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十一国庆放假大学生能否离校由各高校自行决定?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已经下热搜了,宝贝们还是买几个游戏准备国庆玩吧*/

某日,一同学发现他的舍友每天都看信息门户

-“为什么你每天都看信息门户?”

-“如果不每天都看,我怎么知道我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国庆假期,一同学去找辅导员申请出校

-辅导员:“好的,请十天后来我这里等待审批结果。”

-学生:“请问是上午还是下午?”

-辅导员:“都十天后了,你怎么还问是上午还是下午?”

-学生:“我和校医院预约了十天后的上午等待去市医院的审批结果。”


辅导员在做假期安全教育,宣读文件

-辅导员:“我们的校园实现闭环管理,学生经审批可自由进出学校……”

-台下一学生:“我刚刚去门卫处问了,我们学生无论任何理由都不能出校。”

辅导员默不作声,继续说

-“我们的校园抗疫严格按照标准,无关人员必须严格审批……”

-台下一学生:“我刚刚在校门口看到了,外面的老大爷带着全家进学校来遛狗了。”

辅导员又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

-“我们的审批十分人性化,有正当理由即可外出……”

-台下一学生:“我刚刚申请审批,被告知学生除了急诊以外一律不许申请审批。”

辅导员忍无可忍,说道:“同学们,你们没事能不能别总出去瞎转悠?多看看我们的信息门户!”


国庆放假,小学生、大学生、社畜约好一起视频开会,社畜来晚了。

-“抱歉,我刚刚和公司申请出门审批来着。”

-“什么是审批?”小学生问

-“什么是出门?”大学生问


国庆前夕,领导做安全教育:“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学生生命安全,我们决定国庆假期不允许学生出校。”

-“完全没问题”,台下一同学说

-“那封闭到年底呢?”,校领导很高兴

-“我们可以加班加点完成工作”,同学回答

-“那封闭到放寒假呢?”,校领导继续问

-“我们可以不休息的”,同学回答

话说到这,校领导走下主席台,握着这个同学的手,问:“孩子,你是哪个院的,我要号召大家向你们学习。”

同学显然有点受宠若惊,迟疑了一下,说:“我...我是校医院抑郁症咨询室的实习生”


国庆节期间,翻墙从学校出去的同学很多,领导十分生气,决定亲自来督查门卫工作。

领导走到校门口,恰好看到一个同学翻墙出去,他非常生气,于是问旁边的同学:“门卫去哪里了?”

那个同学左顾右盼,十分高兴地说:“看来门卫大爷不在,咱们也赶紧溜出去吧”


领导在假期前的安全教育大会讲话,咲太同学站起来发问:“先生,您这样对我们禁足,您对我们的尊重去哪了?”

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开会。

麻衣同学站起来发问:“先生,我不关心您对我们的尊重去哪了,我只关心咲太同学去哪了?”


国庆假期期间,某高校的行政部长到残障青年高中作学术报告,大谈在他们的英明领导下学校实行的闭环管理和同学们的幸福生活。

听完报告后学生们都鼓掌叫好。只有一个人静静坐着,动都不动。报告员问他:“你为什么不鼓掌?”他平静地回答说:“我不是智障,我是这些智障的老师。”


国庆节刚过完,某高校今天给三个人办了离校手续,他们彼此谈起被开除的原因

-“我因为不听辅导员的话,私自出校门被开除”

-“我因为听辅导员的话,憋了太久得了抑郁症无法学习被开除”

-“我就是辅导员”


两个校领导在交谈。

-“你最近在搞些什么?”

-“负责管教那些对封闭式管理不满的学生。”

-“你的意思是还有比较满意的?”

-“那些人不归我管,归校医院管。”


某日,一个学生掉进了湖里,两个校领导路过。

那个学生大喊:“救命啊!”,那两个领导不理会,继续有说有笑往前走。

落水的人急中生智,说:“我刚刚偷偷跑出学校了!”

两个校领导大惊,立刻把他拉上岸,送到行政部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国庆假期安全教育大会,学校领导在讲话。

“我校即将采取新政策:一、封闭式管理到放寒假,二、封闭式管理期间任何学生不得去食堂吃脆皮鸡饭。”

这时候会场鸦雀无声,突然有一个人怯生生地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吃脆皮鸡饭?”

“很好,我就知道没有人反对第一条规定”院长说。


为了加强同学们的抗疫意识以及表现同学们的快乐校园生活,教务处当局命令学生会摄影部创作一幅名为《校园在实行井井有条的闭环管理》的大型摄影作品作为弘扬抗疫精神的展览。

很不情愿的摄影部部长在威逼下接受了工作。照片完成后,教务处前来验收,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画面上是几个人摊在宿舍床上半死不活,面无血色,宿舍窗户却有校外的老大爷来遛狗。

“这几个人是谁?这是什么地方?!”院长愤怒的问。

“同学们的宿舍。”部长答道。

“外面那个老头是谁?!”

