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相亲这个话题,我想到去年的一个事。
单位组织公益站岗,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聚餐,饭局里的长辈纷纷要给我介绍对象。饭局结束之后,和一个领导顺路一起坐车,车上领导感慨,自己三十年前是农村来的穷小子,当时也是很多人给他介绍对象,后来他发现,自己这样一个没权没势的人,别人是不会把好姑娘介绍给自己的,不论事业还是爱情都需要自己主动去争取。
想想也是有趣,现在的张局当年也是小张,时代不同,但年轻人的困境相似。相亲总是走个过程,总是碍于领导长辈或者朋友的情面,很难放松下来表达自己,约饭,付账,加微信,偶尔聊聊就没了下文。似乎已经变成了标准流程,这样认识人的效率很低,也很难碰到愿意彼此坦诚一些的。过去陌生人社交只能靠一些联谊会,一见面相对无言。现在除了相熟的人介绍,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渠道——比如线上的探探、微博、各种网络游戏等;线下的音乐会,还有各种新奇的剧本杀、密室之类的,来满足“结交新朋友”这一方面需求。他们普遍都是尽量避免了首次相见的焦虑感,而是从爱好、兴趣层面先把两个人给带入一个共同的氛围中。
这让我想到了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的爱情理论有个有趣的名字—爱的三角理论。说的是可以将爱解剖成三个成分,激情,亲密,承诺。而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子,她们所期待的爱情,都是最好先有心理上的亲密感,在感到安全,确认对方是值得信赖的人之后,再去发展激情和承诺的部分。
以我周围人用的最多的探探来举例,根据用户的个人资料、位置、兴趣爱好等信息,计算并推送身边与你匹配的人,帮助用户结识互有好感的新朋友。如果双方都有意,则可以继续聊天。不论是对于男生还是女生,都免除了很多线下见面时的焦虑和尴尬,能够更放松的表达自己。随着共同话题和对彼此了解的增多,再决定是否要加微信,是否要见面,这样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探探的功能模式是给了陌生男女慢慢了解彼此的机会,兴趣标签也为寻找共同话题带来了便利。因为亲密感的建立,往往是源于两个人的相似性。比如来自同一个地方,有着相似的饮食习惯。而现在人们更重视精神交流,两个人同样喜欢一个作者,喜欢一本书,或者共同喜爱一种文化,可以让彼此感到更亲近。
尽管有如此便利的平台,但我也相信爱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旅途上的相遇,也是一种能力。美国精神分析师弗洛姆提出了一种爱情理论,可以被称为“爱的成就/能力”说。因为他认为爱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境界,爱是一种艺术,既然是艺术,就必须学习,和学习任何一门其他艺术一样,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有所提高。也就是说,要不断学习改善自己,包容他人。
相爱容易相处难,说的就是这样一种现象。大凡两个人相爱,看到的总是对方的部分的好,因为两个人不可能了解完全了之后才在一起。往往这样一个“片面”的我爱上了另外一个“片面”的她,或是有趣的言语,或是相似的爱好,就让人有驱动力去了解对方其他的部分。随着了解的深入,两个人就开始发现,对方并不能够像自己想象当中的一样,会失望,会愤怒,都是很常见的现象。是相互包容,还是继续走下去,就成了争吵的重点。有失望和不满,但仍然愿意对关系修修补补,也就是多数人可以拥有的爱情。
而现在总有把渣男渣女的标签扩大的趋势,虽然不排除少数恶劣的人,但很多人确实也是把自己和他人相处的能力不足,自己识人能力不足,都归结给碰到了渣男渣女上。其实很多软件比如探探,它毕竟只是个聊天工具。真正关键的不是工具本身,而是使用工具的人。即使再有各种实名认证的功能,也很难筛选一个人对你是否是真心,恐怕心理学再发展上两百年才能够有这样的工具吧。
所以呀,放下很多对于主动的恐惧,勇敢去尝试,才能相遇更多有趣的人。
有人总是问,为什么男生都不主动了?其实往往也是太多男生很容易穷思竭虑,容易想的太多,在两个人还没建立起关系时候就会想象出很多阻碍——比如房子怎么办,车子怎么办,孩子在哪里上学等等,而恋爱又哪里会等你都想通了再找到你呢?这些现实的问题也永远没有想通的一天,都是在两个人的坚持和妥协中一点点解决的。而实际上在各种聊天软件中,大家的勇气往往都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毕竟如果在探探这种“自助社交”的地方都不能放下包袱、主动一些,那还真是难办呢。
不得不说,探探上认识人的效率还是非常高的,碰不到爱情,在其中认识一些有趣的人,一起约饭或者玩桌游剧本杀,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也是好的。
总是要勇敢的寻找和发现身边的人。一直感慨”找不到合适的人“,其实缺少的往往只是通向TA的道路罢了。或许呀,缘分就在下一次的配对当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