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哪一刻你发现年轻人正在悄悄改变社会? 第3页

                 

user avatar   li-yao-wan-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两天跟中层领导们交流,普遍反应90后多起来以后,情况变了。有干部说,感觉自己是‘首席解释官’,你跟90后讲不明白这个事有什么价值,对事业有什么推动,对他成长有什么帮助,他真就不好好干!”

这是我司大领导在去年年终会的讲话。

最好给钱,不给钱燃烧情怀也不是不行,但是你得讲清楚为什么。无脑听话是不存在的。

我们大领导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接下来他是这么说的:

“我看这是一个试金石,对我们的干部提出了要求“

这话怎么理解?我觉得有些话他是碍于情面没说出口:

干部对于上级派下来的任务和我们的事业,有没有自己的理解?还是说你自己也是在机械执行?干部有没有为下属多考虑、多争取,还是说只是高高在上的进行压榨?

这种改变,对社会整体有什么益处呢?

首先,每一个“任务”都会更禁得住质问,到底有没有意义?

其次,每一个人在执行过程中,都对“任务”的内容理解更透彻了;也对任务的回报更认可了,无论这种回报是直接的物质激励,还是精神上的成就感。这些都更有利于工作的推进。

“同辈压力“也是年轻人中的热点:


user avatar   xing-dong-de-xiao-p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公司,只要员工不干满合同期就以各种名义扣钱,2000-20000不等,很多80后,94年之前的就都算了,忍了。

但是95后进入公司后,离职要扣钱,要签不仲裁协议。95后们,不行,不签,不管是公司归哪个区管也要劳动仲裁,仲裁前有调解,调解不成功就去法律公司询问然后申请法律援助,哪怕离职了也坚持要回应得的,还能联系同事抱团合作。

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不怕HR的威胁,坚决维权,这一点真的是很厉害。


user avatar   ding-wei-feng-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年轻人是在改变社会,而且绝对不是悄悄的。悄悄只是一种错觉。

前几天有个邀请回答,问现在年轻人的“丧”对社会有什么影响?说实话我是从来没觉得年轻人有丧过。我所遇到的年轻人,工作中的,生活中的,上班的和在校的,都是那么乐观,朝气蓬勃和有活力。

我有个很小的群,群主是澳洲的一个留学生,Angelo Wong,我一般叫他老王。他学习之余的定了小目标,就是拉起一个科普群体,进行科普宣传。

科普的事情是不好做的,需要选题,需要找人写,关键是没钱,没有收入,存粹就是一个义务劳动,为爱发电的工作。对了,在他知乎也开了个号, @地平线HOA ,简单、有趣、认真的科普,这是他的口号,我们其他人虽然参与,但是参与和组织是两码事,参与写文,更多只是一种写作文,命题作文。组织就复杂多了。

现在这个号已经发了接近100篇科普文章了。按计划,老王同学正在不停的push群里的人,想弄出一年的发文量。

我愿意支持他,就是因为他的朝气和活力,他愿意去做出一点点的贡献,去做科普。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感觉如何,但是我是如此的。在这个网络流量为主的网络上,有人愿意认真做事,这多么的反潮流!

正所谓悄悄改变,就是这样的老王同学,一个两个三个老王同学,在为爱发电,做着看上去毫无利益可得的事情,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改变这个社会。

无论是抗击疫情的90后护士,还是为了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APP老年化改造的程序员,或者只是在网络上发生讨论996,讨论打工人权益的网友,为了只跑一次而做了很多贡献的政府工作人员,都是一样的,点点滴滴都在改变。

这种落于实处,脚踏实地的,反潮流的,不急不躁的做事的老王,在逐渐的改变我们,这是必然可见的。

年轻人不丧,朝气的很!


user avatar   jackwang99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公司年轻人居多,无论是销售还是研发,都是年轻人的天下。

中国的外贸和制造很强大,这个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各个企业的年轻人努力拼搏带来的,不仅仅有大企业的年轻人,更多的是中小企业的年轻人。