“随意进出校园的社会人员。”

“可彰显同学们丰富多彩生活的校园在哪里?”

“校园在实行井井有条的闭环管理。”部长答道。


一位大学生打电话到电台问主持人:“对大学生封闭式管理到底是艺术还是科学?”

主持人说 :“我也不清楚,但我肯定不是科学” “为什么?” “如果是科学的话,他们应该拿狗做试验。”


国庆假期安全教育大会上,主持人说:下面请认为封闭式管理不好的同志坐到会场的左边,认为封闭式管理好的同志坐到会场右边。

大部分人坐到了左边,少数人坐到右边,只有一个人还坐在中间不动。

主持人:“那位同志,你到底认为封闭式管理好不好?”

此人回答:“我认为封闭式管理好,但是我的生活像是开放管理。”

主持人慌忙说:“那请您赶快坐到主席台上来。”


国庆前夕,校领导在做假期安全教育,校领导问:“我们这里有没有疑似患者?”

一个同学回答:“有一个,他坐在第四排第十八号位子上。”

校领导问:“你怎么知道他是疑似患者?”

那位同学回答:“您说过病毒是不会放松警惕的,我发现全场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您讲话!”


一个同学在宿舍养的的鹦鹉丢了。这是只会骂人的鹦鹉,要是落到校领导的手里可糟了。

这人便在学校论坛上发表了一篇声明:“本人遗失鹦鹉一只,另外,本人不同意它对封闭式管理的看法!”


-问:“企业的闭环管理和大学的闭环管理的区别是什么?”

-答:“前者无论领导想做什么,必须先听取下级的反馈;而后者同学们什么反馈都可以提,但是就是得不到领导的回应。”


国庆假期,一同学在辅导员办公室前排很长的队等待审批出校。可是等了很久,队伍却一点都没有变短。这位同学忍无可忍。

-“我实在是忍不下去了,我要去教育局信箱写信投诉校领导。”

过了一会,他又回来了。

-“你已经投诉完了?”

-“没有,那儿的队伍比这里还要长。”


国庆假期,一同学在操场漫步,抱怨着:“快递没有,外卖也没有...”

这时,他的辅导员走到他耳边和他说:“同学,你要是再说这些消极言论,我就要把你请回家和你爸妈好好谈谈了。”

这位同学笑了,说:“我才不怕呢,我知道你连准假条都没有。”、


校领导看着知乎上对他们管理的评价,气的抓耳挠腮。

-他的同事问他:“怎么了?”

-“我们这些学生真是太不懂感恩了,我们这么辛苦的为他们着想,他们居然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辱骂我们的学校!”

-“他们怎么辱骂的?”

-“他们把我们学校的假期管理制度又复述了一遍!”


公司领导,中学领导,高校领导各自开着一辆车走到了分岔路口,左边写着“闭环管理”,右边写着“封闭管理”。

公司领导毫不犹豫的向左拐。

中学领导犹豫了一下,然后也向左拐了。

高校领导在路口停下来,把“封闭管理”和“闭环管理”的牌子互换后,满意地向右拐了。


某日,记者采访一高校领导,来询问管理经验。

-记者:“如果你管理公司,你会怎么做?”

-领导:“我会让员工入职前进行核酸检测,没有问题即可正常出入公司。”

-记者:“如果你管理中学,你会怎么做?”

-领导:“我会努力倾听学生们的声音,照顾学生们的情绪,绝对不盲目封闭管理。”

-记者:“如果你管理大学,你会怎么做?”

-领导:“我不能说。”

-记者:“为什么?刚才两个都说的非常好啊?”

-领导:“因为我真的在管理大学。”


-问:“如果教务处长和行政处长被袭击了,那么谁会获救?”

-答:“大学的同学们。”


为了加强同学们抗疫意识,学校组织摄影活动《抗疫时期的我们》

第3名的照片作品是两位同学在参加志愿,帮忙为社区的居民测量体温。

第2名的照片作品是在做实习护士的同学穿着医护服紧张地与医生们医治疑似患者。

第1名的照片作品是——校领导在国庆假期安全教育大会上讲解封闭式管理细则。


某日,一学生在食堂打饭。后面的同学拍了拍他的肩膀。

-“请问您是校领导吗?”

-“不是。”

-“请问您是辅导员吗?”

-“不是。”

-“请问您是来蹭饭的附近居民吗?”

