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题主补充条件,再做分析。
农村的家族,权且相信题主自设身份朝阳群众。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打工子女,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在于忙碌的工作带来的与子女的缺乏沟通。
而这一批更倾向用对抗来引起关注。不好沟通的孩子,以及可能的更不容易沟通的父母,构成了这一家,甚至一个家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近乎同款的对抗,被动-攻击模式。以及可以预测的结局。
这里大家在关心这个女孩,可,注意题主用词,女孩并没有被送医。对抗时粗暴,关心时不当的过度,都会把女孩带入更加畸形的歧路。
希望题主一家能慎重对待,如果在北京,安定,回龙观都是比较合适的医院。当然,这里也推荐玉泉医院某帅帅的大夫,擅长心理治疗。希望对题主有帮助,新年快乐!
还是补齐回答…
这段短短的文字信息很多,很碎。包含了自杀未遂,扔猫,冲出家门,闹市打滚,呆滞念猫。以“抑郁症”串联。
这里不科普抑郁症了。只说自杀未遂后父母以把猫扔掉来威吓女孩不再自杀。这里会让人疑惑冲突为什么在猫?
或者以女孩之前因猫与家人起冲突继而自杀未遂来解释会比较合适。这样这对父母才会在上一次未遂后做出解决矛盾源的决定。
然后是雨夜冲出家门,关键词是半裸(只睡衣),高度近视不戴眼镜,车水马龙的闹市。
有点常识的都知道,闹市,车多,车速会快吗?显然不会。
人多,看到一个穿着睡衣的女孩当街打滚,普通人第一反映是什么?打110啊。假设帝都(题主备注朝阳群众),5分钟响应时间不过分吧?
也就是说女孩从跑出家门到被警察发现带回警署,至多也就三十分钟。四个小时寻回怕是女孩这段时间不肯说出个人信息吧。至于最后一个人念“猫猫”么…
那么这样一次“历险”,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之前的自杀未遂。再联想到女孩有题主这个自杀未遂八次的闺蜜。
合理的共情对治疗有利,不当的共情反而是甜蜜的毒药。如果这个事件里真要共情谁,警察蜀黍辛苦了。
另外,抑郁症,养猫这个关联,自从上次遇到一个把猫剥皮的抑郁症小妹妹后就有点…(我想多了)
这种转述两道的话说出来,题主你觉得糊弄谁呢?
如果故事里女孩子是题主本人,希望你好自为之,过两年没人陪你这么玩了。
如果不是题主本人,那只能说你的朋友圈子里聪明孩子太多。这个群体只会越来越窄,希望题主能够走出去吧。
大过年的,就不多分析了。希望题主或你的朋友,新年快乐吧。
顺带不得不说一句,00后,真的落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