年轻人朝气蓬勃,有敬业精神也有责任心,有梦想也有现实,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

年轻人改变世界是潜移默化的。我在东南亚,本地的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嫁个中国年轻人,中国年轻人的责任感、智慧和吃苦精神大家都知道,印象非常好。

年轻很好,愿大家永远都年轻,永远都做年轻人。

我是 @Jack Wang ,我们都……


user avatar   doctorw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这个,老板在街头招人被打工人挑。


以前是老板挑工人,现在是工人挑老板。

现在的年轻人不愿做长工,都只想做散工,做得累了,就休息不干了。


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个性改变整个社会,虽然996仍然横行,超长工作时间依然存在,但是年轻人已经拥有了选择。哪怕新的选择并没有比原来好多少,但是也在一点一点地进步。


我们用了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工业化的道路,也许没办法用几十年时间达到西方国家花了几十年上百年达成的就业环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情况会慢慢改变,制衣厂所代表的低端密集劳动力制造业正在被抛弃,收入稍好一些,灵活度高一些的服务业正在走来。


这也是时代的变迁,让年轻人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前任劳任怨的农业劳作时代已经远去,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年轻人选择更好的待遇,更好的就业环境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什么人口红利,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样的话越来越没有说服力。


再过几年,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候,恐怕35岁危机会变成40岁危机,或者45岁危机。人不够了,红利没了,没那么多年轻人给你挑,年龄大的也得用。


而且,由于年轻人的不稳定是越来越强,公司老板为了让公司有序运行,最好把公司的业务流程给标准化了,以至于频繁换人也不会出什么幺蛾子的地步。90年代,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份工作是正常的,21世纪,一个人不会一辈子干一份工作已经成为定局,估计到了30年代,干一份工作最多两三年,五十岁还跳槽估计大行其道,高配三和大神时代也不是不可能。


哦顺带一提,还有另一种情况,如果新的科技革命赶上了,说不定招人会更难,因为有可能会催生更多不需要受雇于一家公司,自己可以独立运营业务的工作模式,自己交社保,自己掌控工作时间……想想都觉得刺激。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抗疫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让我触动很大的事,一个年仅18岁的高中生,却做出了很多大人也做不到的「壮举」。

高中生步行100公里援鄂,我们年轻人躲在背后算什么

18岁的朱如归是陕西眉县一名高二学生,大年初一瞒着母亲独自前往湖北支援。

他看见钟老,80多岁的老人都冲在了第一线,觉得我们这些年轻人躲在背后算什么?

于是从家乡坐火车到河南信阳,再徒步100公里,到了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做志愿者。

年轻,代表着朝气和希望,

他们往往还有着理想主义的光芒,

我相信社会会越来越好。


user avatar   luo-shang-yue-yao-m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拿烟酒这类一级致癌物来说吧。

95后,刚开始工作,同一期同事攒个饭局,点了点啤的;

第二年,攒饭局,还喝不喝?算了吧,尿酸高呢,你们谁愿意喝自己点,不想喝的来点酸梅汤,哟,第二听半价,狡猾的商家;

第三年,攒饭局,诶!这家的上汤娃娃菜不错!这么多人,再点个西红柿鸡蛋汤,让老板下点面条。

这些90后们9成以上不抽烟,抽烟也不会在人前。

想下大学还没毕业时候,发小同学聚会,还跟着气氛喝一口,早入社会的苦口婆心“教育”你喝酒是必备技能,劝他们少抽烟还一脸语重心长说你以后就懂了,告诉我抽烟解乏。得嘞,反正我话说到这地步您爱听不听。后来,再聚会酒水一律不沾,借口都懒得找,惜命,烟是什么解乏的破玩意,我听个歌、听个小说、打把游戏不比抽烟强?再后来,我也算是理解他们了,毕竟生存环境不同,我也应该尊重别人的选择——只要没影响到我。

至于那些致力于传播糟粕文化的老一辈,差不多得了啊,你们有我们活得久吗?


