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一个流量大V把一个专业的课本,以及一些相关书籍都读了一遍,那么他已经可以充当专业人士了吗? 第1页

  

user avatar   gao-lin-5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人们希望流量大V应该是专业人士呢?无非是因为你们希望自己平时浪费的时间并没有白费,你希望他们说的都是基于课本的,这样你之前的时间就不是在对着手机傻乐,而是在碎片化学习!

因为你其实也很清楚你这辈子十有八九就这么过去了。工作毫无前途,却把你耗的毫无喘息之机。真的让你得到几天时光,你自己又会无聊的浑身难受。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辈子都在随大流,看别人干什么。去网红店打卡,吃饭之前都要先拍照发pyq甚至发大众点评。一千多条动态,二百来人关注。

别人干什么你就要干什么,别人买什么你就要买什么,别人吃什么你也得尝尝。猫吃是因为馋、猫睡是因为懒,很多朋友连猫都不如,因为你们吃是为了打卡,你们睡是因为醒着也没劲。

这是一个冷酷的现实,但谁还没有存念于万一的小心思呢?所以你们希望流量大V说的都是真理。谁碰巧对了你们的趣味,你们就希望他简直能金口玉言。

“这人说得真好,这人肯定不一般!”这么说的人好歹心里还有个好坏的判断,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绝大多数的朋友是“这人这么火一定不一般!”因为他们头脑里用来思考的那部分机能早就锈了。

“五分钟还你青春皮肤!”“十分钟帮你看懂xxx!”能真正发自内心的信这种话的都不是凡人!

只可惜你就是凡人,你虽然不信但你还是买,买都买了不如干脆抹抹。你每天觉得有n多个大腕给你讲道理,其实只有几十个面无血色的人坐在显示器前边,把一切你听不懂的东西都砍掉,然后用xx百科帮你做梦。

你这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点什么,希望流量大V都是专业人士只是第一步,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对专业人士的需求会逐渐被“对大师的需求”所取代。

我每次看到五十上下,脸色枯黄的女性,用一种深切的寻求拯救的目光恭敬的陪着仁波切进进出出,我就觉得朝阳区这三千多人,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啊!他们简直是社会的垃圾桶。别看我没什么钱,但你让我和颜悦色的跟那些烧藏香、听佛乐,神似蔡琴的人谈人生,我真是坚持不下来。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观察一下就开始怀疑,我的头脑怎么如此贫乏竟然yy出这么一帮粗制滥造的人,再多观察一下你又能明白“其实错不在我,这么粗制滥造的一帮人,靠yy是yy不出来的!”

所有的话都可以概括成一句“你这个肤浅、自私的蠢货!”不过别担心,我也一样,我们都是这样可怜的微不足道的小动物,甚至还不如小动物,因为小动物长毛,胖了会变可爱,我们没有毛,胖了只会让人厌恶!

这是个残酷的事实,但更残酷的是你还要明白,无论那些人如何,我们这辈子十有八九就这样了。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只要坚持早睡早起、规律生活、每天喝一升半水,只要没有意外和家族病史,十有八九你活的会比很多人长。只要他们都死了,你就算赢了!

毕竟第一死人不会说话、第二互联网的记忆力也就五分钟。


user avatar   zhang-hao-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定义读一遍?

量子力学课本,翻一遍容易,现在给你纸笔,解个一维无限深势阱试试?这应该就是前几节课的作业吧。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可以。

而且还可以反过来问:一个专业人士可不可以去努力当一个流量大V?(PS:我就是这么想的)

显然也是可以的。

其实,我觉得这二者——流量主和专业人士——之间并不冲突。

这种局面的出现要感谢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出现,在传统的中心外围式的信息传播模式之外,创造出了自媒体和分布式传播的模式。

你用传统模式来评价新模式,自然会觉得自媒体有点不伦不类,会觉得自媒体缺乏专业性,会让信息传播陷入饭圈化。

但是你更要接受市场最大。存在就是合理的。

这就意味着,你在对自媒体评价之余,更要意识到它可不管你高不高兴,它已经存在了。你的正确态度只能是怎么去顺应潮流,用好这个新事物。

那结果当然就是流量大V可以去学习专业,也可以说专家来做流量大V了。

正如水往低处流。这种利益洼地总会有人去填满,无所谓先流量还是先专业。事实上,你看看四周现状,这两类情况都很常见。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流量大V,玩流量专业就行了,其他不需要专业。

