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商务部再次调整《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一声叹息,落后,自己的名著就要被别人糟蹋。
看到编剧是权游的2DB,懂的人就已经不看好了。等到选角出来,大多数人都会不看好的。比如罗辑是白男,庄严是亚女,程心是白女,最后用爱拯救世界。
至于第一部开头那点事,首先要理解,西方用来黑中国的事包括XX,XX,XXX,但唯独不包括XX。当年西方人是举着主席像上街支持XX的。
对于西方人来说,武斗、文斗、批倒批臭、夫妻反目,都是常规操作。只有中国人会觉得那段历史荒唐,对于西方人来说为了形而上的观点大打出手反目成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美国正斗的不亦乐乎呢。
所以第一部开头大概率会被改成邪恶的中帝为了反美研发大杀器,结果给外星人发了信号,时代背景会一笔带过,不会详细描写。
叶文洁的国籍不变,成为主角
罗辑程心什么的人种都得给改了
预测一下:
常伟思的角色会由黑人扮演,名字改为维斯-张伯伦,并设定为星舰地球的总指挥;
章北海做的事情基本没变,但会成为反面角色;
黑暗战役最后的赢家不是储岩,而是原创角色史蒂夫-福特,他是大学橄榄球队的四分卫兼队长。用顽强的意志力击败了思想钢印,坚决反对抛弃全人类的逃跑思想,并抛出“如果输,我们一起输”的台词,却因为命运的偶然性,成为了追击自然选择号的船员。他所乘坐的哥伦布号在千钧一发的黑暗战役发生前,用投票决定,放弃向其他星舰发起攻击,但史蒂夫-福特乘坐小飞船去到了其他星舰,单枪匹马的阻止了黑暗战役;
几艘星舰最后在史蒂夫-福特的演讲下团结在了一起,并由原创角色黑人科学家卢修斯解决了燃料和食品问题;
三体人在接触人类文明之后,开始看好莱坞电影,并在若干年后走向街头游行,要求个人隐私;
智子的拟人化造型金发碧眼,并拥有标准的美式幽默;
罗辑的背景身份是亿万财团的继承人,却因为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性格较为极端,并且在建立黑暗森林威慑之后,因为威胁到两个世界的自由,内心陷入了强烈的自责,最后因为无法继续承受自责而辞去了执剑人的身份。在电视剧里,罗辑的名字叫托尼-罗杰斯;
托马斯维德全名改为伊万-维德诺维奇,由俄国演员扮演;
汪淼和大史最后在一起了,不过在故事中,他们一个叫恩尼斯,一个叫杰克;
云天明叫约翰-韦伯,典型的美国屌丝造型,程心改名杰西卡-凯特琳,法式气质女神,关一帆改名叫迪亚哥-阿方索,拥有西班牙艺术家的气质;
在约翰-韦伯(云天明)送给杰西卡-凯特琳(程心)的小宇宙门口,插了一面星条旗;
杰西卡-凯特琳(程心)在小宇宙里,穿越时空拯救了地球人——因为爱可以穿越时空;
归零者发往全宇宙的召唤用了无数种语言,但是电影中呈现给杰西卡-凯特琳(程心)的,是英语;
约翰-韦伯(云天明)和杰西卡-凯特琳(程心)还是在一起了,最后以接吻的镜头结束了整个故事;
整个电视剧只有三个东方面孔,叶文洁(背景故事被大书特书),章北海,艾AA;
艾AA单眼皮,大饼脸,眼妆斜向上,主要说英语,偶尔说几句中文是女演员临时学的粤语。她同时交往的两个男友,一白一黑;
所有年轻女性角色都有床戏,都露点。
我快笑死了,编剧是《权力的游戏》的编剧,也就是整出第八季那两个货。哈哈哈哈哈哈哈。
按他们的理解方式,程心大概会被当做龙妈来塑造吧?什么都不懂的章北海,只会神经兮兮说话的罗辑,三眼乌鸦叶文洁。
完了,目测这部我们唯一拿的出手的科幻作品要被糟蹋了。
四个面壁人配制如下:白人男主,黑人男二,亚裔女性,拉丁裔男性。
庄颜:饰演者是素食主义者傻白甜白人女性,前期跟面壁人之一的亚裔女性同时喜欢白人男主,后来不懈努力终于胜出,和男主在一起了。
人形计算机阵:由一大批长得差不多的东亚裔男性扮演,效果如下图所示:
前期wg和叶文洁的戏码会特别多,主要为了“重现”中国1960年代的样子。
叶文洁:亚裔女性,极其痛恨东亚父系社会。并把三体组织引发的不良事件的的所有责任推给东亚某国。
汪淼:由戴眼镜的印度裔男性扮演,物理学教授。智力超群,地球防卫军重要技术员。
史强:由强壮机敏的白人男性扮演,施瓦辛格身材,智勇双全。
丁仪:顶尖黑人科学家。
云天明:由东亚裔男性扮演,身患癌症躺在病床上,一直病怏怏但很善良,暗恋程心,最后捐出大脑。
程心:将由瑞典环保小将饰演。
不要拍摄!不要拍摄!不要拍摄!