-“不是。”

-“那请你赶紧把脚拿开,你踩我已经很久了”


问:“公司和高校对人的自由保障有什么不同?”

答:“公司也保证你进大门之后的自由。”


国庆期间,高校门口的出门报警器突然响了,领导立刻高度重视想看是谁未经批准出校。

过了一会,维修工来告诉领导:“只是工作不稳定,坏了。”

领导:“真不巧,刚刚才有一半学生承认是他们出校了,另一半已经被我勒令退学了。”


国庆期间,一位同学申请从校外进门

-门卫大爷:“你是本校的学生?”

-同学:“是的,”

-门卫大爷:“不可能,我从来没放出去过一个学生。”


众所周知,支持封闭式管理,聪明,善良,这三样品质只能拥有两样。


某同学向辅导员百般请求,终于得到了一次出校许可。

-同学问:“如果我回来之后发热,被处分可怎么办?”

-“没事,学院会保护你的合法权益的。”

-“要是学院被上级问责了,不同意撤销处分可怎么办?”

-“没事,行政部会保护你的合法权益的。”

-“要是行政部也被问责了怎么办?”

-“没事,校领导会保护你的合法权益的。”

-“要是校领导也被问责了呢?”

辅导员终于没耐心了,对他吼道:“要是真有这么好的事发生,你还会在意被处分这点小事吗?”


校领导在假期安全教育大会讲话:“我们的封闭式管理已经取得很大成效,同学们恢复正常生活的日子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了!”

下面两个同学交谈:

-“什么是地平线?”

-“就是你能看得见但永远走不到的那条线。”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道理楼上各位都说的很清楚了,我站在一个研究生的角度声讨一下,尤其是本来就很难毕业的博士。

首先,别扯什么自愿返校,导师手握学生毕业生杀大权,装模作样让学生提申请的软强迫算个狗屁自愿。

多少学生无法出校看病、办事,毕业生怎么出去面试?好就算可以出去你他妈让我必须当天回,我要去外地面试咋整,就拿毕业威胁我!!!

也别扯什么正经理由能打申请,有些导师根本就不批好吧!就教职工是人,学生就当猪圈养呗?

那些觉得没什么的人,怕是你还没返校吧???被关几个月我看你还能在这乐观主义扯犊子

研究生是学生里面最弱势的群体好吗!!平时已经被导师当畜牲欺负了,多少得抑郁症的,这种时候教育局还大力支持,等着出事???

这样的教育局教委,脑子有坑吧,mdzz,国家不管管吗,活该人才流失,活该学术做不过别人

集体休学吧认真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关系:

  1. 封校影响所有大学生正常实习,导致明年毕业找工作没资历,用人单位不会因为疫情同情当代大学生,资本家只为利益。
  2. 封校会导致家境困难的大学生失去勤工助学的机会。

还是那句话,这社会都是利益使然。为什么这一次封校这么多大学生站出来反对,上学期就没有?大家仔细想想吧。

当然做出封校这一决定的各位校领导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过,有的学校不就解封了吗?江南大学、南京大学……

教育部可没一棒子打死,只是日常甩锅而已






我来自挂了

这个人不知道为什么从一开始就说我没有责任心乱说误导人,我也不太自知自己哪里误导别人了。他还说钟南山院士说我们大学生应该被封闭管理,我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儿得出这个结论的。

如果他能够证明他的结论,只要是钟院士说的,或者李兰娟院士或者张文宏医生说过类似言论,我立马删回答。就这样。



如果大家觉得我哪句话不是事实有什么理论逻辑漏洞大可以指出来。

也许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无理取闹的人最容易获得大家的推崇。。。


以下为原回答。

作为即将被学校封闭管理的一名大三学生我想说两句。

我觉得,高校学生们对于这学期封闭管理的最大意见就是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没错就是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您先别急着反驳我,往下看。

很多人在说非典期间大学也封闭了,那时候学生们都好好的,为啥我们这一代就非要闹。我想先问你一句,你能正视非典和新冠的区别然后再喷吗?国家科普了大半年了,非典和新冠有本质上差别。非典主要在青少年和壮年人传播,传播力极强,起病急骤,死亡率极高。而新冠呢?传播力不亚于非典,但是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从轻症到重症并不迅速。最关键的是大学生不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而是非典的易感人群。

再从持续时间来看,非典持续了不到半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而新冠呢?蔓延至全球,可能十年内都不会结束。如果这次疫情和非典一样,很快就结束了,下学期就能恢复正常,我带头同意这学期封闭。但是你觉得下学期疫情能完全结束吗,5年内能完全结束吗?所以疫情不能完全结束就要一直消耗我们这代学生的青春?今年的大一新生活该从入学封闭到毕业?(不要和我杠疫苗出来疫情就结束了,我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我们心里都清楚的很)

