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NGP功能帮我开了1.8万公里:
可以简单理解为,虽然我保持着注意力、“人辅助着车“,但事实上就是车“自动驾驶”了1.8万公里。
你可能会觉得,我是一名激进的驾驶员。事实上,恰恰相反,我开车要比一般的驾驶员更谨慎,例如:
也正因为谨慎的驾驶特征,所以我在适应“辅助驾驶功能”时,花费了比一般人更多的时间与里程,才去完全信任它。
请注意:完全信任它,并不是指信任它的能力通天入地,而是完全信任它能力范围内的那些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也会思考一个问题:辅助驾驶是比较容易适应的,因为我时刻保持着注意力、还在给它兜底;自动驾驶如果也做到这么成熟的时候,我能通过长时间的适应去信任它、放弃这个兜底吗?
思考很久,我的结论是这样的:如果给我一辆“自动驾驶”车,让我去路上开,就算开100万公里不出事故,我也很难去完全信任它。
那什么情况下我才有信任它、坦然放开方向盘呢?
我会等它销售了10万辆、每辆车都自动行驶了2万公里以上,也就是总里程达到20亿公里的时候,才能在常见道路上信任它!而且一旦出现一次事故,我就暂停使用这个功能。
因为这个时候就是一个概率学的问题了:如果20亿公里都不出问题,在我身上第一个出问题的概率肯定很低。 如果这时候我还不信任自动驾驶,那我也不应该坐飞机 —— 这里概率可以比一比,应该是在差不多的数量级。
车上有气囊,有安全带,有ABC各种钢结构的包裹。你问我能不能坦然的把生命托付给它……其实我怕的是路上的人能不能坦然的面对这么个几吨重铁玩意儿没人打理……他们能坦然面对我都能在车上睡上一觉……
先说结论:你现在问我未来是否放心自动驾驶,我的回答是不放心,但真到了那个时候,别以为我还有得选。
——以下是正文——
之前看的星战衍生科幻剧《曼达洛人》第一集的开始头,就有这个情节,当赏金猎人的男主角押着通缉犯要打车,来了个高档的自动驾驶车,他不要。
“得加钱!”,男主任性甩了个大硬币,才来了一辆人工开的又破又旧冒着黑烟的“黑出租”。
为什么男主角不相信自动驾驶呢?因为路上有巨兽,需要经验丰富的“黑车司机”才能搞定。
主角觉得可靠的黑车司机其实也不是那么靠谱,男主和犯人刚下车,黑出租和司机就被冰面下的巨兽一口吞掉了。
——这可能就是未来的自动驾驶——
出租车坐过么?你坐出租车的时候放心吗?会特意挑驾驶技术更好的司机吗?
到了真正的自动驾驶时代,开车的是电脑,你只是个乘客而已,和坐出租并没有区别。如果自动驾驶的车能很方便打得到,反正都不是自己开,干嘛要自己买和养一辆车?
说到出租,在12年前问大家会不会“把生命托付”给没有出租车牌照的陌生司机,大多数人——包括我也会回答你肯定不会,我平时自己开车,连出租车都不打,怎么可能会坐陌生司机的“网约出租”。
1元打车,巨额补贴之下总不缺尝鲜的人——学生、年轻人用的比较多,而我这个有车一族是不顾一屑的。
持续补贴,总之网约车就是比出租车便宜一截,平时打出租车的,平时不喜欢打出租的,也开始用网约车。
当大家养成习惯,连我家老人都开始手机打车,我也帮他们叫过网约车,当大家都在用这东西,这东西成为了主流,你其实已经没多少选择权。
到最后连路边出租车都难找,必须要APP打车,你才发现网约车把出租车击败了。
事物的发展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只要自动驾驶成本更低,利润更高,能保证一定的整体安全性,就一定会有企业花大力气去推动。
很多人觉得手机支付不放心,各种刷脸识别也有明显的隐私隐患,也有人觉得智能手机本身就是个跟踪器,但不用手机支付,不用刷脸,不扫二维码,生活难度会高太多太多。
当自动驾驶成为主流,道路的设计都针对自动驾驶优化,车辆之间,车和道路之间都通过传感器和物联网“自动响应”,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工驾驶只会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带方向盘可以人工开的车都成了高价的“复古”情怀奢侈品。
甚至大城市会出台限牌政策,严格限制私车或人工驾驶车辆,就像新能源车吃大城市限牌红利一样,自动驾驶说不定也有政策支持。
到最后,成本更低的自动驾驶汽车成为了“主流”,成本更高的人工驾驶成为了“小众”,就像开头的科幻场景。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你是否放心自动驾驶的问题,反正都不是自己开,打自动驾驶的车便宜方便,打人工驾驶的车要贵一大截,还要等半天,你选哪个?