我的心情:卧槽网飞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爆炸期待——卧槽2DB卧槽尼玛完犊子了爱咋搞咋搞吧!
https://www.zhihu.com/video/12842954607153520641、网飞亲自操刀改编事宜,画面及特效应该能保证在及格线以上。
2、众所周知,三体开篇就涉及到我国一段比较敏感的时期的,我挺疑惑编剧要如何处理,才能既让广电满意,又能符合原作逻辑线。
3、2DB在权游最终季的烂尾让我留下心理阴影了,求求,别瞎搞!
我觉得大家可以参考《花木兰》,除了刘亦菲甄子丹巩俐,全员外国人,选个越南华裔都不选你中国人,即便制片人里还有个江志强,也并没有什么卵用。
大家可以发散思维,想想哪个黑人老哥比较适合演罗辑,要不转发一下杨超越,或许他们大发慈悲找个美籍华人来演?
再或者是只保留三体的外壳,内核还是用美版的。比如说,叶文洁是一位反抗特朗普暴政的黑人女科学家,父亲叶哲泰是功勋卓著的黑人物理学家,后来阴差阳错的被警察粗暴的误杀了,因此叶文洁决定向三体人暴露地球文明的存在.....
其实能想到最好的结果就是网飞投钱,好莱坞制作团队然后外包给台湾新加坡中国大陆,最后找中国人拍,就像之前的韩剧《王国》,但是哦,《王国》虽然在我们外行眼里拍的很棒,真正的土生土长的韩国人眼里,这部剧这些演员有韩国内味儿吗?就像是美式中餐一样,在外国人眼里那就是地道的中餐,但在咱们真正中国人眼里是没有灵魂的!左宗棠鸡?陈皮鸡?蟹肉馄饨?中华丼?反正我是接受无能哦。
草?草…草!
