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娘”是负面气质的都是厌女症。
以女性(包括女性气质、女性元素等)来挑衅、侮辱、攻击别人的根源,被称为厌女,这是一种以父权视角或大男子主义为核心的,将事物以二元划分,并将女性特质定为次等或贬义的价值观念。
也即,以负面评价说一个男孩“娘”,潜台词是“作为一个高等、优秀的种族,却拥抱了次等、低劣种族的特质”。
与之相反的,也有“像一个男人一样”,“当一个男子汉”,也是在潜意识中认为“不要成为一个女性”是好的。
一些支持父权的人可能会反驳说“并不是说女性不好,只是不喜欢‘不男不女’的人”。然而这种反驳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当女性突破原有的被分配的气质,就如同这次新冠疫情中冲到一线的女医生、军人、工人,这些女性也是“不男不女”的存在,突破了女性的传统责任,承担了一些原本由男性承担的责任,但人们大多只会去赞扬,而不是会骂其“不男不女”,实际上就已经说明了,广大群众就是认为二元分割下的男性气质是正面的,包括官方媒体。
或者说,即便就是常人的语境,说一个人“爷们”,和说一个人“娘们”,真的会让人觉得没有褒贬的区别吗?
因此当父权视角下的女性作为一个次等、低劣的种族,去企图追求高等、优秀种族的特质,会被赞扬,会被认为是上进,但是男性作为一个高等、优秀的种族,去企图追求次等、低劣的种族的特质,会被嘲笑和侮辱,会被认为是软弱。而这种视角、这种价值观念、这种审视评价他人的方式,就是性别歧视。
这种性别歧视藏在各种各样的地方,女性可以穿裤子,而男性不被允许穿裙子,女性承担一些辛苦工作被认为是潇洒,而男性承担护士、幼师的工作会被嘲笑,这些都是性别歧视。
当女性气质不再被当作是负面、低劣的,那时才不会有性别歧视的成分。
既然它源于性别歧视,说明没必要迎合这种基于性别歧视的价值观念,没有必要为了他们的批评而改变自己,错误的是守着封建糟粕棺材板的那群人,而不是突破刻板印象的人。
这里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式来隔绝性别歧视,女性本身更容易遭到它的限制,男性体会到的歧视,已经是淡化和轻微的了,并且顺性别群体面对的困难远没有跨性别群体更大。
除了勇敢地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团结他人反对刻板印象和传统性别角色束缚以外,没有简单的出路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这是万恶的出轨啊,你怎么可以这样,太恶心了!
(如果是女方主动的话,则是追求真爱,在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