所以不要康他人之慨,让大学生牺牲什么的。大学生没必要牺牲,真正明白的生物医学界的老师不会觉得大学要封闭的,所以就请那些大学老师们不要来评论区秀智商了。另外我们也无意想封闭大学老师,只是争取自己的权利。

大学生需要出校门的需求非常多,下面我列了一些:

1、就医需求。学校很多慢性病的同学校医院看不了,要定期出去检查拿药。

2、实习需求。每一个大三大四的学生都需要实习,因为封校很多专业原本是实习计划都被迫在校完成,这样的后果可能是影响毕业找工作,因为用人单位不会招实习经验都没有的大学生。

3、探亲需求。大学生年纪不小了,很多人家里老人年纪很大八九十岁大有人在,大学期间见一次少一次,以后能不能再见到都是问号。中国人不是最重视亲情和孝道吗?这点难道会反对?

4、休闲娱乐需求。大学生也不是学习的工具,我在学校完成我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我假期理所应当放松休闲。而且不只是大学生,任何人都是一样需要休闲娱乐,长期被关在校园心理压力会非常大。

另外,大部分学校对于审批出校门的手续都异常麻烦,所以不要和我轻飘飘的说“你有必要出校门去申请就是了”。我们6月份返校过一次,光是看病申请出校门就花了三天才办了手续,腿也跑断了,最后还差点没出了校门,也耽误了看病的时间(要知道现在医院是非常拥挤和紧张的),搞的大家心里都不快活。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有这种需求,然后遇到这样的麻烦,你是不是也会很恼怒?你还能轻飘飘的一句话结束吗?


来补充回答,侵删

评论中的圣母们可以来看看你们的学校爸爸是怎么为学生考虑的了。

其他的都先别说,圣母们就先回答我一个问题:学校不让大三大四外出实习,等到学生毕业以后企业不招没有实习经历的学生,那学生找不到工作是不是学校来养?还是各位圣母来养?

有的人的评论我都懒得回了,特别矫情,翻来覆去就那一句话“如果有人感染了怎么办,你能负的了责任吗”。那如果有人感染了肺结核怎么办,干嘛还要开学?如果有人感染了EB病毒怎么办?如果有人感染HPV病毒得了宫颈癌怎么办?学化学的用四氢呋喃做实验如果因为慢性毒害失去生育能力怎么办?

我已经说了当前防疫形势下这种情况极小可能性的你还非要杠我能有什么办法?那我还告诉你,你吃的一切动物的肉里面都可能有寄生虫的卵,特别是扁形动物门和线形动物门的寄生虫,它们都可能因为你烹饪不到位不能完全被杀死而进入你的体内,然后从小肠进入血液进入你的淋巴系统,那你是不是别吃任何肉类了?吃了会得寄生虫病的!!!千万别吃,很可怕,很多种类寄生虫现在是不可治愈的,只能控制,多可怕!!!千万别吃。

这种人我见一个删一个评论,懒得和你们讲道理。昨天下午一个评论无理取闹和我杠了一下午,所以和不讲道理的人没有道理可讲,就这样。


user avatar   he-xian-sheng-29-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某在京高校大二学生。

首先说明观点,我不同意封闭大学校园,更加不同意由各高校决定十一长假是否能够出校。

总结一下当下,对于封闭大学校园的主要矛盾包括:

1.大学生被封闭在校园当中,但是教职工却可以随意进出校园,封闭的形式目的——防止疫情进入校园名存实亡,而且这样的区别对待措施并不公平。

2.在春季学校一些大学部分学生返校之后,在低风险、连续近百日没有新增的情况下,既不解除封闭措施,请假也是困难重重,实际上就是一封到底,无视大学生需求。

3.在高校全面开学的情况下,校园内人数远大于春季学期,校园的基础设施在封闭管理的条件下,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传闻有的大学超市、饭堂趁机涨价,提高生活成本)

4.封闭管理的情况下,需要出校的实践活动(志愿活动、实习等)难以持续,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就业。

第一个问题,很多学校给出的封闭理由是,大学集中住宿,人口密度大,一旦出现病毒感染的情况,扩散将非常迅速,导致一发不可收拾,因此要避免大学生接触外来人员,所以封校;对于教职工,教师在校内没有住所,校内的一些活动需要外来人员的帮助,因此不可能将外来人员拒于门外,所以只关大学生。

