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被定量的 “愿望” 都没什么意义,或者说,它们充其量只能算一个 “愿望” 罢了,并不能给你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真正有意义的,是愿望定量化的过程。
努力、积极、向上……这些词汇,看似很正面,实则含义模糊。许这样的愿望,看起来能在短期内改变自己的状态和心态,但由于缺乏自我复查的标准,人很快就懈怠了,其效果就和烧柱香拜个佛没什么两样了。
所以要定下量化标准,如:
【1】日常任务
【2】总量型任务
【3】单次型任务
(然后在每个大计划下写一个分步计划)
……
总之,定下量化标准后,我们就有了自我复查的标准,愿望才真正被赋予了让人前行的意义。
当然,由于各种原因,定量的目标不一定总是能完成,但一定比什么定量都不做要好得多。
实际上,在过去我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成好一次我的长期计划,但也终究在前行。
**********
以下是 干货时间:
关于以上内容的细化,其实已经有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它叫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这种管理方法多在公司内使用,在一些新型的公司如 Oracle、Google、LinkedIn,也包括我曾实习过的知乎,这种方法已经代替了有诸多弊病的 KPI,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管理方法。将这种方法用于个人,也是十分有效的。
简单地说, OKR 的特点是:
OKR的指导原则:
OKR 的一些基本要求:
相关问题:
英特尔和 Google 的 OKR 制度与我们一般所说的 KPI 有什么不同? - 谷歌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