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个好问题,涉及到宇宙的诞生和演化,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等命题。
先给急性子的朋友直接公布答案吧:
1,宇宙中所有的氘几乎都来自宇宙创生之初的“大爆炸核合成”(BBN)
2,宇宙中的氚主要来自宇宙射线
话说宇宙大爆炸之后10秒到2分钟左右,宇宙中充满了高能光子,处于“光子时代”。
如果没有这些高能光子,在高温高压之下,质子和中子会开始结合生成氘核。可惜的是,高能光子对质子和中子们说:“对不起,你们还未到法定结婚年龄!”这种“秦晋之好”的行为被它们强行“拦阻”了。
两分钟以后,质子和中子们“法定结婚年龄”终于到了,由于宇宙继续膨胀,能量密度继续下降,高能光子再也无力阻止核子们的“明媒正娶”,终于发生了一件在元素周期表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大爆炸元素加工厂”开工啦!耐不住寂寞的质子和中子干柴烈火般的结合到一起,更加复杂的原子核陆续出现了!
可惜的是,这座元素加工厂只开工了18分钟就关门打烊了,产品名单也极为有限,只有氘(氢2)、氦3、氦4和极少的锂7,理论上还应该有一些极其罕见的铍7、铍8,但它们的寿命都太短,基本上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18分钟被叫做“大爆炸核合成”。
按照目前的恒星理论,恒星内部应该也可以产生氘,如下图:
但氘的核反应性太强,很容易就和氢核聚变成氦3了,上图有示。按照理论,在大爆炸核合成中,应该也有一部分氘被合成了氦,但毕竟时间太短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氘成为“漏网之鱼”,也就是我们目前观测到的极其痕量的氘。
另一方面,普通核聚变产生的伽马射线就可以将氘分解成质子和中子,所以恒星内部的氘很难存活下来,只是一种瞬时中间产物。
理论上,氘还可能来自重元素原子核的“团簇衰变”(类似α衰变,从重核中“剥”出来一个氘核),或由氢核吸收自然的中子而成,但这种过程的效率都很低,在宇宙中都极为罕见。
看起来,在“大爆炸核合成”之后,不存在大量产生氘的过程。而现在的宇宙中又确确实实的观察到了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对于微波背景辐射的观察发现,氘氢比【(D/H) ratio】约为27ppm,可以代表宇宙刚刚创生时的比例。而银河系的星云里这个数字大约只有23ppm,看来,在宇宙138亿年的演化中,银河系中已经有4ppm的氘被恒星的核聚变消耗了。
而木星由于未发生核聚变,可以认为它代表了原初太阳系的物质浓度,木星氘氢比为22ppm,与银河系相差不大。太阳外层大气与木星几乎相同,这也是一个旁证。
然而到了地球上,这个比例却似乎“失调”了!
地球表面的氘氢比竟然高达156ppm,这又如何解释呢?
难道地球不是本太阳系的原住民,而是真的来自外太阳系,甚至从外银河系“流浪”过来的?
科学家们观察到海尔波普彗星和哈雷彗星的氘氢比,发现高达200多ppm,因此提出了“地球表面水来自彗星”的理论。
后来更是观察到哈特利2号彗星的氘氢比为161ppm,和地球相差无几,这是上述理论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但近年来,对于小行星“67P /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观测显示,这枚小行星的氘氢比竟然高达地球的三倍,因此也有提出“地球表面水来自小行星”的理论。
究竟孰是孰非,还得看后续研究了。
前图显示,大爆炸核合成(BBN)也产生了一些氚,但氚的半衰期只有4,500±8天(12.32±0 .02年),所以138亿年前的氚早就没有了。
由于氚如此短命,宇宙中目前能观测到的氚都是动态合成的,主要来自宇宙射线中的快中子与氮原子核的反应,如下:
在核武器爆炸或核反应堆中也有若干机制导致氚的产生,但不属于自然反应了。
参考:
1,The deuterium abundance in Jupiter and Saturn from ISO-SWS observ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