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规则意识和底线思维。
从宏观层面看,中国的“老一辈”基本上都是在缺乏规则和底线的半原生态社会环境下野蛮生长起来的,他们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大的社会变迁,西方国家几百年走完的路他们一生就走完了。
剧烈变迁的社会导致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乏一个稳定的外界环境,而人是外部界定的产物。在这种变化不定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常常处于一种对现状手足无措和对未来不可预期的状态中,而这种心态最像什么呢?像战场上的士兵。
众所周知,战场之上唯一的规则便是没有规则,对适应环境的要求远高于对原则底线的遵守,规则对他们来说是变幻莫测的,抓住机会生存下去并谋取利益最大化才是永恒的,抓住了机会,你可能就是归乡的知青,你可能就是参加第一批次高考的大学生,你可能就能拿到大城市的户口,你可能就是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
对于战场上的士兵而言,及时躲进正确的弹坑里,直接决定了你的生死,你能决定的只有速度,剩下的一切则只能交给老天爷。
换言之,运气和抓住时机的能力,或者说投机性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而人对于足以塑造命运的力量顶礼膜拜则是一种天性。
这种投机性再结合高等教育与信息资源的匮乏,由外而内的塑造了他们的性格特征。这在他们身上具体表现为自私,市侩,狡黠,盲从,迷信。实际上你把这些特点拆解开来,会发现每一点都充斥着丛林法则式的时代印记。
他们必须自私,因为机会有限,自己不抓住可能就再也没有了。(我死之后哪儿管他洪水滔天)
他们必须市侩,因为生存资源有限,必须精打细算才不至于捉襟见肘。(能吃则吃,能占则占)
他们必须狡黠,因为饼就那么大,别人要是多吃了一口,自己就少吃一口。(密切关注一切可以钻的空子)
他们必须盲从,因为其他人都这么干了,自己要是不赶上就慢了。(追涨杀跌,哪里人多去哪里)
他们必须迷信,因为散兵坑里没有无神论者。想要缓解命运的不可知性,诉诸于超自然力量是唯一办法。(烧香拜佛,风水气功)
这些特点都是由他们人生经历中无数血淋淋的惨痛教训堆砌而成的,这些教训或者来源于身边,或者来源于自身,开路或许不一,但都在他们的骨子里深深刻印下了痕迹,他们忘不了,也不敢忘,他们必须依照这种方法行事,这种路径依赖已经成为了他们性格的一部分,甚至时代本身的变迁都已经无法撼动。
他们并非生而扭曲,塑造他们的,是时代。人永远是一种趋利避害,规避风险,渴求稳定的生物,于是你们又可以看到他们一方面对稳定有着巨大渴望(对体制内的过度偏执),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敢把自己放心的交给稳定的规则,而更愿意诉诸于一些所谓的“潜规则”(对人情关系的片面痴迷),一方面盲目痛斥社会黑暗,另一方面自己努力成为黑暗的一部分。这种一体两面的矛盾特性充斥着他们日常生活。
对于他们来说,规则和底线只是可选项,不是必选。
我们能做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方面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适度宽容,积极矫正他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努力让自己不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我们管不了他们,我们可以管好我们自己。
“多看看好书,不要看乱七八糟的书,多读经典名著。”
这是坑。
我们的阅读兴趣往往就是被中学时的语文课和推荐书目给毁了。
应该多看些杂书,经典名著之外的书。
不是说乱七八糟的暴力、色情、变态的书。
而是,普遍好评的有意思的书。
多看看人物传记,多看看《鹿鼎记》这样的小说,多有意思啊。
四大名著,很多男生都是玩三国类游戏才去翻翻看看《三国演义》。
等你对一些话题感兴趣了,自然会涉及到一些名著。
比如进入社会,理想和现实碰撞了,会找来《月亮与六便士》看看。
思索TMD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也许会看看《活出生命的意义》。
疫情期间怎么社会和人类这么荒谬,媒体开始重拾推荐加缪的《鼠疫》了,这时就理解更深了。
为什么美国那么反智,香港怎么也能闹的起来,看看《乌合之众》。
知识分子怎么不是样样好了,公知怎么还会谋私利,看看《围城》。
去了重庆旅游,看过了渣滓洞,有了兴趣翻翻《红岩》。
为什么有些人很有追求,有理想,有passion,看看《北方的河》。
知乎上讨论996和内卷的话题多了,无产阶级似乎联合起来了,看看毛主席文选吧。
抱有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才能在成年后,通过阅读来解决自己的困惑。
视频是肤浅的,读书才能深刻认知自己的命运。
但我们的教育,却往往把阅读兴趣给毁灭了。之所以是兴趣,是因为读物与自己相关,而名著往往和自己不相关,或者得到它和你的人生相关了,缘分到了,才适合阅读。
我不想因为别人看,或者什么专家推荐和暑假作业,看《红楼梦》。
我不想看《海底两万里》,我就想看流行的《三体》。
我不想看《骆驼祥子》《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泰戈尔诗选》《红岩》《青春之歌》这些,我就想看《鹿鼎记》,就想看《挪威的森林》,就想看《三重门》。
我们应该有推荐书目,但不要以名著这个标准来筛选。
或者可以在这个书目之下,有一个低配版更现实有趣的民间书单。
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和阅历。
教育是让少部分人填鸭,读了之后写作文会引用些名著名字和背几个段落每次都引用得了高分,还是让大多数孩子热爱阅读,热爱用书来探索自己的丰富世界?
