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经历:
早年做柜员的时候,有一天接到表哥的电话,说帮我查一下那谁谁谁的账户是不是有一笔钱到账了,是的话赶紧告诉我,我带他过去取。
原来,那谁谁谁跟表哥有业务关系,欠了表哥一笔货款迟迟不还,总说自己没钱,总说钱到了马上还,这都过去半年了。
表哥很无奈,最近打听到对方有一笔钱要到账,怕被谁谁谁转走了,所以想借我这个便利,希望得到消息提前让他押着那谁谁谁来取款还他。
接到电话,二话没说,就准备查询。那时候,柜员查询客户交易信息并不复杂,也没有现在这样的严格的授权要求。对了,那时柜员上班是可以接电话的。正当我准备“作案”之时,坐在对面的同事小李子大喝一声:住手!
因为业务不是太忙,我的电话被他听得一清二楚,当他知道我要查询客户信息并告诉第三人的时候,他立即出面制止。并起身过来扳着我的头往右转,“仔细看看,门口玻璃上写的啥?”
定睛一看,大玻璃橱窗上贴着几排红色大字,赫然写着:
他说,“大声念出来,最后一句,”我说,“为储户保密!”
然后,就被这小子结结实实上了一课。
那个时候,能到银行上班,还是有些荣誉感、优越感的,业绩压力不大,却常常有工作上的方便。比如,代售国债、理财通知亲戚朋友来抢购呀,抢个纪念币呀,新增了存款纪念品呀,安排熟人享受高端客户待遇呀,给朋友办个VIP卡呀,过年换个连号的新钱呀。当然,最多的还是业务咨询、利用内部人脉资源给熟人提供便利是最多的。
我以为帮表哥查个信息,也是举手之劳,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
自从被小李子上了一课之后,才真切地体会到,政策、规定、法律不只是用于业务考试,而是要真正地执行。一旦帮表哥查询,事后被那谁谁谁告到法院,恐怕我早就离开银行了。
回到这个问题,中信银行未经池子同意将流水数据提供给笑果,并称「配合大客户要求」,这是真的吗?其他银行也这样吗?
这件事情是真的,如假包换。
我相信,这件事一定是真的,银行解释也没说谎,就是配合大客户要求。
在银行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大客户比亲爹亲妈还亲,真的,亲爹住院你能陪几天?做手术都不一定能请两天假去陪护,最多晚上下了班过去看看。
大客户住院呢,不只是大客户本人住院,就是大客户的家人住院都得十二分地上心。从行长到副行长,从主管到客户经理,大早晨就过去,跑前跑后,调动全行的人脉资源,联系最好的医院,住最好的病房,请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
客户就是上帝,也绝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
为了维护客户,已经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更有甚者,还有的行长因为维护大客户,直接把自己送进去了,就是前天分享的那个毁三观的案例:惊爆!银行美女行长向德勤、瑞华提供虚假银行询证函!被判有期徒刑!
寇某在担任某行支行行长期间,因指使下属向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山东分所、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深圳分所出具内容虚假的银行询证函,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不服上诉,2020年5月,二审法院宣布: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事实上,事件中寇某并没有得到好处,只是帮客户个忙。为了让存款大户在年度审计中能够过关,在没有核实信息的情况下就擅自做主,在询证函上加盖银行的公章,能说行长笨吗?能说她不懂法吗?可是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行长毅然选择了铤而走险,为了业绩,也是拼了。
其他银行也这样吗?
几乎不会。
有的小银行,为了业绩,为了维护大客户,做出来更出格的事也有可能,只是极少数银行,不具备普遍性。作为存款不到池子零头的我等小客户,让他们查都懒得查,嫌麻烦。查出来也没有任何价值。
事件上热榜确实火了一段时间,事件的发生到公开,给池子的命运带来了重大转机。本来,他在跟笑果文化的博弈中,可能处于被动局面,现在这件事情一闹,立即反败为胜,转移热点,所有的吃瓜群众和媒体都义无反顾地站在了池子的一边,共同讨伐中信银行,讨伐笑果文化。
作为笑果文化在处理这件事情的策划者,是不是该深刻地反思一下,把公司拖向深深的泥潭,哪一天能出来呀?哪怕事前稍稍长一点点心,提前咨询一下略懂银行业务的同学,何至如此?
这也给其他管理层提了个醒,敲响了警钟,规规矩矩地做事,走邪路,早晚遇到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