要记住一个关键点,欣赏和理解是很难跨认知层次的,除非大牛能够向下兼容。

用人话说,一般人很容易觉得比自己懂一点的人牛逼,但对真的牛逼的人说的话,基本无法理解,反而会觉得是精神不正常。

一个智商100的人,会认为120的人是天才,150的是疯子。

如果把一个事情的专业度分为-10分~+10分的20个分段,多数人在负数,这时候流量大V只需要做到让这些人认为他专业,也就是做到1分到2分就足够了。这根本不需要阅读专业书籍。

甚至很多时候流量大V的回答只是看上去跟题目有关,逻辑上毫无关系,这种内容瞎编一个狗咬人故事,或者把问题中的关键词拿出来谷歌一下,搜点资料,找那种一般人看了可以意淫的、鄙视牛人的、自我欣赏的、获得廉价爱国感正义感的一拼凑,再加上流量大V抱团互推,十万加的阅读量就有了。

知乎上90%以上的回答根本不是回答问题,而是编段子,抖机灵,用知网索引装逼,输出情绪,输出焦虑,制造对立——无法解决问题,甚至无法说明问题。

如果当成申论看的话,百分制连20分都得不上。

如果你玩知乎觉得很没意思想卸载,只有一种可能,你层次太高了,已经超出了流量大V能忽悠的范围。

别卸载,偶尔上来给我点个赞吧。


user avatar   yu-kun-25-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解决办法是挂引用。哪怕不专业,只要有出处就总归给专业人士留下了纠正的空间。不然很容易搞出些 not even wrong 的东西……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目轻描淡写的“把一个专业的课本,以及一些相关书籍都读了一遍”很难。对具体的某个领域和具体的某名“流量大V”来说,这种事可能无法实现,或者没有必要:

  • “充当专业人士”往往更看重从业经验、专业身份之类;
  • “看过课本和相关书籍”不适合直接拿出来宣称,而是提供“引用其内容,让相关专业的人看出你好像看过这些书”的效果;
  • 但是,课本和“相关书籍”上的东西可能是过时的、不完善的,可能已经被证伪但你没看过相关的文献,也可能是尚未找到证据的假说、被书籍作者写得跟真的似的,结果一引用就露出马脚
  • 即使课本没有上述问题,在专业领域,单独的“一个专业的课本”几乎不可能教会一个人缺少准备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东西,而且往往是和实际使用脱节的;
  • 许多专业的“一些相关书籍”的规模可能很巨大,很难读一遍(尤其是“通读二十四史”“读完了四库全书”之类笑话),即使读了也不一定能懂多少。

因此,“把一个专业的课本,以及一些相关书籍都读了一遍”对“充当专业人士”起的作用往往不大。“流量大V”本身不专业的话,这样做了也不能充当专业人士,只是比不看书稍好一点。

另一方面,“流量大V”也可能不用这些铺垫就跑去充当专业人士了。毕竟大部分读者不具有特别的辨识能力。

当然,题目所称的“读过一本书”并不需要多认真地读过:

这连“死记硬背”都不需要,书到用时从网络上搜出来复制粘贴就是了。遇到质疑就“捧出书来当挡箭牌”是很常见的。

不过,按照这题目的说法,你要先当上所谓“流量大V”、“获得比专业人士多的粉丝”才行。

你做了什么呢,我没看出来。

至于“如何才能更近人情”,在自己并不专业的领域发言时,可以宣称自己是业余爱好者。如果你觉得“直接在回答里谈自己的情况有推销自己的嫌疑,还是算了”,那么在评论区有人问到你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我是业余爱好者”。


user avatar   dong-bu-dong-95-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这个大V读的是机械专业,课本哪怕读一万遍也不行,车间随便来个老师傅分分钟教他做人。


user avatar   zhi-san-zhe-sun-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北大本硕,2020年毕业生,拿到上海中学、深圳中学offer,入职深圳中学。