如果父母可以的话,可以往这个推荐书单里加一些更符合孩子兴趣的。
不可否认,用名著来做推荐书单,而且是教育部推荐,它考虑的不光是阅读兴趣培养,还有思想政治性。
有趣才是最高标准,孩子喜欢读才能读得进去,读多了,才能养成阅读习惯,有了习惯自然语文水平和作文水平就能提高。
像韩寒那样。
像郑渊洁和他儿子那样。
我读过的有意思的适合中学生看的书
成年人推荐读物:
全球还有超过一万件核武器,这是最大的坑,当你了解核武器的运作方式的时候,就知道我们的一切和平生活都是脆弱的,随时都可能被打破。我能看到的比较大的几个坑:
1.核武器 2.塑料污染 3.转基因 4.互联网监控技术对个人隐私的威胁 5.信贷扩张带来的债务危机
PS:老一辈给年轻人挖过太多的坑,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批判的同时也应该反思我们怎样跳出这些坑,以及我们是否尽量避免给下一代挖坑
PS:做过很多场与原生家庭有关的讲座,在我看来,老一辈人的观念对年轻人的影响是长期且漫长的,落后的观念和认知真的会影响终身,下面这四种情况是最常见的:
这句话一定有很多人听到过,也被洗过脑
老实说,我自己也被一些老前辈灌输过,而且曾经一度深信不疑,但其实这是一种自虐思维
曾经在GE 供职的时候,跟过一个70后女领导,她非常喜欢当众羞辱新来的管培生,最自豪的一段经历就是当着4K多个工人的面让一位90后的海归管培生痛哭流涕,还以此作为敲打年轻人的故事,每逢大会必讲一次(在家也没少教育自己的孩子),美其名曰“锻炼年轻人”,“年轻人就是不能吃苦,所以要多锻炼他们”
至于什么是吃苦,吃什么苦,要吃多久,吃苦的目的是什么,老一辈从来不和你解释,问多了还会说你幼稚
吃苦从来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鼓吹吃苦其实是一种倒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偷懒,不断寻求安逸的过程。喜欢吃苦的人要么是喜欢自虐/好日子过久了,要么是被洗脑严重
强调吃苦的同时,其实更应该强调结果导向思维,你在为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努力,这件事情有意义吗?值得你这样吃苦吗?对你的个人社会价值提升有帮助吗?
