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啊,这波快进到登上时代封面……
说笑了,我只是比较稀奇,估计很多人刷到这个问题跟我一样的想法,毕竟我脑海里出现时代杂志想起的不是常凯申就是艾森豪威尔,不是麦克阿瑟就是泽连斯基……
作为直男+穷逼,我跟带货主播的唯一缘分就是微信表情包罗老师不要系列……但是李佳琦我有个很深的印象是当初跟黄晓明一起开播的时候,闹太套可能正深受"我不要你觉得"影响,缩在一旁说:"观众不喜欢看我。"然后李佳琦及时把镜头转过去安慰,瞬间很有好感,可以说改变了我对带货主播的刻板印象,虽然买不起东西还是给视频点了个赞。
直播带货是新兴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新兴人物以创新精神登上传统媒体影响力排行,无可厚非吧,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互联网经济的重要性,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李佳琦式的人物登上时代封面。
推特、脸书等机构的绝活就是控评,不信你问阿川。
“控评”本身就是人类历史的主旋律,不爽不要玩。
其实我们把这个词稍微做一下延伸,可以得出包括“限流”“带节奏”“一言堂”以及“舆论引导”“价值观固化”“意识形态塑造”。
这个世界上能够幸存至今的文化,也许从具体内容上会有不同,但本质核心一定是具有“侵略性”和“排他性”的。往小了说,你喜欢明星A,他喜欢明星B,但AB之间都要为了同一个地位较量,那么粉丝自然会有意愿搞控评,最大限度上扩大明星的影响力,并且压制对方的声音。
往大了说,这就是目前占据舆论强势的西方国家对我们以及特朗普做的事情。
之所以世界看起来多元,无非是大家的文化实力还没有到可以碾压彼此的地步罢了。如果有机会的话,你猜美国希不希望中国人从会说话开始就嚷嚷“皿煮兹有”?
舆论的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去占领。控评的武器,你不用,别人也会用。
饭圈控评,只是这个世界毫不让人意外的小细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