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斗卫星发生故障或用尽燃料时,它们一般就直接报废了,软件还能升级,硬件坏了就坏了,修是基本没法修的。绝大多数卫星都是这个宿命。根据它们与地球的距离,要么是低轨道卫星(LEO)的就往地球方向走,坠入大气层烧成灰烬或者落入位于南太平洋的航天器公墓;要么因为其燃料不足以让其减速到再入大气层,就只能再往外了走,由地面控制人员下达指令启动星上发动机,将失效卫星推离轨道抬升到比近地轨道高近千公里的所谓“坟场轨道”上去。中国很多卫星都装有离轨系统,在废弃后能依靠剩余的能量,自动进入 “太空坟场”,以免对正常卫星构成威胁。北斗有三种轨道,包括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24颗中轨道地球卫星(MEO)和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都不是低轨道,所以只能往坟场走。目前中国发射的大部分卫星要么携带了星上专用离轨系统,要么用剩余推进剂(30%左右)排放系统把卫星移动到离轨位置。
卫星能不能用一般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燃料用光了,二是星载设备出现严重问题。另外还和发射技术、轨道控制技术、位置维护技术和姿态控制轨道控制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任何环节能耗的减少,都可延长卫星的实际寿命。北斗卫星数量高于实际需要的数量,一旦有卫星出现故障,使用其他卫星可以继续提供定位信号。按照设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靠性每年中断0.4次,这意味着卫星定位信号故障可能每两年半才会发生一次。北斗的实际寿命应该在12至16年左右,一旦某颗星出了严重故障,备份卫星马上就会顶上来。
当然,修不修也得看是哪个卫星。如果卫星实在是值钱,也可以通过发送航天飞机或者另一颗卫星的方式为它续命。比如哈勃就被修了好几次。1992年“奋进号”航天飞机还将一颗因发动机故障而未进入预定轨道的价值1.57亿美元的“国际通信卫星6号F3”吃到肚子里救了回来。今年又有一颗“国际通信卫星”10-02的燃料用光了,于是就又发射了一颗MEV-2 卫星给它送去一套新的动力系统和满满一箱燃料。按照计划,MEV-2 将经过多次变轨到达地球同步轨道,并在明年精准停靠在目标卫星的旁边并实施对接,给它续命5 年以上。而之所以被称为MEV-2,是因为排在它前面的是第一颗救援卫星MEV-1 ,在2020年2月成功在墓地轨道上与已经接近弃用的 “国际通信卫星”901 对接,最终将其拉回到地球同步轨道,让它在今年4月成功恢复了服务。
如果卫星只是单纯缺燃料了,那NASA戈达德正研制的可为在轨运行卫星“移动加油”的新型Restore-L航天器马上就能派上用场了,它能够对在轨运行卫星进行燃料加注,以延长在轨卫星寿命。我国的“天源一号”卫星在轨加注飞行试验系统也曾在2016年成功搞过一次在轨加注试验。
一更
有人私信问,如果是卫星某个零件损坏,是否可以直接在轨道上更换呢?
如果资金允许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这是一颗专门设计过的、可用于在轨维修的卫星。目前绝大多数卫星的设计思路并不是这样。因为如果为了便于维修,卫星组件必须具有易于更换的模块化组件。这会显著的增加研发和制造成本、提升复杂性和重量。这是一个很奢侈的想法。另外,还需要能够维修的航天器。以前还有航天飞机为低轨道的卫星提供维护服务(比如Solarmax,5次哈勃飞行任务),但随着航天飞机的退役,连低轨道也不再有维修的可能。
财大气粗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之前搞过一个“地球同步卫星机器人服务”(RSGS)计划,但去年(2019年),这个计划的重要合作方,麦克萨(Maxar)技术公司(就是以前的SSL),宣布不再给国防部输血了。现在只能靠一家叫Praxis的公司,研发如何用机械臂来抓取目标卫星的系统。原型机已经有了,但暂时无法达到商用的程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足够的研发资金投入在这个领域,所以只能用数量换质量,坏了就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