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无线通信,比如5g,用的电磁波是毫米波或者厘米波,这里的毫米厘米指的是波长。波长越短,频谱资源越丰富,信息传输速率越快。比毫米波更短的,就是太赫兹波/光。但是呢,波长越短,信号衰减越严重,毫米波大概能传个几百米,所以以毫米波为基础组网勉强能做,配合一些波束成形之类的技术。太赫兹波在地面只能传几米或者几十米...基本上属于脸贴脸通信。
但是,太空是真空,衰减比较小,所以在太空中用太赫兹通信问题不大。相比于毫米波系统,太赫兹通信速度更快而且太赫兹系统体积更小,这对于载荷极其紧张的卫星来说是很具有吸引力的。相比于激光通信,太赫兹通信可以采用超大规模天线阵列实现波束成形,而不需要像激光通信那样要对准。实际上星间激光通信的难点就是设计瞄准、捕获和跟踪系统。这个卫星应该说用到了6g的一些潜在技术,这样可能更准确些。
一种非常搞笑的、“中国土味学术圈特色”的宣传话术。
Starlink宣传的时候也只是老老实实地说ku band和ka band通信,连测试带量产也接800颗了,没人敢宣传“6G”,也没人明目张胆地重新包装概念“6G太赫兹通信卫星”——这种东西从Elon Musk嘴里说出来,是要被股东和3GPP一起起诉上法院,吃官司开几亿天价罚单的;
到了电子科大和其他几个国内高校,又拿卫星通讯强行往移动蜂窝6G标准上蹭热度,又包装成“全球首颗”,这种蹭热度的方式实在是太掉价了,行内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猫腻。
从1G~5G都是移动蜂窝网络的技术标准,不是你电子科大一家学校发一颗卫星就能提前帮行业技术联盟定义“6G”的,这种做法确实挺丢人现眼的。
电子科大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论文给大家看看,用严谨的学术语言解释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不要动不动拿新闻稿和模棱两可的概念放卫星。
还是那句话,这种东西任何一个利益无关的人都必须站出来揭露,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不能靠这些骗子造出来的虚假繁荣景象来支撑,更不能让这些不断沸腾、不断自我创造概念、不断包装和小修改成熟学术界成果,跟媒体联合起来一起骗钱、一起夸张宣传、一起搞事情。
最后,看着新闻头条上充斥着这种东西,我真的没啥底气跟你们一起笑话印度牛粪芯片、牛尿抗新冠——本质上半斤八两的东西,谁也别笑话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