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了,还在那“低等生物”“甚至人”,你还能不能好了。
确实有本质区别,昆虫三叠纪以来繁荣了两亿多年、现在虽然受到一些打击但也有数量在暴增的群体,野生哺乳类现在一股要死光的势头,人类则是已经满足了真社会性的定义但是不乐意承认。
真社会性是最高度组织化的动物社会性。一般定义真社会性动物有三项共同特征:
- 繁殖分工:群体中有“专行繁殖的阶级”和“较少繁殖或不繁殖”的阶级。
- 世代重叠:群体中的成熟个体可分为两个以上的世代。
- 社会化抚养:一些个体会照顾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后代。
繁殖分工是这里面最次要的,不要求工作阶级完全不生育。毕氏卵角蚁没有女王,谁都可以生,也算真社会性。
已知的真社会性物种是分别演化出这种行为的。对其演化原因的解释五花八门,但反正这是用“对个体有害”的行为支持群体,需要动用亲属选择来弥补自然选择。
- 早期理论[1]认为产生社会性群体的基础是个体间相互喂养的行为。
- 在目前主要的解释[2]里,作用于真社会性群体早期演化阶段的亲属选择使群体中的成员趋向于拥有相近的血缘关系,亲属选择与群体选择相结合,产生原始真社会性群体。木蠊若虫每次蜕皮会失去消化纤维素所需的共生真核单细胞生物,需要从照顾后代的亲代那里再获取。木蠊通过信息素识别血亲。类似的机制可能为白蚁演化至真社会性创造了条件。
- 另一种模型认为群体选择是真社会性的主因,因为已经发现阿根廷蚁之类巨大规模的真社会性群体并不需要特别相近的血缘关系。还有一种概念是超有机体[3](超个体),认为对于个体来说进行群体与群体间竞争的利益要大于进行群体内竞争。
- 单双套系统假说认为蚂蚁·蜜蜂·胡蜂的性别决定系统会产生具有单套染色体的雄性和具有多套染色体的雌性,雌性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比雌性和自己后代之间的血缘关系更近,抚养姐妹的利益超过自己生育的利益[4]。
- 一些胡蜂物种既能单独生活又能过社会生活。单独生活的胡蜂的后代的成活率约10%,社会生活的胡蜂的后代在社会化抚养下成活率约90%,显示出社会性明显的优势。
- 在更基础层面上,真社会性生物整个群体的能耗类似具有同等生物量的大型生物,个体能耗远低于同等规模群体里近似的非社会性物种。
参考
- ^ Wheeler WM. A study of some ant larvae with a consideration of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social habits among insects. Proc. Am. Phil. Soc. 1918, 57: 293–343.
- ^ Wilson EO, Hölldobler B. Eusociality: origin and consequences. Proc Natl Acad Sci. 2005, 102 (38): 13367–13371.
- ^ Reeve HK, Hölldobler B. The emergence of a superorganism through intergroup competition. Proc Natl Acad Sci. 2007, 104: 9736–9740.
- ^ Freeman, Scott; Jon. C. Herron. Evolutionary Analysis.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4. ISBN 0-13-101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