1 先讲自己的情况。小镇做题家一枚,出身山区十八线小城市下面的农村,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家里收入最高的是作为乡村退休教师的爷爷。可以算是从小过惯了苦日子的。从小就被家里教育要好好读书。尽管家长从小灌输的理念是读完大学要当官,但是自己却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反而从小就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初中的时候最想去的大学是北师大。高中选择了文科,在分科之后就被认为是清北的苗子,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没进自己心仪的院系,之后跨院系保研到了本校感兴趣的专业。一开始是有做学术的打算的,但是读研期间也算是饱受打击,认识到自己不是那块料。之后做过两个大厂的产品经理实习,经过实习之后确实认识到自己不擅长这种工作也不喜欢这种生活。反而是更喜欢在本科期间在学而思兼职的那种工作,觉得给人传授知识于自己也是一种享受,于是秋招的时候目标非常明确,下定决心做老师。秋招也比较顺利,拿下深中offer之后就没有再参加任何招聘。在上海中学和深圳中学里选了后者,待遇当然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就是喜欢深圳的气候和大海。

入职以后的感受:基本符合自己的预期。被领导赏识调到了高三。因为自己教的学科正是自己一直以来最感兴趣、最擅长,也是研究生的专业,所以备课做题之类的工作都没有太大压力。学校不要求坐班,基本上朝八晚五。(晚上如果有学生约了答疑会晚一些)几个月过去了,上课的功力有所进步,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确实很适合当老师,也确实很喜欢这个工作,每天上班并没有在互联网实习那种不想上班的感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觉得教高中并不屈才。本科和研究生上的课,有一些知识还是能很好地融入到高中的教学中。再加上本人喜欢骑行、喜欢旅游,了解的杂七杂八的知识也比较多,所以课上的内容会比较丰满。另外深中的高一高二有类似于大学通选课的校本课,等我以后下去也打算给大家浅显地介绍我那小众的专业。

看到有答主说清北的老师教出来清北的学生,然后回来当老师,这听上去很讽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读一个好的大学是可以让人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自己选则做什么则是另一回事。

2. 说一下其他人的情况吧。深圳教育系统也只是这一两年异军突起,大量引入高学历的新教师。其实北京的一些名校早已如此。确实有一些人并不是那么坚定的做老师,已经离职或者有离职的想法,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喜欢这个职业的。

从我校今年的招聘状况来看,基本是清一色的清北海龟,偏文的学科基本是硕士,偏理的学科基本是博士。对于没有职业偏好的人来讲,一些基础学科确实也未必能找到比深圳的老师或者公务员性价比更高的工作了。

另外,深中毕竟是深圳最好的中学,所以招聘名单里看上去有这么多的清北学生。但是放到整个深圳教育系统来看,其实清北毕业生所占比重就小很多了,放到全广东、全国来看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如果去看清北的毕业就业统计,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毕业生所占比重并不高。(貌似不到10%?需要确认一下)所以题目的提问方式并不是太恰当。



我们校长曾经说,引入名校的硕博是“要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我自己并没有多优秀,但是我自认为还是给我的学生们上了一些不一样的课、提供了些许有价值的知识或者信息。我也的确见到一些做了班主任的同事,在倾尽全力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长沙某网红饭店取号近20000桌? 
  请问各位知友一个问题? 
  在知乎上有哪些有趣的话题索引?你还希望看到哪些话题的索引? 
  如何评价东北首家喜茶在沈阳开业,包括之前奈雪鹿角巷也发生过,能吸引到一些哈尔滨人特意坐火车来沈阳喝? 
  为什么反反覆覆有人抱怨知乎的话题太偏重 IT 和媒体,但自己却又不去添加其他内容? 
  知乎作为一个问答网站,它是否已经给社会带来了一些变化? 
  如何看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月饼被炒到 1288 元?为什么人们会追捧「网红款」? 
  同样的书为什么别人读了就可以信手拈来,自己读了感觉像没读一样? 
  如何屏蔽知乎里的视频? 
  如果自己写了一本书要如何出版发行?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国家有关部门不实行游戏宵禁政策(晚上 10 点到凌晨 6 点无法进入游戏)?
下一个讨论
2021 年央视元宵晚会有哪些亮点?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