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第一个想称帝的人是谁?——董卓。
三国时期,第一个假模假样称帝的人是谁?——袁术。
三国时期,第一个称帝的人是谁?——曹操的儿子曹丕。
三国时期,第一个自立为帝的人是谁?——刘备。
三国时期,第一个带兵攻打国都的人是谁?——丁原。
三国时期,第一波劫夺天子的人是谁?——李傕、郭汜。
三国时期,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谁?——曹操。
三国时期,与这些人都当过敌人的人是谁?——吕布。
丁原:吾儿为何杀我?吕布:只有董太师才能救大汉!阉党昏聩,士人弄权,我等边地武人要站出来,要团结在董公旗帜下救大汉!这首维新之歌送给你!
董卓:吾儿为何杀我?吕布:当日追随董公是为了救大汉,今日杀董公也是救大汉!君为臣父,吕布心中只有皇帝陛下一个太阳!你用的李儒这些奸逆小人只会怂恿你做那叛国之举,和这种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大汉!
袁术:吕布叛我背盟,当死!吕布:布只知汉之忠臣袁氏,不知淮南之逆贼!
曹操:吕布惧死,何不早降?吕布:布愿降汉丞相,为公之前驱平定天下。
刘备:曹公尚记得丁建阳,董卓之事?
曹操:唉,吕布为汉臣,終不可为我所用。
吕布与献帝书:曹贼已围城三重,决水淹城,百姓受难,军心瓦解,事不可为矣。臣不惧死,唯忧曹贼今日克臣,则其势益张,陛下亦宜自谋,不可辜负汉家社稷。臣若不利,当诈降于曹,若赖陛下鸿福能近身于朝中,则必当勉力,使日月幽而复明。若不可,则臣必为汉鬼矣。
白门楼前,刘备见关羽神情郁郁,问:云长何故不喜?乃为吕布?
关羽:吕布临刑大呼,吕布今日死,当为汉家鬼,尔等今日安,异日皆为曹氏臣。
刘备默然,遂以驱逐袁术为名奔徐州复反。
其实也不难。难的是需要大量的传播扭转普遍认识。
第一步,把董卓的并州刺史写进去。这样吕布接受董卓指挥就很合理了。
第二步,把丁原接受何进指挥的历史写进去,然后脑补成丁原坐视何进被杀、观望不进,酿成十常侍杀何进的悲剧。然后吕布杀丁原。这一段参照项羽杀宋义处理就可以了。董卓参照范增,但是要把董卓写的比范增更重要一点,所以可以让董卓的谋士出主意、让董卓拿主意。
第三步,把董卓得到蔡邕等名士支持写进去,加重名流对董卓的信任戏份。再把汉少帝不得汉灵帝支持写进去,抬高汉献帝,强调董卓废帝,既符合个人野心又符合政治实际。写王允看破董卓大奸似忠,写蔡邕吕布看不透但是产生怀疑的心态。
第四步,写董卓开始暴露。袁绍等世家之后开始与之对抗。董卓杀了袁绍全家。写吕布也开始观望。
第五步,写王允忠义之士开始串联,并策划取得军队支持,盯上了并非董卓嫡系的吕布。这时可以回忆一段朝廷将董卓从凉州调任并州时,朝廷策划利用吕布架空丁原和董卓的戏份,让吕布自以为自己很重要,误以为自己拿到了主角模版。这里可以拍一段吕布站在城楼上,目光炯炯,看着如画江山,万里云天,大风吹起旌旗,战袍迎风飞舞。
第六步,写吕布感受到被王允信任,决心参加。但是王允只是利用吕布,背地里嘲笑吕布只是一个武夫,和儒学大家豪门世家不搭,并不真的信任他,为后来失败埋下伏笔。这里可以借鉴南北朝士族丢弃寒门用过的器具以及红楼梦妙玉的情节。
第七步,干掉董卓,接着暴露王允的刚愎自用。重头戏杀蔡邕。写世家大族对王允的反对。写吕布热情调解双方矛盾却被无视的尴尬。
第八步,写吕布的军事建议被否决,吕布被限制出战,导致徐荣等人缺乏可以镇压军心的力量、无法掌握军队,被叛军抓住机会动摇军心,惨遭失败。
第九步,写王允在失败面前幡然悔悟,决心殉国。吕布带少数人马突围。这里要突出汉廷对二袁的幻想。
第十步,突出二袁的私心,对朝廷的放弃,以及对吕布的猜忌。突出他们不给吕布提供给养的阴狠。然后再突出袁绍暗杀吕布的阴险。可以给袁绍打个从后往前从上往下照的阴影光(正面可以择机打个弱光)。