啊,等一下,就美丽新世界的改编来看,这个三体可能还是有一些亮点的,比如罗辑和庄颜造人,末日战役后人类的群体性运动,艾AA带两个男友回家,这些确实国内拍不了,更别说拍得好了。
什么?别的亮点?就这个编剧,就这个连西方自己的作品都翻拍成那个德行的好莱坞,你还指望网飞的《三体》有上述内容之外的亮点?我看期待艺画开天都比这个靠谱
不看好。
说老实话,如果说《三体》被日本人拿过去改动漫,我反而更加看好。
我之前回答过一个问题,可以说“英雄的旅途”式的故事是深深埋在西方说书人潜意识里的一种本能。
“英雄的旅途”Hero's journey,这个名词的创造于美国文学研究教授 Joseph Campbell 1949 年的书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千张面孔的英雄》。Joseph Campbell 认为,人类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大多故事:荷马史诗、圣经、哈利波特、西游记、射雕英雄传、蜘蛛侠、星球大战,不一而足,都共享这一条主线,他们的主人公都是同一个人,只是换了脸孔,他们的经历可以归纳为以下12步(这12步并不严格,有的符合“英雄旅途”模板的故事可能并没有所有的步骤,时间顺序也不一定符合,但是整体不变):
平常的世界--英雄处在熟悉的环境下:哈利的姨妈家《哈利波特》,安德森先生的职员/黑客生活《黑客帝国》,卢克的欧文叔叔农场《星球大战》,弗罗多的夏尔《魔戒》;
冒险的召唤--来自神秘世界对于英雄的呼唤:霍格沃兹的录取通知,神秘的邮寄电话,R2D2的全息影像,毕尔博的魔戒;
拒绝呼唤:英雄的犹豫和踌躇;
遇见智者,英雄遇到了指引他道路的导师:邓布利多,墨菲斯,欧比旺,甘道夫;
跨越界限:英雄进入神秘世界:9 3/4站台,红色药丸,千年隼,和Sam离开夏尔;
试炼,盟友,敌人:三头狗、象棋盘、黑魔头、史密斯特工、风暴兵、死星、达斯维达、戒灵、兽人;
接近目标(后面的步骤请读者自己对号相应作品的元素);
深渊:英雄的至暗时刻;
奖励:英雄为他的牺牲与奋斗得到了奖励;
归乡的路
重生,改变
回到故乡。
至于这样的模板为何这么有效?我们为什么这么容易被他打动?Joseph Campbell 认为正因为从古至今那么多故事都有意无意使用了这个模板,所以读者对它最为熟悉,最容易对其产生共鸣,因此这样的故事最容易讲好。Dan Harmon(《废柴联盟》《Rick and Morty》)在他的Podcast中提到,读者对这样的故事最容易产生共鸣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熟悉这些故事,而是这些故事反映我们自身的挣扎。注意上图的圆圈有一条分割线,它代表了 平常世界与神秘世界的 界限,所有的故事都是这样一个潜入神秘世界在回到平常世界的过程,这种二元分割有着象征意义:它不仅仅是熟悉/未知的分割,它也象征了 秩序/混乱,表意识/潜意识。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方面的挣扎,学习、事业、爱情,其实都是在不同程度上重现了这个过程:潜入未知,返回熟悉;潜入混乱,返回秩序;潜入潜意识,返回表意识。我们也曾无数次的拒绝旅途的呼唤而过后思考假如会怎样,我们更无数次折戟在深渊,放弃于至暗时刻。所以我们对经历相似的英雄产生深深的共鸣,所以我们为英雄喝彩,所以我们都支持克罗地亚。
回到“剑与魔法”,为什么剑与魔法的故事长盛不衰?因为懒。讲故事的人懒,听故事的人也懒。
剑与魔法的世界里可以制定自己的规则,但这些规则又不至于太疯狂,观众容易认可,稍微天马行空一点也不至于打破沉浸感。在这个框架之下容易把故事讲好。反面例子可以看脱离剑与魔法,换上太空外科,但是本质还是是剑与魔法故事的《星球大战》,之前我们尚可接受太空中的冷兵器战斗,和星河政府的中世纪结构的设定,但是故事的规则到最新的一部《最后的绝地武士》已经完全崩坏,不能自洽了:为什么反叛军和第一秩序都是傻吊?为什么一个装有Hyper Drive的空飞船可以兑换一整个舰队,而这种战术在之前7部中就没有人想着用过?为什么y wing轰炸机放着不用,要用如此原始笨重的依靠重力的轰炸机(在没有重力的外太空)?