如果什么都没有,仅仅是感动自我,感动你的长辈,感动你的领导,那这苦吃的毫无意义,只会对你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不管生活还是工作,都应该学会对自己好点。累了要学会休息,困了要多睡觉,不开心了就去happy,学会少吃苦,在点滴中寻找快乐
“你怎么才考这么点分,一定是不努力”
“怎么别人能上重点,你上不了,一定是不努力”
“怎么都XX岁了还没找到工作/升官,一定是不努力”
“都这么大了还没赚到钱,你老子我当年就XXXX,你一定是不努力”
“怎么都这么大了还按时下班,不加班就是不努力”
相信你在成长过程中都被类似的话语洗过脑,洗脑的人可能是你的父母,亲属,也可能是老师,教授,甚至可能是你现在的领导,造成你对自己不断进行自我怀疑
在这里赞同 @李小喵 的看法。老一辈人由于时代的原因,先后经历过上山下乡,文革,自卫反击战,改革开放,下岗再就业,市场经济化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是被国家和时代裹挟而来,时代的巨大变化颠覆了各行业各赛道版图的同时,也对时代中小人物的命运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国家和时代的变革先后产生了无数的市场红利期和风口,伴随而来的是伸手可见的商业机会和缺乏监督的市场机制,在丛林法则和狼性思维的加持下,一些幸运儿成功成为了时代的成功者,完成了个体和家族的阶层跃迁,由此片面地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忽视了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馈赠
好比很多所谓的创业成功者,只会一味强调自己创业时的不易,但他们从来不会告诉你,自己曾经在创业初期怎样获得贵人相助,家族资源,政策扶持。世俗的成功可以参考但是很难复制黏贴
所以,注意努力的方向和努力的方式方法,屏蔽掉周围的杂音,坚信自己内心的声音,时刻抬头仰望下星空,要比埋头苦干,盲目听信他人强百倍
“只要考了公务员,你妈我就放心了”
“只要上了大学,你就轻松了”
“只要读了XX专业,就可以不愁找不到工作了”
“只要找XXX结婚,就能一辈子安安稳稳了”
如果年轻人不听,结局一定是“我都是为你好啊”“怎么这么不听话了”作为结束语
这是一种「善意的谎言」,认为某个状态是理想的,达到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我带过许多应届生求职,相当多的人成绩不过关,企图在简历上蒙混过关,细问之下都表示:
“确实在大学没好好学习”“谁想到校招还会看成绩啊”“成绩不好不等于能力不好啊”
这就是所谓的"高中拼命学,大学拼命玩"的怪象,不断在"拼命学"与"拼命玩"的极端中挣扎,让年轻人不具备基本的职场生存能力,更不要说成为拥有全球化视野、极强沟通能力、跨文化生存能力、创造价值能力的人
等到毕业时,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突出的亮点,连一份实习也很难找到,日积月累的负能量反而消磨了自己的斗志,迷茫的同时,金钱的压力、利益至上论、美好爱情的遥遥无期都可能成为压垮人的稻草
同样的,知乎板块“劝退专业”下永远不缺真实案例,相当多的人是被老一辈坑了,专业和行业选择的失败不仅给人生带来重重阻碍,也会极大扭曲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不要迷信掌握了某样东西就能高枕无忧,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好事。亲自去做调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勇于走出舒适区去尝试,发现问题了要及时止损,才是避免入坑的好办法
“你要开朗一点”
“你要出国读书”
“你要留在X国”
“你要选择X专业”
“你要XX岁嫁人/生孩子”
。。。
我业余时间在全国十多所高校遇到过很多家长,相当多的家长文化水平和社会认知不高(哪怕收入不低),但是控制欲非常强,而且特别喜欢用自己有限的经验为孩子规划无限的未来,如果孩子稍有不从,便会被家长道德绑架。这种现象长期存在,而且深深影响了很多本就资质很好的年轻人的未来。
这里赞同 @十七亚 的观点。老一辈人很难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如果要帮助子女,该怎样帮助,反而常常以过来人自居,顺便宣传一波自己艰苦奋斗的历史,把自己对社会或人生的不满作为对子女的要求
但是时代不同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体对社会的认知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丰富,每个人在自身规划时所依托的信息量往往数倍于老一辈人的经验,这些信息绝大多数又与老一辈人的认知相悖,因此,曾经的经验可能只适用于当时的时代和个体,只依托长辈的指点很难让年轻人在当今社会立足
比如,现在早已不是大锅饭或者计划经济时代,跳槽,转行,创业早已稀松平常,犯不着为了融入一个不喜欢的集体而委屈自己。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完全可以选择与人沟通较少的赛道进行深耕
比如,现在的美国早已不是二战后心怀天下,布局全球的美国,也不是冷战时动员力极强,向心力爆表的美利坚,更不是冷战胜利后引领西方文明,实力冠绝天下的领头羊,而是一个产业结构空心化严重,种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阶级结构高度固化,门阀势力和党派内耗严重的国家,此时作为留学生的你,留在美国真的能高枕无忧吗?真的可以获得比肩白人的工作机会吗?老一辈人真的能看懂现在的美国吗?