“这些90后”指的是我身边的圈子,很多都是敲代码的,并不是指所有90后,怪我没说清楚,我那些早入社会的朋友烟不能说都抽,但酒多少沾些。

有个现象挺有趣的,10几年前和我一起周末钻进游戏机厅搓ps2、一起网吧通过宵的朋友,他们之后人生经历各不相同,有的进了国企,有的去了开发区上班家庭美满孩子都快会跑了,有的自己开店拍婚纱照,有的也和我一样做开发,他们都不会抽烟。烟这种东西大多数都是被别人教的,如果你青少年时候没人带着,之后也就没那个瘾头子了,别说我们活得都很安逸,一个月每天12小时没没半天假期的大有人在,谁比谁强?

10几年前,我们讨论的是秋叶刀梵风衣黑光三国4鬼泣3生化4,10几年后过年聚会,坐下来讨论的是鬼泣5崩坏三你结婚这么久老婆肚子怎么还没动静,当然不只是游戏,喜欢钓鱼的也有,喜欢喝茶也有(就是一杯茶阳台上躺一下午那种),喜欢骑单车跑马拉松的也有。我还有个朋友更离谱,他喜欢鼓捣吃的,尤其是烧烤,自己弄了个烧烤架(商用那种长的,淦,你特娘从哪搞来的= =),每次都喊我们去他家楼底下烧烤,那手艺都能自己开店了。我一直认为,人应该培养个兴趣,他能防止你在劳累的生活中被麻痹,烟草也是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听说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如果你真的喜欢,那抽便是,但克制下量,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顾虑太多也不好,不过我还是会劝身边人换种解压方式。

至于说饭桌上被逼喝酒、什么社会毒打,你既然选择了你的这个行业就别抱怨,如果不试着去改变那就咬牙忍着,你赚的是这份钱,我应对客户离谱要求我不费脑子吗?知道什么叫做改来改去还是第一版最好吗?知道什么叫做“你帮我在程序里顺便做个微信功能吧,也不费事”吗?知道什么叫做上周五自己说的需求这周一翻脸不认人吗?知道什么叫做敏捷开发无视开发周期修改不断让你连测试功夫都没有吗?我要是不乐意,他敢在年会饭桌上逼我喝一点,我立马摔筷子走人,去哪不是干你给我开多少钱,你行吗?这就是我作为90后对待工作的态度,活儿给你干完,别整没用的。


user avatar   zhangtaiz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cxpm 网友的相关建议: 
      

90后作的曲震撼了我。

国庆阅兵坦克出场的时候听到背景音乐大吃一惊:强大的气场扑面而来,PLA的逼人气势仿佛要溢出屏幕。

彩蛋:本视频坦克集群出场的弹幕区也很有特色。

还以为是哪个外国大师作品,结果是中国本土90后出品,音乐你们自己听,霸气不霸气?有没有帝国范?有没有一点星球大战的风格?

网易音乐乐评也精彩:

“嗨 同志 您知道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在哪吗 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它”
“没有了 再也没有了 我们失败了 白匪和资本家再一次骑到了我们的头上 如果你要追随那颗红星 去东方吧 穿越第聂伯河 翻过乌拉尔山脉 西伯利亚平原的尽头 那里燃烧着熊熊烈火”

然后一看,90后年轻人李旭昊作品 《钢铁洪流进行曲》


这个年轻人太厉害了,中国范+国际范=奔涌的后浪。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纯音乐《钢铁洪流进行曲》c.y.qq.com/base/fcgi-bi @QQ音乐


user avatar   liang-hong-mei-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说我自己吧。