另外,我们说“英雄的旅途”是一个永恒的故事,很多时候是个翻译的误会,不是指这个题材经久不衰,这里的永恒对应的是单词“timeless”,timeless在这个语境下的含义是“不受时效性约束”。因为基于上面的分析,英雄的旅途是触动我们每个人最基础的挣扎的故事,他发生在史前世界,二战,22世纪,遥远的星系,平行时空都无所谓。“英雄的旅途”可以跨过时间,国界,文化,肤色,打动所有人。在当今设定,剑与魔法,就是一个timeless的设定,源于长久以来的浸淫导致的所有人对其设定的熟悉。武侠/仙侠就没有这个优势,别说外国人,中国人中的大部分都不熟悉其设定。而且“江湖价值观”更是一大死穴,一点都不timeless。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抱怨凯瑟琳肯尼迪执意要在新的《星球大战》中安插自己的政治理念:影视作品中反映政治不是大问题,但是《星球大战》是Hero's Journey, 是一个timeless的故事,为什么要反应今时今日的美国时局?别说多年后,就算是今天的亚洲国家,也没法共鸣。在细节上,安排“恶作剧电话”Prank call和“你妈妈笑话”Your mama joke这样深深带有美国文化烙印的元素,就让这部电影有了非常强的时效性和空间局限性:这不是很久以前遥远的星系,这是1990年的堪萨斯(00后出生在来电提示的年代,连Prank call都已经灭绝了)。但是《最后的绝地武士》翻的最大的错误不是这些小问题,而是致命的:它毁了我们英雄。诚然,卢克是的旅途是《新希望》《帝国反击战》和《绝地武士归来》,新的三部曲不是他的旅途,但是我认为不应该毁了他,尤其是新三部曲自己的英雄是个玛丽苏,没有旅途挣扎的情况下。
当然,一些其它的叙事结构,比如Ensemble(红楼梦,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冰与火之歌,西部世界),是很难驾驭的。而且拆开来看,Ensemble的一个个小主角,都有着自己的Hero's Journey。最明显的就是西部世界,然而,优秀如彼,你也不能一本正经的告诉我第二季 梅 的故事线没有崩。
当然,这个回答是在《权力的游戏》被写崩之前答的,我们也看到权力的游戏是如何翻车的。在这里我就不去谈什么美国的“电影工业”之类的车轱辘话了,好莱坞的编剧已经数次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了,他们无法把控“协奏曲式”叙事的节奏和人物塑造,他们只会玩孤胆英雄那一套,这和技术层面的事情没有关系。去解构好莱坞的电影电视剧,你会发现惊人比例的故事,就仅仅是《圣经故事》换皮或者《哈姆雷特》换皮而已。就连《复联》,也是多个“英雄旅途”的线性叠加。甚至为了满足“英雄的成长”角色弧development,钢铁侠在《钢铁侠1》中学到的人生道理,得忘掉了在《复联1》里面重新学一遍;然后再忘掉,在《钢铁侠3》里面再学一遍;然后再忘掉在《内战》里再学一遍;然后再忘掉在《复联4》里面再学一遍,最终才能安心的嗝屁,你搁这儿玩鬼畜呢?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有的人八岁就死了,八十岁才埋”吧!
相反,东方的说书人比较熟悉“协奏曲式”的故事,四大名著里面三个是“协奏曲”,我认为这也是“三体”诞生的土壤。日本动漫也明显展现了远远优于好莱坞的“协奏”驾驭能力。
另外,《三体》并不是唯一一部写得好的科幻小说,好莱坞照理来说并不缺素材,《深渊上的火》它不香么?之所以选择《三体》,我认为其中投机成分不小--还不因为它火出圈了?所以这种洽钱的心态,也让我无法寄予厚望。
三体粉还以为过节了,一看日子。
鬼节。
————————————————
行吧,有原著打底,这俩货应该,可能,也许,大概不会太拉垮。
但是美国那套核心价值观嘛。
没经历过真正苦难的民族,未把种群求生的欲望深入骨髓刻进灵魂,想拍好三体?
三体是老爷国拍不出来的,老爷国不如去拍拍《寒霜朋克》剧集版,然后在每一集每一句每一帧每一个演员的每一个毛孔都对你复读:
这一切都值得吗?这一切都值得吗?这一切都值得吗?
你,可能就是代价!你,可能就是代价!你,可能就是代价!
很符合老爷国的调性,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