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观测光波波长会由于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而改变。
很多人都知道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当火车从远方急驶而来时,其鸣笛声变得尖细(即频率变高,波长变短);而当火车离我们而去时,其鸣笛声变得低沉(即频率变低,波长变长)。就是多普勒效应的现象。比如谢耳朵还曾经cosplay过多普勒效应。
实际上,不仅仅声波有多普勒效应,光波也会有多普勒效应,而且光的多普勒效应还是导致光谱展宽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激光冷却领域,也应用到了多普勒效应——华人物理学家朱棣文因此获得1997年诺贝尔奖。
激光冷却(多普勒效应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1]
在很多人印象中,激光会加热物体;但是实际上,通过对于多普勒效应巧妙地应用,激光也可以用来冷却原子,甚至能达到只有几个mK!(大约是-273.15℃)
温度,从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只要原子(分子)基本不能运动了,温度就已经很低了。
那么可以用6束激光,从六个方向射向同一个地方;而这六束激光所共同汇聚的地方,就是实现激光冷却的区域。
那么为什么可以将原子束缚在这么小的区域中呢?当原子向x+方向运动时,如果此时迎头吸收了一个光子,就会因为动量守恒而导致原子速度降低;同理,当原子向任意方向(x+/y+/z+/x-/y-/z-)方向运动时,都会因为迎头吸收光子,动量守恒而降低速度,那么,原子的速度就被限制住了,从而实现了激光冷却。
那么,为什么原子只迎头吸收光子呢?如果吸收同向的光子岂不还会被加速从而温度升高?这就是由于多普勒效应了。
实验中所用到的激光波长,相较于原子的吸收峰,略微红移。这样,当原子相对于激光运动时,所“看到”的激光会蓝移,这样就正好是原子的吸收范围了,所以就会吸收光子;而当原子远离激光运动时,所“看到”的激光进一步红移,与吸收峰不符合,所以就不会吸收该光子。当原子吸收了光子到了激发态后,会将该光子再释放出来,而因为释放是会朝向任意方向,所以对于总动量的影响为0;而吸收迎头而来光子的过程会导致动量降低,所以最终的净过程是动量降低,从而实现降温。
Homogenous broadening
光谱的展宽分为homogeneous broadening 和 inhomogenous broadening。
其中homogenous broadening是该展宽对于所有的分子(原子)的光谱是公平的,而inhomogenous broadening则是由于分子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所导致的展宽程度不同。
比如说,由于不确定性关系 的缘故,光谱必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展宽。这就是homogenous broadening的一种情况,因为对于同一种原子、分子,都会有相同的展宽程度。
而inhomogenous broadening的一个例子,比如说水中有的水分子形成了四个氢键,有的形成了三个,它们处于不同的环境所导致的光谱展宽。
而多普勒展宽,则是由于分子实时出于热运动状态,会向各个方向运动。这样朝向观察者运动方向的分子光谱蓝移,远离观察者运动方向的分子光谱红移,这样就导致了展宽。这样的多普勒展宽是homogenous broadening,而且温度越高,因为分子热运动越快,所以展宽越多。[2][3]
让我们回到题主最初的问题,如何计算观测波长。简单套用公式即可。
相对论性多普勒效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