虽然没能改变社会,但总归和父母的处事方式不一样了。

1

18年,我要辞去教师编制。

当地教委狮子大开口让我赔10.5万违约金。

我拿出签好的合同和他们讲理,负责人摆出一副无赖姿态,说他们不认合同,一切按照他们的规矩办事。

还威胁我,如果不赔钱,就不放我走,到时候开学没来上班,就算旷工,把我开除公职。

体制内的人应该都懂开除公职的严重性。

再加上我是外地来的小姑娘,在本地没亲戚没人脉。

除了乖乖掏钱,在当时似乎别无二路可走。

好像大闹天空的孙悟空,刚翻了几个筋斗,就被官威压在五指山下。

我无罪,我不认。

我告诉教委负责人,我已经把每一次谈话都录音下来,包括他威胁我要开除公职的话。

如果他真要开除我,那我就把录音放到网上去,让全国网友们来评评理,看公职法的权利是如何被滥用的。

至于到底该赔多少钱,我准备走法律程序,法律判我赔多少,我就给多少。


当时和我一起辞职的,还有另一个同学。

我们一起研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带着合同前往律所咨询律师。

去法院咨询打官司的相关事宜。

去劳动仲裁局提请仲裁。

在开庭前一天两人模拟答辩。

在开庭时用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条条回怼教委请的律师的无理需求。

最后,我们赢了。

2

后来辞了职,到成都找工作,

面试时遇到2个刁难我的面试官。

第一个,整个面试过程都颐指气使,给我的感觉不是招员工,而是在招洗脚丫鬟。

我忍着不快,面试完。

走出大门后,又走回去把简历从桌子上扯出来

明明确确地告诉她,我不喜欢你们公司,你录用我,我也不来了。


第二个面试官,不想录用我,却给我设置了一个奇葩考题刁难我。

我直接了当地说,我不接受他的考验。

他问我为什么。

我说,其实面试到一半我就知道你不想录用我。

不想招我,却要来为难我。

你到底是想考验我什么?

考验我沟通能力吗?

等我入职之后,有工作上的需求,我自然会找同事对接,他们也一样会教我。

还是你觉得你的员工都是冷漠的人,在同事需要帮助时,置之不理?

他被怼得无语,我拎着包包转身离开。


3

后来到了公司上班。

遇到想pua我,让我多干事的领导。

我直接说,我的核心竞争力是把我擅长的事情做到最好,而不是什么事都做,到来头什么事都做得一般般。

他后来也不再勉强我做事。

4

去年5月去割双眼皮,被一家医院骗了500块钱定金。

我没有忍气吞声,也没有算了。

花了一周,利用正当手段维权把自己应得的钱讨回来了。


5

在我辞编之前,我妈千方百计阻挠我,最后还放话,辞职之后就不准我回家了。

但我还是义无反顾辞职了。

我清楚明白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有改变的勇气和信心,

也能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如果说我这个年轻人有什么突出特征。

就是敢于说不吧。

对潜规则说不。

对不喜欢的生活说不。

对不公平的行为说不。

对看不惯的人说不。




                 

相关话题

  16 岁少女跳江身亡,生前疑似在 KTV 陪酒并遭灌酒,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如何看待地主的后代依然是地主? 
  24 岁小伙滑雪时飞出雪道坠亡,其母亲质疑滑雪场装备不到位,滑雪场是否应承担责任? 
  如何看待江苏一独居老人被居委会照顾16年,去世后竟冒出4个子女争遗产?老人遗产应该如何处置? 
  如何看待江歌案,陈世锋最终被判 20 年这一结果? 
  如何看待男子设计生产枪支配件并以「通厕器握把」名义销售,一审被判 13 年? 
  河南一景区「滑索钢丝断裂致女子坠湖溺亡」,家属质疑救援不及时,事故责任该如何判定?景区安全该如何保障? 
  有什么好的留学中介? 
  有哪些价钱合适的学生手表推荐? 
  如何高质量地走完大学四年? 

前一个讨论
湖北一女子跳楼去世,家属称曾与「遛狗不牵绳」业主发生纷争,有哪些信息可以关注?
下一个讨论
重庆一员工起诉公司,以钉钉考勤记录主张加班费被判「证据不足」终审败诉,从法律角度如何解读这一判决?





© 2025-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