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但这可能性主要在“人工创造这类生物”方面,自然选择产生这类生物的概率很小。
在自然界,你很难找到大量氯气或氟气这样化学性质较活泼、容易与常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难以期待这些东西在天体表面或星云中保持一定浓度地长期存在。自然选择塑造出依靠它们的生物需要时间和相应的自组织化学反应。
人工创造这类生物难不到哪去,使用道金斯对生命的定义,你可以简单地将“在氯气中放电产生的等离子球”之类东西视为广义的生物。这种过程在外星文明手中也可以进行。
21世纪初,罗马尼亚库扎大学的物理学家米尔恰·桑德洛维奇及其同事在实验中创造了具有大部分生命特征的等离子球体。
他们的实验方式将两个电极插入一个包含低温氩气等离子体的容器中并输入高压电。在《混沌、孤立子和分形》上发表的研究报告称,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放电造成离子和电子在正电极处高浓度积聚并立即形成球体:
每个球体包含两层,外层是电子,内层是氩原子核。球体的大小和寿命由放电的能量值决定。
通过在实验中加大输入电量,那些球体的直径从最初的几微米增大到3厘米。
这些等离子球长到一定尺寸可以分裂而复制自己,也能捕获周围的氩原子并长大。
它们还能互相传输信息,方式是将电磁波辐射到其他等离子体球,使各个球中的原子以特定频率振动。
尽管等离子球的形成需要高温,但它们可以在较低温度下持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