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班门弄斧一下.....
要说到Tele—Tessar和Sonnar结构之间的区别,就要提到它们的历史。
Sonnar大多人都很清楚吧,Bertele在triplet基础上改胶合的产物,长焦的Sonnar则是简化后组,似乎又回到了ernostar时的布置。
Tele-Tessar的历史就比较不为人所知,就按蔡司本家来说吧,鲁道夫和Wandersleb最开始提出了远摄附加镜的概念,即是在一般的标镜后加增距组延长焦距,这样便构成了Tele-Tessar的最早雏形:
主镜组是彼时蔡司最流行的tessar(当然也可以看成一个triplet,这样更好理解),后组则是一个简单的增距镜。
数年后,Wandersleb的继任者Merte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优化,将前组的Triplet简化,形成了第一支Tele—Tessar 18cm/6.3
现在Tele-Tessar算是定形了,一个汇聚的前组和一个发散的后组,典型的+ -配置。
至于为啥叫Tele-Tessar,可能是因为最开始原型的前组是Tessar,也有可能是因为180/6.3这只只有四片镜片....
Tele-Tessar随后发扬光大,相比Sonnar成本巨大的厚重前组而言,它的制造成本要经济得多。
长焦镜头如果不是非要大光圈化,那么Tele-Tessar是成本/性能之间的良好选择。
像题主提到的佳能300/2.8便是一个典型的Tele-Tessar例子:
Triplet的前组加上一个增距负组,结构肥肠单纯了。
甚至是题主所提到的蔡司250SA,我也认为是一个Tele-Tessar,只要将其前组消色差的三片简化为单一正镜,就很明显了。
Sonnar的话,镜组中部一般有一个很显眼的大负镜,看看Aposonnar 200/2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