第十一步,突出吕布震慑袁绍军突出重围的威猛,再写他和张杨等忠臣的盟誓,写他们对二袁的愤恨和忧虑,以及对名义上附属袁绍但是犹豫不定的曹操的幻想,背景音乐突出忠义和悲剧色彩。
第十二步,写曹操的野心,以及吕布与之决裂。然后写兖州士人看破袁绍曹操势力的野心,拥护吕布。
第十三步,写吕布与曹操的巅峰对决。点出袁绍对曹操的支持,以及突出对比吕布起家时军队的弱小和他作战的勇猛,写曹操时加个军粮里有人肉的特写。双方形成反差,强调陈宫以及兖州士人的忠勇。
第十四步,突出吕布的轻率。刻画他与臧霸的冲突(本来臧霸想向吕布示弱,但是又想端一端架子,故意推迟送物资,吕布却没看明白,错误地发起了进攻)。突出吕布的战略错误。由此也点出吕布每况愈下的原因。写吕布与刘备关系时,则突出刘备缺乏战斗力被徐州士人抛弃的问题。并且脑补刘备以儒学自居看不起吕布武夫的段落。再突出徐州士人对吕布旗下人士的排斥。
第十五步,写吕布联合曹操打袁术的扬眉吐气以及后来被迫在围攻下委曲求全的艰难落寞。突出张杨这个大司马忠心不二却被杨彪这个豪门蠢货排挤出去、名为大司马却被排挤在外不被敬重、最后惨遭杀害的悲剧无奈,突出和王允对待吕布的相似(可以的话补一段杨彪撺掇王允架空吕布的戏),暗示吕布的命运。
第十六步,写曹操抬高刘备,用政治手段分化瓦解徐州内部,然后臧霸等势力为了防止被曹操控制、却开始支持吕布的逆转桥段。
第十七步,写曹操击败吕布,以及脑补刘备为了防止将来曹操利用吕布分化徐州而害死吕布的心理。然后再补充刘备反叛曹操夺取徐州时认为无人可以分化徐州的自信满满。再写刘备在外侦察时发现曹操来攻,就直接丢下关羽统率的主力、家属以及徐州就逃走的心虚气短。补一刀曹操说打吕布和打刘备的心得,突出吕布的强大。以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方式,为后来曹军只需要打着曹操旗号就可以吓跑刘备埋下伏笔。
基本上,这样写就可以。
文学上要塑造人物是容易的。只不过这不符合历史记录的要求。
只不过,历史上,很多历史记录就是通过玩弄文学手法、颠倒黑白,把好人写成坏人的。
如果对历史熟悉一点,可能会发现我说的大部分都是历史记载的真事儿,仅仅是在描述过程中改变了讲述的态度。
这也可以让我们看到,了解历史的时候,排除掉记录者的偏见多么重要。
当然,蠢货会据此说我在给吕布洗地。有的人资质很差,不要理他。
洗白吕布还不简单?
1、吕布杀丁原。
吕布提刀进入丁原帐内,丁原:“奉先难道要反?我是你义父!”
吕布:“父子封建伦理道德,是虚伪的儒家束缚人民的反动理论!”
2、吕布杀董卓。
董卓:“吾儿奉先为何要反?”
吕布:“我和貂蝉有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我要打倒封建卫道士!”。
3、吕布之死。
吕布同志出身贫寒,是劳动人民的儿子,他为了反抗封建礼教奋斗了一生。他的敌人,曹操、刘备、袁术,都是反动的统治阶级的后代。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对吕布发动了数次围剿,吕布同志不幸牺牲。他的一生,是反抗封建统治的一生,是忠于劳动人民的一生,是伟大,光荣………的一生。
看到这问题立马来了精神,发个之前编的段子:
布曰:“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允曰:“以将军之才,诚非董太师所可限制。”
布曰:“吾欲杀此老贼,奈是父子之情,恐惹后人议论。”
允微笑曰:“将军自姓吕,太师自姓董。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耶?”
布奋然曰:“非司徒言,布几自误!”