个人认为,这种理由是无法成立的,首先在现实层面,虽然大学春季学期并没有大规模开学,但是各地的初高中和小学都是完全开学了的,集中住宿在初高中是常态,大部分地区的初高中基本维持了正常的周末放假休息的节奏,现在的中学生放假,也不是在家里埋头学习,学校也基本不对学生放假期间的行程进行限制,原则上不出市即可,在此种政策下,既没有发生外出导致感染的问题,更没有出现疫情扩散的问题,因此中小学的经验已经表明,集中住宿和外出容易感染并非封闭校园的理由;除此之外,一些地铁安检员、保安等也是集中住宿,他们每天解除的外来人员更多,但并没有因此而导致病毒感染和传播的事件。因此以这种理由封闭学校,限制大学生的行动自由,实际上是将一件理论存在微小的可能性的事件,脱离现实的检验,直接作为了制定政策的依据。

而对于教职工的问题,我觉得一味的要求教职工和学生一起封闭并非良策,大学教师很多都身兼数职,以法学教师为例,许多教师本身还是兼职律师,有的是政府部门的顾问,封闭确实没有现实可能性。通过“既然教职工没有办法封闭,那么学生也不要封闭”的逻辑,实际上是以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思维来争取权益,难以争取到社会的支持。仍然需要将问题聚焦在“全国普遍低风险且长时间没有本地新增病例的情况下,封闭管理政策是否需要作出改变”当中。(当然对于一部分学生可以出一部分学生不能出这种情况必须坚决反对,立即解决)

而关于后三个问题,实际上归结于两件事情:春季学期封闭管理政策的恶劣事件以及对于秋季学期开学后政策的不明确。在几个相关的问题当中都有人提高,出校审批流程复杂,一层套一层,许多在常人眼里看起来必须的请假事由,却被驳回。而在秋季开学前,无论是jyb还是各地教委给出的指引,都是所谓的“非必要不离校”这一原则性规定,没有进一步的实施细则,甚至“非必要不离校”仅仅是一个“倡议”而不是一个管理规定,什么是“必要”?什么是“相对封闭管理”?这个“必要”由谁来证明?作出原则性指引是教育领域的常态,例如教育改革中会提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类话语,但在一项对学生人身自由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上,这种原则性的规定违背了对于基本权利限制政策明确性的要求。在教育权上,jyb自己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三条就明确规定了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的具体事项,第五十五条规定了学生陈述和申辩的权利。教育权和自由权都是明文规定的基本权利,对于基本权利的限制,需要具有明确性,而此种原则性的规定,jyb自身不制定相关细则,亦没有要求每一个高校制定相关的细则,到了学校层面,也在不断引用“非必要不出校”这一“倡议”作为限制学生行动自由的依据,具体何为“必要”,尺度由审批者掌控,学生只能在审批者的批准(一次次拒绝)中探究这一尺度,实际上是不透明也不公开的,不仅容易导致学生的恐慌和抵触,也将导致政策对学生基本权利的不正当限制。同时,对于此种权利的限制,并没有申诉的渠道,例如辅导员不批准请假,应当寻求什么人的帮助?是否有申辩和复议的权利?如果不能够认识到此种封闭管理的政策是基于疫情原因对大学生行动自由这一基本权利的限制,此种政策执行上滑向对基本权利的不正当限制和一刀切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学生对于校内基础设施的担忧亦是同理,既然所有人都认识到此种政策将会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那么应当将此种影响降到最低。以最基础的校内超市和食堂为例,至少需要明确要求各高校食堂、超市不得涨价,并给出相应的监督和投诉渠道。这一政策在疫情初期,大规模封闭的时候就在全社会范围内实施,限制生活必需品和食物的价格,投入平价肉和蔬菜,当时是全社会驰援武汉,那么现在高校作为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仍被封闭的场所,是否亦需要当地或者社会的相关物资的保障?更何况大家都担忧,由于校内的超市、食堂在春季学期基本处于低位运行,亏损严重,因此希望通过封闭管理这段时间自身的垄断地位来填补损失,这种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并不低,在疫情过后,许多餐饮企业都曾通过涨价希望弥补损失,结果就是消费者的谴责,但在大学当中,不可能凝聚如此大的声势来对超市和食堂进行舆论监督,且这两者在封闭管理期间并没有商业竞争的压力,如何防止此种情况在高校当中再次发生,我认为决策者有必要以最坏的打算而非看待慈善家或者当今社会普通商人的程度来考虑这一事情。

