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答的问题是老师为什么这么说,而不是痛仰为什么这么搂,崔健为什么这么好。我大幅删减了回答内容,这样更精炼一点。
你的老师说的对,也不对。要格外注意的是,这句话是有上下语境的:你是个艺术生,很可能艺术要成为你下半辈子的饭碗,你有必要注意圈内人对你的看法和判断。
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审美的问题。简单说,你要说出“他为什么好”。如果只是比技术,那么sex pistols这样的乐队就是“战斗力只有5”,如果比受众,我觉得崔痛双方都没有一首歌能顶得上“小苹果”这么脍炙人口。
审美活动是一个复杂却多层次的事情。谈到崔健,除了他的所谓“反叛精神”,他可是中国摇滚启蒙式的人物。80年代理想主义仍旧盛行,他的作品还带着浓厚的伤痕的味道——无论是一块红布还是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描述的是一个时代概念,是一代人内心的共鸣。可能许多小朋友觉得听崔无感,或许和年代有关系。对崔的分析,既可以是时代的,也可以是音乐的,他本人的“进化史”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
审美问题放到痛这里就……我想不太出来他们作品除了从技法上分析分析,还能分析到什么东西,况且他们也不是技术上无可挑剔的技术流。至于歌词描写和语言表达,其实批评的声音更多一些,尤其是“谁是凯鲁亚克”这个问题,让人语塞。
如果只是两个音乐爱好者相互切磋,你说你喜欢葫芦娃都不会有人说你。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是个人爱好,他人完全无权干涉。但是作为一个专业的音乐生,你的回答就不仅仅是“个人爱好”这样一言蔽之的话语。很多时候你的回答代表了你对事物的认知和能力,对于别人怎么认识你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题主以后可能从事艺术方向。艺术并不是指的是你弹琴弹得有多好多快,画画画得多么逼真,而在于你对艺术的理解。一言蔽之,就是说:你得说出来它为什么好,哪里美。这才是艺术审美这门学问的精髓。如果你是个文学博士,别人来问你,你喜欢什么作品?如果你说我喜欢“三斯”,可能回答老套点,有点滥,但这三个人文学地位在这儿摆着。如果你说“我就是喜欢郭敬明,郭敬明就是好啊就是好,你不要人云亦云,博尔赫斯哪儿好了!?”放心,以后不会再有人和你聊这个话题了。
比喻可能不恰当,再次重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无贬低痛仰的意思,实话实说,他们还远远达不到进入历史的高度。喜欢谁是个人自由,但你的回答代表你自己的认知水平。在意别人看法,回答前就要三思。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