允见其意已决,便说之曰:“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将军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载之史笔,遗臭万年。”
布避席下拜曰:“布意已决,司徒勿疑。”
允曰:“但恐事或不成,反招大祸。”
布拔带刀,刺臂镌字为誓。允孰视之,乃“精忠报国”四字也。
这正是:
匡扶汉室董仲颖,精忠报国吕奉先。
来个朋友圈截图:
配图镇楼:
太容易了,把吕布往献帝身上靠就完了。
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过,吕布从来没有反过献帝,而且曹操获得献帝后他甚至也不再主动攻打曹操。历史上献帝出逃时第一个求救对象也是吕布,足见二人关系不错。
然后一个悲剧英雄就出来了。为什么吕布到处反叛?因为这些人都不尊重献帝。吕奉先才是忠臣之表,苦扶献帝于万军之中,却被众口铄金指为叛逆。
正所谓: 奉先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画戟!
吕布事实上就是忠义无双啊。
他始终忠的就是汉室,忠得是大汉天子,义得是大义灭亲。正因为这样,最后才被乱臣贼子写成三姓家奴。而且吕布并未改姓过,所以义父一说为假。
出场跟着丁原打董卓。董卓是谁?董卓在哪?大将军何进招来救驾的,人在长安。北芒山,乱党劫持天子,董卓有救驾之功。丁原一个地方刺史带着外州军队无故在三辅驻扎,那不是犯上做乱是什么?董卓进京那可是凭着盖了大将军印的朝庭调令来的,丁原虽然情况类似,但他是十常侍提拔上来的。所以当时官位才屁点大的并州主薄吕布看到并州牧董卓发出的前将军令砍了造反的丁原毫无问题。前将军领州牧凭州印让州主薄砍了调动州自卫军团到京师且无故滞留的代理州刺史,州主薄见令直接执行,这有什么问题?需要一个主薄思考谁是正义一方吗?请问他吃的是丁大人的粮还是朝廷的粮?董卓真正黑化是废少帝立献帝开始的。但确实献帝能力上要比少帝强得多了,汉室中兴看刘协,更不用说其实这是董太后的意思了。
后来跟着王允杀董卓,当时董卓什么玩意?此时的吕布在京师那么久,他心里不晓得?王允是谁?当朝司徒,那是政府首脑,今天的首相啊。司徒拿着真圣旨让吕布砍了董卓,他吕布一个军人到底应该听义父还是听皇上的?他一个小小的骑都尉哪有资格思考到底王司徒造反还是董司空造反?当然只看命令上的章谁盖的。听董卓那就是董卓私兵,听皇上就是大汉忠臣。后人说吕布砍了两次义父,其实就是魏晋得国不正不敢谈对国家忠义,片面强调对主公所谓的忠义而已而已。而且这事以后,局势是渐渐稳定的,封温县侯是献帝亲自封的,还是县侯,关羽才亭侯。吕布忠义不忠义,献帝不知道吗?
再后来斗袁术,此人当时藏着玉玺,后来拿着玉玺称帝,大汉平东将军不砍他砍谁?跟袁术结亲的黑点也只是为了分割袁术和曹操不得已只能牺牲女儿。
斗曹操,此人刻萝卜章写假诏书,那是灭族死罪。曹操和袁术,一个敢写,一个有真玉玺,凑一块乱盖章还不是乱天下?吕布是大汉奋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温县侯,讨伐一下曹操没毛病吧。况且还有陈宫举报曹操有不臣之心,并且历史证明确实不臣。
打刘备,更加可以说温侯目光如炬看穿这个反复小人。刘备称帝那会,汉献帝退位还在做山阳公,刘备竟然为刘协发丧,并且上谥号为“愍”。在《谥法》中称“在国遭忧曰愍”,大耳贼实在是无耻小人。不得不说,温侯在徐州就看穿大耳贼,实在厉害。而且按照官位,刘备应该主动把徐州让给吕布而不应该需要温侯动手。但毕竟汉室皇叔,事情不能做太绝,吕布留了个小沛,还射了戟救了刘备。后来要不是天下三分,恐怕献帝连山阳公也做不了了。
曹阿瞒跟大耳贼一辈子不对付,但是唯一合作干的大事就是干掉了温侯。可见温侯当时就是此二人不臣之路上最大的障碍,属实大汉定海神针。
三大不臣逆贼还有一个孙家,那是从孙坚开始就有反骨。孙坚是谁?袁术的打手,但是他瞒着袁术藏着玉玺这是几个意思?后来的孙权又是大魏孙将军而不是汉臣。孙家在忠义上面得分为负。温侯当年在董卓手下时候,也跟孙坚交手三次,但是都出工不出力,三次迅速跑路。当时孙坚身份还是讨董义军,温侯却让着孙坚,可见当时温侯就知道董卓什么人了。否则按照奉先的战斗力,孙坚怎么可能打得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吕布手下都什么人?高顺,张辽,陈宫,那可都是忠义之士。