比如,曾经的中国百业待兴,一句“学好数理化”的口号都能传唱多年。因此,生物,化学,物理,材料等学科一度很有市场,但是时代的发展早已不是一两个专业所能左右的。曾经的铁饭碗和王牌专业早已被市场经济左右,此时如果按照老一辈的观念选择专业,未来的就业肯定会吃亏
我们常说:选择大于努力,但是选择权一定要在自己的手里,才能让努力变得有意义
寄语
我们相信大多数长辈都希望下一代少走弯路,尽量吸取自己的社会经验,但是时代的发展有时候远远超出了长辈的认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深陷老一辈人的旧有观念和误区里无法自拔,社会上年轻人群体中所谓的【摸鱼哲学】【种族或地域歧视】【极端仇视异性】【快速成功致富】【挫折或苦难教育】不正是这些老观念的具体体现?
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握,不要太听信老一辈人的经验(除非经过多角度验证确实在理),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尽可能武装和充实自己,才可以避免入坑,并用强大的实力说服老一辈人相信,你真的可以比他们过得好
老一辈留下房价、车价、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等烂摊子。
年轻人苦不堪言,年轻人抱怨几句;这帮老东西马上就扣上“不能吃苦”“一代不如一代”然而他们自己又好到哪里去?
最大的坑,我觉得是给了我们希望。
历朝历代,都是有人上人,有阶级,有合理的剥削和压迫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你要不就靠能吃苦,能钻营,能害人变成人上人,要不你就老老实实窝着,小亏小罪就踏实受着就完了,没有公平,也没有正义,官是父母,钱是爹妈,饿不死你还怎么着?能吃上菜就不错了,过年偶尔还能吃上肉,你还想咋?
可我们的老一辈呢?满脑子都是凭什么。凭什么有人穷有人富?凭什么会有官官相护,凭什么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凭什么以权谋私,行贿受贿?凭什么有赌场妓院?凭什么辛苦工作的人,不如会钻营的人,有生产资料的人收入多?凭什么有剥削?凭什么有压迫?凭什么不公平,不正义?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多少人的生命,创造了一个新的中国。他们努力让公平正义,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最大可能性实现。
这个也就是坑了。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当硝烟散去,酒杯端起,曾经的信念,曾经的不屈,似乎都远去了,私下里“穷人思维”“富人思维”又开始大行其道,潜规则,权利交易,找人办事在很多领域又开始屡见不鲜,送礼学,关系学有了越来越多的拥趸,我们有时会感到迷幻,是我们上一辈,老一辈做错了吗?
似乎没法说他们错了,但如果你真的坚信他们,真的坚守他们的信念,你就越来越寸步难行,你就只剩下安贫乐道,你就活该七八点才能下班,挣三五千块钱,住在出租屋里,给你在老家上学的孩子,讲你的信念,讲这个社会多么美好。
你说,这是不是老一辈给挖的最大的坑?
清理三种人吧
然后从科员、科长、处长、厅长、部长
全都是一个年龄段的人
70后80后都非常少
90后进入单位一眼看去······一群爸爸妈妈级别的人,都是这样的
等到这一批人几年内全部退休
90后全部补上,又是科员、科长、处长、厅长、部长
全都是一个年龄段的人
00后、10后也非常少了···
20后进入单位一眼看去······一群爸爸妈妈级别的人,都是这样的
“专业不重要,学校最重要。只要学校好,垃圾专业毕业了也是人上人”
没有时时把当年受的苦挂在嘴上。
造成现在的年轻人觉得:
40年前的那些岁月,或许也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糟吧?要不咱们把当年的路再走一遍?
作为一个前媒体人,我从发布的《推开K127那扇门--朱军“性骚扰”案真相调查》这篇文章看到,这并不是一篇中立报道,尤其是空间再现、仅提供一方证词、仅对话事件被告方(弦子的声音呢?)、分析事件对被告方产生的影响,读出了很强的导向性:弦子在撒谎,朱军是无辜的。
如何确保一篇报道中立?起码要体现真实、多方面看待问题、不掺杂写作者的主观臆测,这篇报道至少违反了后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