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凭什么逍遥?
答:别问,问就是不凭什么。
《逍遥游》讲的就是如何逍遥。
鲲鹏能够飞向天池,是完全凭借自身的能力吗?显然不是。
是鸟也, 海运 则将徙于南冥。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 培风 。
风之积 也不厚,其 负 大翼也无力。
庄子是一个很懂空气动力学的人。猛禽飞行,不会一直不停地扇动翅膀,而是飞行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借助风力滑翔。能够实现滑翔,必须飞行到一定高度才可以,所以才会有“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这里与后文的遥相呼应:
若夫 乘天地之正 ,而 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另外曹雪芹的《临江仙 柳絮》说得很清楚: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鲲鹏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对不起,鲲鹏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紧接着,庄子就提出了——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前文已阐明,鲲鹏有多逍遥,取决于它之前飞得多高。而其高度,取决于其自身的广大。我想读者此时自然而然会生出一种自我悲悯,像鹏一样逍遥对于凡鸟来说,实在是太不切实际了。
不过庄子又对我们说,其实不用如此悲哀。每个生命个体只是生活在自己的维度中而已,对于其他维度的羡慕或是嫉妒,其实是无知导致的。我们羡慕彭祖的寿命,但是彭祖同样会羡慕大椿,大椿又会羡慕冥灵……这样套娃下去,有意思吗?所以,我们只是在自己的维度内,尽情逍遥就够了,不必羡慕他人。
在庄子看来,至人不是我们认为的仙人,或是天赋异禀之人。列子都可以像纸片人一样御风而行了,但是庄子还是瞧不上眼,因为列子还是有所凭借,这仍是一种有形的自由。真正的至人,时刻都处于逍遥之中,无需好风凭借力,因为真正的心灵自由是无所凭借的。
注意庄子所说的逍遥,不是形而上、绝对纯粹的、真空的自由。中国的哲学中,讲究的是“天大地大人亦大”的三才模型。人不可以孤立于天地之间而存在的,否则就是妄人了。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人教版的《逍遥游》截断至此,其实庄子的教诲才刚刚开始。(我觉得大家多少会感到很纳闷吧,怎么就“故曰”了?这个逻辑有点太跳跃了吧!)
《逍遥游》的最后是若干则寓言,针对“无己”、“无功”、“无名”一起展开的。分别是:尧让天下于许由、藐姑射神人、魏王贻我瓠之种、吾有大树,后两则是惠子被嘲讽的喜闻乐见的桥段。其中还有庄子张口就来的小寓言就不一一列之了。
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寓言后两则,惠子与庄子讨论“无用”。故事很简单,就是讲了无用的好处——保形全神。
想要求“功名”,就需要做质地均匀、笔直坚硬的栋梁之才。而庄子反而觉得臃肿蜷曲的丑树才是求全之道,为形所累是不明智的。无功也好,无名也罢,其实最终指向的是无己。可能编选语文课本的学者认为这个思想有些消极,所以有意阉割了。
无己,是一种低耗的状态,形神合一的状态,藐姑射神人的寓言也说: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并且会变得“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
小朋友,你们学会了吗?
这里的修身养性我就不做太多展开了。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其中涉及了一点内容。当然了,这个水很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