子:
一、影片开头是间谍小组伞降。而实际上,在那个年代,间谍从境外渗透主要是三个途径:伞降渗透、海上渗透、以假身份从第三国合法进入。
其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的从第三国合法进入。伞降是最下下策的,因为飞机可能会被发现,甚至会被地面防空火力击落,而跳伞本身就极具危险性,容易出现骨折、挂在树上、偏离预定落点而被发现等很大的风险情况。所以,一般只有需要带上武器和电台时才会选择跳伞这种高风险的方式,毕竟你通过第三国合法进入时是没法带上武器和电台的。
然而,在《悬崖之上》里呢?那个四人小组既没有电台,又没有重武器,那再选择伞降这种高风险的渗透方式是不是有病?
通过第三国合法进入,就算出事了也不过是损失了间谍。通过伞降的话,出了事不只会损失间谍,连机组成员和飞机都一起损失了。
二、影片中的人物呈现弱智化:内部暗号联络竟然是通过到火车上的厕所里画画。这种简单的暗号联络还需要专门跑到厕所里去画画么?你画了后不怕被特务发现或者被别的上厕所的人破坏么?明明只要摸若干下自己的耳朵,或者把帽子往特定的方向歪戴就可以完成的简单信号,这得是多笨的间谍啊,才会想到跑到厕所这种公共场合里面画画?
三、片中最大的笑话就是这个镜头:明明只有他们两人在看字条,没有第三人在场,更没有敌人在场,字条却要用密码写?
情报工作的密码和密码本是用于无线电通信联络的。因为你用无线电收发报时,你和你的同事能收到无线信号,敌人也能收到,所以才需要用密码和密码本来确保敌人看不懂,而你和你的同事却看得懂。
而片中是用字条联系,字条联系还用哪门子的密码?
在那个年代,通过字条联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隐形墨水书写,一种是通过Dead Drop(固定情报投放点)传递。《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用的就是典型的Dead Drop来传递字条:
用隐形墨水的话自然不用再用密码了。通过固定情报投放点传递的话,只有你和你的同事能看到字条,敌人根本看不到,那你还用哪门子的密码?密码是在所有人都能看到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专门加密处理用的。而只有你和你的同事能看到信息时,你再加密不是白费二遍事么?
杨子荣在桦树皮上写的难道是密码不成?
世界各国情报机关也没有在用字条联络时还用密码的。在那个年代,苏联情报机关普遍采用隐形墨水来密写,从来没用过密码来给字条加密的。
他们四个人不是在苏联受训的么?苏联哪个情报机关训的他们?居然训出了这么奇葩的联络方式?
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Aldrich Ames向前苏联和俄罗斯提供机密情报。在他落网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对他进行了严密的监视,连他家的垃圾桶都要秘密检查:
1993年,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在他家的垃圾桶里发现了这张他在冷战期间写给苏联克格勃的字条,是关于他和他的克格勃上线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接头的。这张字条完全是用英语写的:
可见,直到90年代,苏联情报机关仍然没有用密码来写字条啊。
再说30年代时苏联情报机关一般都是用隐形墨水来密写的。
那四个人在苏联受训都训什么了?连隐形墨水都不会使用?
片中说他们训练的是跳伞、射击、格斗,那训练的不是间谍,而是伞兵。
四、影片中的间谍极度外行:比如老周通过在电影院的海报上划对号与小兰联系那场戏吧。那个电影院海报就相当于上面说的Dead Drop(固定情报投放点)。
但固定情报投放点的选择的第一条就是一定要是个隐密的地方,最好是别人在各个方向上都观察不到的地方。
这是为前苏联和俄罗斯充当间谍的美国FBI特工Robert Hanssen的Dead Drop,是他家旁边的一个公园的桥下。
那个公园平时没多少人去,所以他可以不被人注意的在桥下投放情报和收取酬金。
这个地点非常隐密,从各个方向上都很难发现。
那么反观片中的Dead Drop呢?
竟然设在了众目睽睽之下的电影院的海报上,从各个方面都能被人观察到,也难怪被老金给发现了。
老周和小兰完全可以在哈尔滨随便找个没多少人去的地方来设置Dead Drop,哪怕是晚上在一棵约定好的树下面挖个小坑,把写着电影的日期和场次等信息的字条埋进去,也比大白天的跑到最热闹的电影院门口在海报上划对号要聪明上一百倍吧?
五、与情报工作不同,反间谍工作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也就是要走法律程序的。哪个国家的反间谍机关是这样不经法院审判就直接处枪决嫌疑人的?
满洲国明明有法院和检察厅,连日本宪兵抓了人都得先送检察厅,再经法院审判,伪特务科的一帮汉奸警察就可以不经法院审判,随意在自己院子里枪决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