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为同性恋是基因决定的性状,人类基因的突变率不能在每一代人里临时产生数以千万计的同性恋者,我们也没有发现这样多的隐性基因纯合来支持社会上的同性恋比例,你只能认为同性恋是在遥远的过去偶然地突变出来、在自然选择中得以保留的,说明它并不和所谓“传递基因的本能”相悖。
现实是,“生物都是以繁殖为目的”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1],同性恋不是“豌豆皮光滑或粗糙”这样简单的性状,而且许多有同性性行为的个体仍会产生后代:
讨论“基因决定性取向”的话,支持这想法的一部分学者找出来的“同性恋基因”不止一个,研究得多一些的是位于X染色体的Xq28以及8号染色体的8q12,可能包含与男同性恋有关的基因[3][4]。表观遗传允许同样的基因产生不同的性状,允许你在携带所谓“同性恋基因”的状态下仍然是异性恋,无论是否隐性、是否纯合,反之亦然。
一些研究显示,对人类来说,胚胎阶段的激素条件、个体外观、后天境遇、模因、表观遗传等因素都可能参与了决定性取向,影响不亚于所谓同性恋基因。许多科学家研究了出生顺序、惯用手、头发漩涡、生殖器尺寸、身高体重关系,无名指/食指长度比例等因素,来研究各种激素与性取向的关联,有少许成果,例如发现母体怀多次男胎可能增加男性后代的同性恋概率,[5]但这没有太好的数据。目前尚无研究彻底解释性取向的由来,但发得比较多的论文支持“基因、子宫环境、激素等生物性因素和非社会性的环境因子共同作用”[6],而不支持用社会性手段对人的性取向进行“教导”或“纠正”。没有科学证据支持用心理学手段去扭转性取向——一些西方国家希望这可以让你忘记他们曾经出动从皮筋疗法到电击、化学阉割、脑白质破坏术、绞索、重机枪的种种手段去对付同性恋者。
如果你关注的是“同性恋基因若真的存在,它要怎么延续”,一些学者认为它算是中性突变:个体的任何性状,只要不影响整个种群的繁衍,就有可能在种群里长期延续,尤其是在该基因未必会激活、即使激活也可能有别的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同性恋可以调节种群的可交配性别比例、同性之间的冲突强度、抚养后代的个体数量等因素,有利于种群的延续,因此容易通过血亲的其他孩子传递下去,本人也可能会被社会安排生育后代。
如果要追溯到更遥远的过去,我们早已知道现代生存的许多结构简单的生物物种的每一个体所产生的配子在尺寸、功能等方面是一样的,不分什么性别。我们的遥远祖先也是这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