且纵观这一系列的政策,透露出的实际上是决策者或者社会对于大学的误解,首先是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基础设施的误解,认为大学生生活的正常进行,是依托于校园内的基础设施,但无论是位于城市内抑或是郊区的校园,附近均会产生以校园为中心的一系列产业,这一系列产业成为校园的许多基础设施的有力补充,例如大学附近的饭店实际上分担了饭堂的压力以及承担了饭堂不开门期间学生吃饭的功能,而许多大学并没有健身馆、游泳馆等设施,这些均需要社会力量的配合和参与,而生活物资的采购,是千人千面的,只有大型超市才能基本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大学生离家在外,不再如高中生、初中生一般,如果紧急需要某些生活物资,可以让家长临时送来,亦无法依靠网购解决一切,因此大型商超就在大学生活中有存在的必要。其次,是对于大学这一学府性质的误解,大学既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阶段,也是学生学习如何与社会接轨的阶段,无论是独立生活,还是走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本身都是大学学习的一部分,对于某些专业而言,社会实践甚至与理论学习平起平坐,曾经的人们都称大学生生活在“象牙塔”里,没有社会经验,但在疫情面前,大学生又如同易感人群一般,被封闭在象牙塔里,被人们告诉:“大学生就应该在大学里面埋头学习”,如果是这样,我们何必倡导通识教育?何必倡导社会实践?何必要求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更不要提大三、大四需要实习的学生,他们的简历需要实习的经历,社会的公司也不会需要毫无实践经验的毕业生,而某些决策者则将实习等同于军训一样,是一种学分任务,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学校妥善安排”便带过,则便是对大学本身,最大的误解。

除了这几个问题,个人认为,从春季学期到现今,相关的高校管理政策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封闭管理作为限制自由的政策,基于紧急状态(疫情)来制定,却没有定时评估、检讨、修改的机制。最典型的便是在大部分地区已经没有新增病例的情况下,许多学校封闭的依据仍旧是几个月前发出的高校开学指引,相关的指引既作为限制的依据,却又不与疫情的发展程度进行联动,也没有日落条款的设置,便导致了实质上是对大学生无期限的限制自由。

2.在立法学上,限制基本权利的法律只能够由(最高)立法机关来制定,在疫情状态下虽说并非一切的限制措施都需要按照“议会保留”原则进行,但是仍然需要保证限制的政策是明确的,是由高级别机关制定的,且此种权利不应该随意授权于其他机关,即便授予,也需要对其他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作出限制。而此次“十一是否允许离校由高校决定”,就是一次很不好的示范,大学生来到大学所在的城市,在经过14天的封闭确认没有感染后,理应作为这一城市的一份子被对待,疫情防控等级也应按所在区域来界定,因此除非有特别的理由,否则位于统一地区的大学生应当被同等的政策对待,尤其是在限制基本权利的政策当中。但此次并没有出台配套的指引,例如“低风险地区应当允许学生出校,不允许的学校需要报某层级部门批准”,而不是简单的一句各高校决定,将决定权和决定的责任完全推给高校。

3.众所周知,法律的解释是一门学说,对于一个法条的解释存在着多种学说,有着大量的研究文献,但对于封闭式管理这种事关基本权利的政策的解释,却基本是由学校或者当地教育部门进行解释,如果通过论理解释的方法,将jyb四月的高校开学指引和刚刚发布的高校开学指引相对比,可以发现删去了“封闭式管理”这一规定,即便是立足于“非必要不出校”的“倡议”,此“必要”的标准也明显要宽松于春季学期的标准,如果说春季学期的标准是法律中的“公序良俗”,那么秋季学期的标准应当是社会一般意义的“伦理道德”,无论是学习、生活抑或是精神上的“必要”,都应当是解释上的必要。即便与修改后的方案中关于中小学开学的指引中,所谓的封闭式管理也并非让中学生周末不放假的封闭,因此高校的政策更不应解释为严格的封闭,绝对的封闭。

但单纯对于政策的吐槽,我认为是无动于衷的,我们还需要明确我们在争取什么,并让这些目标成为我们的意见。

在清华封校的问题下,有一篇对学校关于这一问题回复的微信文章,里面有一段回应我觉得应当成为每一个大学疫情期间管理的共识:

“而这种申请审批的制度,看似形式主义,其实在当前形势下,它的一重要作用是作为一种报备,万一出了事,可以迅速溯源,比如可以迅速找到前往高风险区域的密接者学生并将其隔离等。同时,同学提供的信息也必须是真实的,如果填写虚假信息,万一出了事,则涉嫌违反国家防疫的相关法律规定。”

申请出校应当是备案的措施而非控制的措施,高校管理应当在理念上作出实质性的转变,只要学生填写了相应的行程,无论行程的目的是什么,都应该通过审批允许出校;更进一步,完全可以通过在校门扫码登记出校,然后再次入校后要求上传行程进行报备,由申请制彻底改为备案制。最低限度,都应当出台指引,要求高校在审批相关申请时,以批准为原则,不批准为例外,做好备案工作即可。

