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原著中宝玉肯定不是什么白莲花。千古第一淫人,是不冤枉的。
吃人家女孩子脸上的胭脂,说是意淫,一点也不为过。
你只能说他不下流,并不是不好色。
宝玉也数次撞到别人偷情,并不把这当做什么大事。
“只有石狮子”是干净的,也不是冤枉。当然,书中的女孩子们都挺好,而书中最干净的一个男人就是宝玉而已。作者显然是故意的。
再加上潘金莲的手段不是多姑娘能比,不管多漂亮,上来就要脱,换你也会很慌。
潘金莲能庄能邪,也是能让武松觉得这是一个好嫂子的主。
潘金莲:“二爷若不嫌弃,奴家这脸上的胭脂二爷可自便……”
我看宝玉会上道。
只是宝玉那时候年龄最多十四五,这么个小毛孩子,潘金莲未必看得上。
宝玉上楼坐下,笑道,“这个姐姐我曾见过的。”
金莲笑道,“未知公子何时曾见?”
宝玉笑道,“人世间的相遇,都像是远别重逢一般。”又将她细细打量一番,问道,“姐姐可曾读书?”
金莲道,“乡野之人,不曾读书,字也不认识,只是习得两年女红。”
宝玉捡起她的针线来看,是些锦缎的荷包,赞赏不已。又道,“姐姐尊名?”
金莲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
金莲道,“无字。”
宝玉笑道,“我送姐姐一字,莫若‘田田’二字极妙。”
金莲便问,“典自何处?”
宝玉道,“《汉乐府》上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姐姐足尖莲步方正,取这个字岂不美哉?”
金莲谢道,“果是个大家公子,出口便是斯文。”
宝玉又问金莲,“可有玉没有?”
金莲初闻他“采莲”,又着他问“有欲没有”,心头欲火腾起,倒了一盏酒,先自呷了半口,坐向他怀中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
宝玉听了,唬的慌忙答道,“姐姐差了。我因懒于读书,家父母尚每垂训饬,岂敢问‘欲’字?况且年纪尚幼,不知‘欲’为何事。我问的乃是金玉之玉。”
金莲道,“你饱读诗书,岂不闻‘小莲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既见小莲,怎会没有玉呢?公子,田田等你挥师南下,直入晋阳哩!”
宝玉幡然醒悟,失声叫道,“田田救我!”
金莲便秘授以云雨之事,推宝玉入房中,将门掩上。
宝玉恍恍惚惚,依着金莲所嘱,作起儿女的事来,难以尽述。至次日, 仍旧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金莲难解难分。
金莲赞道,“宝玉,你的金箍棒,让奴家乐不思蜀了。”
潘金莲与武大郎搬到阳谷县的紫石街之后,相安无事,一日,武大郎挑担出去卖“炊饼”。
潘金莲想要推开窗透透气,不巧,开窗时,顶窗用的竹竿失手掉落,正好落在路过的一公子哥身上.......
那公子哥捡起竹竿抬头望去,正好与在窗口向外张望的潘金莲四目相对.......
潘金莲见这公子哥生的模样甚是俊朗,唇红齿白,面如冠玉,不禁春心萌动,与公子目光相对之时,不由的脸红心跳,媚态百出.......
那公子哥也看到了潘金莲看自己时的媚态,不知为何,有种如沐春光的感觉......
公子哥对着窗口的潘金莲深施一礼道:“小生贾宝玉,不知这竹竿可是这位大婶的?是否能让小生亲自将这竹竿送还大婶?”
话音刚落,贾宝玉抬头一看,可了不得了......一个花盆迎面而来,紧接着是擀面杖,面板,菜刀.......如暴风骤雨般向贾宝玉砸了下来,宝玉躲闪不及,先是帽冠被花盆砸飞,紧接着脑袋挨了2根擀面杖,切面刀差点正中下身........
只听屋里的潘金莲怒吼道:“大婶,大婶,我尼玛的大婶...........”
贾宝玉一边抱头鼠窜,一边疑惑不解的回想自己是哪里触怒了这位大婶.......难不成,她嫌我对她不恭敬?是想让我叫她“奶奶”?不过,她的容貌并不像是当“奶奶”的人啊........
从此以后,贾宝玉再也没来过紫石街,而潘金莲从此多了一个绰号:“母大婶”!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