不打车?自己开车?自己开车这么累,人工驾驶的车这么贵,自己开车将是件很奢侈的事。
如果整个路网所有车辆都是自动驾驶了,我自然敢。但是这样买私家车作为实用工具这种行为本身就失去了意义,因为这时候,实际上每一辆车的控制权都属于路网而不属于自己了,估计到时候,社会拥有的整体车辆数都会减少,大量车辆都是公用的,实际上就相当于只有两到四座的公共交通工具了。
一直认为,每天数以千万的人类,把自己的生命花费在“方向盘+油门+刹车”三大件上,是计算机技术爆炸时代一件十分可笑的事。
利益申报就是我是一个很菜的男司机,所有对女性司机的固化偏见行为,都可以用在我身上。
在一次自动驾驶论坛上,曾经提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一个连小学都不需要毕业的人类,可以在短短数天的驾驶培训后,就能自行驾驶一辆吨计的车辆,以时速上百公里的速度,从A至B。
而数以万计的高级科学家研究员,却无法让汽车自己做到这一点?
得到的回答是,我低估了亿万年进化带给人类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认定可以不需要雷达,个人认为可行的原因之一。
所以,当汽车做到自动驾驶的时候,即便是自称,我也会尝试。
当然还是要区分。
这个厂家,是一直言而有信,还是撒谎成性。是研究不缀,还是浅尝则止。
无论如何,我会。
很多人低估了习惯的巨大力量。
我这一代人很难习惯和一个音箱交流。但我的孩子毫无芥蒂。
自动驾驶汽车,必然也会走入千家万户。
人家觉得你吃了两碗粉只给一碗的钱,是故意要挑事。
可居然有人笑话老板不会数数,不认识两碗粉跟一碗粉的区别。
这可真的是奇迹。
这是一个叠bug叠出来的难题.......
本来吧,这两年大环境就不太好,但也不是很惨那种,各行业各大工厂复工后都是产能拉满的。可是遭不住集装箱有去没回的,生产出来的产品想装柜都没处装,更别说赴运出口了(后面船期那些就更头疼)。再到近期煤价上涨,限电,停工......运输业界就更心凉了。
但从行业内部来说,更长期的影响应该是从各种货运软件的兴起开始的。
这本来是个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的好开始,但奈何同行之间杀价根本不讲武德,曾经试过早上有个机器要从珠三角发到海南,早上挂出去要1500,吃个中午饭回来,700就有人接了......真有点不可思议。
再者就是各种货运软件可以显示各地的货运下单热点,这本来也是方便广大司机的。
但也因为这个便利性,大批外地车也冲着“热点”扎堆到各地货运集散地守株待兔。这样巨量的运力集中到一起,自然就催生了恶性竞争,运价不停蹭蹭的掉,还通常是接一天单休息半个星期的节奏。这也导致今年几个开挂车的朋友已经挺不住,亏本卖车转行。
这样的局面也和国内货运市场的小散乱有关,我以前也回答过相关问题。
至于油价上涨,那只是在运价涨不回来的情况下压垮货车司机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是一个叠bug叠出来的难题.......
本来吧,这两年大环境就不太好,但也不是很惨那种,各行业各大工厂复工后都是产能拉满的。可是遭不住集装箱有去没回的,生产出来的产品想装柜都没处装,更别说赴运出口了(后面船期那些就更头疼)。再到近期煤价上涨,限电,停工......运输业界就更心凉了。
但从行业内部来说,更长期的影响应该是从各种货运软件的兴起开始的。
这本来是个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的好开始,但奈何同行之间杀价根本不讲武德,曾经试过早上有个机器要从珠三角发到海南,早上挂出去要1500,吃个中午饭回来,700就有人接了......真有点不可思议。
再者就是各种货运软件可以显示各地的货运下单热点,这本来也是方便广大司机的。
但也因为这个便利性,大批外地车也冲着“热点”扎堆到各地货运集散地守株待兔。这样巨量的运力集中到一起,自然就催生了恶性竞争,运价不停蹭蹭的掉,还通常是接一天单休息半个星期的节奏。这也导致今年几个开挂车的朋友已经挺不住,亏本卖车转行。
这样的局面也和国内货运市场的小散乱有关,我以前也回答过相关问题。
至于油价上涨,那只是在运价涨不回来的情况下压垮货车司机的最后一根稻草。
清官难断家务事,只能说王力宏唯一的问题是钱给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