除此之外,应当出台相关的政策,禁止高校超市、食堂等基础服务涨价,至少需要保持在开学前的相应水平,同时发布监督和投诉的渠道,对高校的投诉和监督优先保障和处理。

要求各地教育局、各高校定时重新评估和检讨相关政策,听取学生意见,同时要建立一套指引,将风险等级制度与学校管理政策联系起来,形成刚性的联动(风险等级维持一定的时间后必须改变或重新评估)


最近看了很多文件和法律,更新一下

首先是jyb对于高校开学的政策

七、问:《技术方案(更新版)》对校门管理有哪些要求?
答:高校要把好校门关,教职员工和学生入校时严格进行体温检测,查看健康码,保证入校人员身体状况健康。学校要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
中小学校实行校园相对封闭式管理,全面梳理所有进校通道,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师生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
高等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
(一)学校管理要求
3.进出校登记制度。把好校门关,教职员工和学生入校时严格进行体温检测,查看健康码,保证入校人员身体状况健康。学校要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
(二)学生管理要求
1.学生到校时,应当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安全有序报到。入校时接受体温检测,主动出示健康码,合格后方可入校。无特殊情况,尽量避免接送人员进入校区。
2.在校期间,自觉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健康监测。注意用眼卫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宿舍卫生清洁,做好个人卫生,定期晾晒、洗涤被褥及个人衣物。
3.严格遵守学校进出管理规定,尽量减少出校,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在公共场所保持社交距离。在校园内的学生和授课老师,可不戴口罩。

从这两份文件当中,实际上并没有要求高校实行封闭式管理,特别是通过体系解释的方法,与中小学校门管理的规定中明确规定“相对封闭式管理”相对比,高校实际上连“相对封闭式管理”都不需要;对于此种限制行动自由的措施,作为主管部门的jyb没有授权,各校更不应该自行做。再从用词和用语上解释,采用的是进出校登记制度,”出校登记“而不是”出校批准“,是备案制而非申请制,就好像现在去电影院需要登记身份信息,但不是要先和主管部门申请看电影,然后才能买电影票。而最接近”封闭式管理“的用语,是防控方案(二)3.中的尽量做到减少出校,但是根据上下文和规定的部分就知道,这是对于学生的一个要求,尽量和积极之类的用语一样,是一种倡议性而非强制性的用语,学校要做和可以做的,已经在(一)学校管理要求当中说得很清楚了,用对学生的倡议来作为学校制定政策的依据,就好像倡导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要过有意义的生活,学校非得给你搞个”生活意义评分“,是将倡议性规定看作强制性规定。


知乎建议修改,删了很多更新的部分

但我觉得最后一个更新需要保留

其他学校还固守封闭的话,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校情在呢?

如果不是,建议抄作业


THU已经官宣从申请制转换为备案制了。我认为各校抄作业或许还缺个理由,的确,从比较法理论上看,国外的法律不能够当然地成为国内的参考,需要明确有相似性以及可行性的情况下才能够作为参考;因此我随便写了点理由。

首先,备案制实际上是最贴切当前开学管理政策的制度;在第二次更新的时候其实就提到了,“非必要不出校”是对学生个人的要求,而不是对于学校的要求,事实上并没有明确授权于学校建立“申请制”出校制度的权力,只是要求学校严格管理校门。另一方面,备案制是当前可以达到掌控学生轨迹,降低零星疫情所带来的损失这一目的的手段当中,对学生行动自由影响最轻微的,按照比例原则,要求在众多基本权利限制的手段中选择伤害最小的,根据狭义比例原则,目的与手段之间更是需要成比例,通俗而言,就是不能够用高射炮来打蚊子。同时,在封闭管理这一政策中,如果在选择手段这一步骤就选择备案制这一对学生影响最小的手段,那么就基本不存在对这一手段不符合狭义比例原则的指责。如果仍然沿用申请制,那么每一次的申请批准与否,实际上都存在违反比例原则的风险,反馈到现实当中,就是大家对审批标准过严,大量学生认为必要的事项无法批准的谴责(比例原则这一段实际上我也没学好,如果有大佬麻烦在评论区批评指正,但我觉得作为一个限制自由的管理措施,运用比例原则的方法进行思考是有必要的)。