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管写历史的怎么评论如何污蔑,事实摆在那里,吕布一生只忠于大汉天子。至于砍两次义父那叫大义灭亲。
看看这些历史人物,只要是一方诸侯,哪个不是背景雄厚,地方上的世家大族。袁绍袁术家四世三公,曹操也是权臣养子之后,孙坚在江东独自领兵,刘备刘表正牌皇族,不入流的辽东公孙,岭南士家,那都是大家族。以上这些人除了刘备都是举了孝廉出来做官的。其它要么宦官系,要么外戚系,只知有家族,不知有大汉皇帝。吕布基本上是一介布衣从小兵提着刀生砍上来的,连出生年月都不详,却可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凭一见朝庭命令,不问为何不管砍谁,无条件立即执行,那就是大汉柱石。这一点汉献帝要清楚得多了,董卓旧部作乱,皇帝第一个想到就是吕布救驾。无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奉天子以讨不臣,当年吕布想要做,在洛阳就可以。他手里拿着戴罪的董卓旧部,当朝文官政府首脑是丈人,自己开府议事,小皇帝认为他再造社禝。但是吕布根本没动这个念头,连清除军中异己的事情都没做。他要是做了,后面还有曹操什么事?
要是人人都像吕布,大汉怎么会亡?吕布的悲剧还是在于布衣出身,不知道政治家族的潜规则,可能也没人跟他讲这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他就很单纯的按照一个军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这个标准就是大汉天子让砍谁就砍谁,管他砍的是谁。可以说是独自一人挑战那个上下颠倒的社会了。
重大历史发现,吕布日记终于大白于天下:
。。。。。。
今天李肃来找我,他对我说了董太师代表皇帝陛下对我的期望。并悄悄对我说,皇帝知道我素来忠义,只要我能够待在皇帝身边即便是董卓谋反也不怕了。为了迷惑董卓,让他毫无保留的信任我,我不但杀了义父丁原,还收了他给我金珠宝器和赤兔马。为了陛下,这不义骂名我背了。
。。。。。。
董卓终于献出了原形,潜伏在董卓身边的貂蝉是陛下安插在他身边的人,她传出消息董卓确实有不臣之心。我和王允大人作为陛下仅存的心腹,甘冒天下的风险要对董卓发难。若是明天能够杀死董卓,而我还活着,一定要娶貂蝉这位奇女子为妾,决不能让大汉功臣寒心。为了陛下,这好色骂名我背了。
。。。。。。
昨天,王允大人在李傕郭汜的围攻下自杀了,本来我是一定要誓死保卫在皇帝身边的。但陛下对我说:“若是我也死了,大汉还将依靠谁呢?你必须走!”我含泪骑着赤兔马,带着部众离开了长安。我一定会回来的!陛下,等着我!为了陛下,这怕死骂名我背了。
。。。。。。
刘备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虽然他收留了我,但我的身心只属于大汉皇帝陛下,不会再给任何人。袁术派人来告诉我,刘备也是想要篡位的,如果他打败了袁术,就有了自立的实力。他是汉室宗亲,这种和陛下同姓的家伙最危险。为了消灭刘备的野心,今天晚上我要夜袭徐州,陛下保佑,陛下万岁!为了陛下,这背刺骂名我背了。
。。。。。。
丁原苦董卓势大,无法败之,遂叫吕布与账中,令吕布效荆轲之事,说罢便拔剑自刎。多年共事中 丁原视布为亲子,布亦视原为亲父。“董卓老贼!布必将汝点为天灯!
吕布虽持丁原人头奉上,然董卓并不信任吕布。久无刺杀之机,父恩难报,吕布每日喝得酩酊大醉。恐忘父仇,便令高顺每日于府中斥骂“弑父之人,亦为人乎!”
某日吕布踏过门口的碎砖,便闻“相国遇贼”。遂拿起长戟杀入阵中,手起戟落,连斩数人,杀的“贼人”胆寒。董卓大喜“奉先我儿!奉先我儿!奉先我。。。”“董卓老贼!只有,我可杀之”说罢董卓人头落入地上。
别的我不知道
对魔力绝对是EX
硬抗了12道令咒才回去,狗哥都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