其次,高校从申请制到备案制的转变,不仅不会增加负担和风险,反而降低了负担,不用开发一个新的请假审批系统。当前既然都被要求回校后三次打卡,而打卡本身又需要获取学生定位,于其把学生时时刻刻关在学校却还要机械、形式主义地打卡,不如让这个制度真正发挥其作用。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出入校门时扫码或刷卡记录,避免出去而不为人知,在很多学校已经安装了闸机的现在,这一项实现起来并不难。另一方面,通过打卡制度,通过主动申报或同步记录的方式,要求学生上传外出的行程,即可达到目的。


有新表态,懒得重复写


user avatar   shen-xiang-zi-li-de-mao-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初读《小王子》时觉得玫瑰虚荣骄纵,仰仗着小王子对她的倾慕便对他颐指气使。后来才懂得,原来小王子没能读懂玫瑰刁蛮任性背后隐藏的多少柔情,不知道她在孕育出花朵之前多么精心地打扮着自己却又装作毫不在意般矫揉造作的小心思;不知道她并不是天真地相信自己仅有的四根刺能够保护自己,而是相信只要小王子在身边便不会遇到危险;不知道她刁蛮地催促小王子为她架起屏风是想获得小王子更多的珍视与照顾。玫瑰经历尚浅,还不懂得如何好好去爱一个人;小王子尽心尽力地照料着玫瑰,以为将自己的一切奉上便是爱的真谛,却忘记了是玫瑰使他的生活芬芳多彩。

小王子精疲力竭,带着沮丧的心情决定离开玫瑰。玫瑰终于懂得自己的虚张声势使小王子疲惫不堪。那些只是想让小王子更加珍视自己的无理取闹的花招,曾折磨着全心全意对待她的小王子。其实玫瑰知道自己并非独一无二,自己的刁蛮只是希望确认小王子的爱是特别的。她终于放下了骄傲言明了爱,也接受了小王子即将离开的事实。小王子没能与玫瑰相守,并不是因为他对玫瑰爱得不够深情,而是太过在乎彼此却又不知如何表达。故事的结局并不一定要圆满才有意义,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丢失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暮然回首,才会发现原来那些曾经的痛都是成长必须经历的。正是这一份疼痛告诉小王子相爱中不应该只有盲目的迷恋与容忍,而是看到对方身上的所有好与坏,知道对方并非是特别的,但仍愿意彼此携手并进,因为知道对方是世间属于自己那朵独一无二的玫瑰。

小狐狸告诉小王子人与人的关系,其实是心甘情愿的驯服与被驯服,从此以后两个人之间有了独一无二的联结,一个普通人便开始变得与世界上的所有人都不一样。但与此同时,不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建立羁绊就不得不面临流眼泪的风险。小狐狸让小王子明白了纵使花园中盛开着成千上万的玫瑰,但B612星球上的那朵才是独一无二的。她单独一朵就胜过这世间所有的玫瑰,因为她是小王子浇灌的,是小王子放在花罩中的,是小王子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小王子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甚至聆听过她的沉默。 他们互相驯养过彼此,她是小王子的玫瑰。小王子爱着这样一朵盛开在浩瀚星海里的花,因此当他抬头仰望繁星时,便会感到心满意足。小狐狸从一开始就明白小王子迟早会与自己告别,可它仍然希望与小王子建立羁绊。它一点一点教着曾经不太懂得爱的小王子他的玫瑰因彼此的驯养而独特,告诉他要对驯养过的玫瑰负责,也眼睁睁地看着小王子离自己愈来愈远,直到告别的那一刻。小狐狸可怜吗?才不是呢,因为实质性的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正如星空的美丽在于宇宙间存在着一朵娇艳的玫瑰花,沙漠的美丽在于苍茫中存在的那一口甘甜的井,在今后的日子里,小狐狸会拥有整个秋天麦子的颜色,也会拥有风在麦穗间吹拂的声音。


user avatar   zhang-zi-shu-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已删除

2、已删除

3、已删除

4、已删除

5、已删除

6、已删除

7、已删除

8、已删除

9、已删除

10、已删除




  

相关话题

  大学生真的可以写网文吗? 
  如何看待北京理工大学大物期末考试近 200 人被判答卷雷同,相关学生却声称无据冤枉?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应该秉持“我要变厉害、我要挣大钱”的生活态度还是“知足常乐、平淡是真”的生活态度? 
  如何看待清华毕业生回老家当保安? 
  一把年纪了,脑海中还中二地想象自己手持双刃是怎么回事? 
  如何看待「六成大学生认为毕业 10 年内会年入百万」,00 后的你对未来薪水的期待值是多少? 
  职场中典型的学生思维有哪些? 
  大学生应如何充实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一片空白的人,简历应该怎么写? 
  考研复习中忘性大记不住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巫师 3》该怎么样去玩?
下一个讨论
美军历史上获得紫心勋章最多的人是谁?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