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回答一下: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宝可梦团队人员身影一直都在《数码宝贝》团队中出现,并未能改变《数码宝贝》系列不断没落的趋势以及设计思路,也不可能真的全面“宝可梦化”,如果简单地将“请人来做优化”当做“虚心学习”,那么《数码宝贝》毫无疑问地一直都在“学习”,但是《数码宝贝》在IP上面的落后是一个全方位的情况,绝非靠一两个来自于宝可梦团队的人可以解决问题。
所以尽管《数码宝贝》团队中经常能够看到Pokemon团队的成员,然而真正“宝可梦化”是不可能出现的,而且也是刻意回避的,即“差异化竞争路线”。
首先,如果你认为邀请参与过Pokemon制作人的人员进入团队就算“优化”,那么《数码宝贝》一直都在做这个事情。
一定要摒弃两个常见误解:
第一种误解认为两者存在某种意义的“竞争关系”,实际上根本没有,两者丝毫不是一个级别的IP,互通有无甚至共享一些团队成员都存在,双方也都不介意这事。
第二种误解认为《数码宝贝》以及万代团队的人很“蠢”,不如业余爱好者看得明白,拒绝吸纳积极的设计元素,实际上万代也知道自身作品局限性,希望尽可能的弥补,也在“努力学习”。
所以实际上,《数码宝贝》团队中有很多参与过Pokemon相关工作。《数码宝贝》有些还是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下面说几个实际的例子:
我们以形象设计为例,X豆豆兽的设计师就是Pokemon“插画元老”——姬野影丸:
在《数码宝贝》官方设定画集《Digital Monster ART BOOK Ver.PENDULUM》中,记录了几位设计师的座谈会,其中讲述了姬野影丸加入数码兽设计工作的过程:
姬野:出道是少女漫画,而当时画了「宝可梦卡片游戏」插画及宝可梦卡片漫画等。
渡边:想着能画可爱图画的人多好啊,于是招呼了姬野女士。因为当时也有在做漫画的工作,所以招呼她留了个心眼(笑)。因为是自由职业者,就愉快得到了回应。
“数码兽之父”渡边健史,曾经在万代旗下的Papipu宠物企划与姬野影丸是同事,后来数码兽企划的时候,拉她来做数码兽的设计工作。
姬野影丸算是Pokemon系列元老插画师之一了,1996年就在Pokemon插画团队中,打宝可梦集换式卡牌的玩家(PTCG)应该不少人知道这个人。他的画风极为独特,集过卡牌的人,多少都对其笔下的宝可梦有印象,确实是比较偏向可爱的画风,后来还负责了宝可梦旁支系列中的集换式卡牌漫画和爆笑四格漫画。
而且根据上文,已经其他座谈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渡边健史找姬野影丸就是为了发挥她可爱画风的作用,而其本人对于Pokemon和数码宝贝中“优劣”也有清晰的认知:
数码兽满怀着男孩子的梦想呢。有角有牙,有毒兮兮的花纹,还有性感。跟「宝可梦」两边都在画,想到的是「宝可梦」是有幼小的男孩子、女孩子都平均地接受的魅力。另一方面数码兽是对男孩子特化受众的吧。
所以,这个层面的“努力”和“学习”,《数码宝贝》实际上一直都在进行,而且对自己的“短板”也有认知,绝对不属于“妄自尊大”,也绝对不是见解还不如网上的爱好者,而且确实请了宝可梦旗下的插画师过来做设计。
再举一例,你们看看现在正在播出的《数码宝贝大冒险》新作动画,你看看目前企划的动画和漫画负责人都是谁:
《数码宝贝大冒险》新作动画导演是冨岡淳広,这个人就是Pokemon的剧本负责人,熟悉宝可梦动画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人,此人从无印篇动画就是Pokemon动画剧本负责人之一,到了超时代篇之后,担任了《宝可梦珍珠钻石》(DP)、《宝可梦超级愿望》(BW)和《宝可梦XY》多部动画的剧本统筹。
《数码宝贝》漫画重启负责人还是先前的漫画作者薮也展也(八神太一即是他设计出来的角色),你猜猜他前几年在干啥,他在画宝可梦漫画。他就是七世代的漫画《宝可梦地平线》的作者,讲述的就是主角阿明在阿罗拉地区的旅行见闻,其搭档是岩狗狗。你们稍微对比一下就发现,除去发型之外,这个八神太一和大明的脸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因为他们就是同一个作者创作的。
另外提一嘴,《数码宝贝》系列主角“护目镜”设定就是来自于薮也展也,他也把这个外观也部分继承到宝可梦漫画中了。所以,实际上,双方很多时候“共享”很多“人力资源”,并不会怀有排挤、互斥的情况,更不会像一些极端爱好者脑补出来的相互敌对、藏着掖着,很多时候都是自由职业者,今天在这家打工,明天在那家打工,有钱都要一起赚,一团和气,其乐融融。
但是,即使如此,想要《数码宝贝》真正“宝可梦化”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数码宝贝》从一开始走的就是“错位竞争”路线,回避一切可能和宝可梦正面撞车的可能性,所以聘用再多宝可梦团队成员,也无法改变总体的风格和思路。
《数码宝贝》采用错位竞争思路,尽量回避和宝可梦“撞车”,所以聘用再多人,也只能在《数码宝贝》这个架构中做一些有限的调整,真正“宝可梦化”不可能出现。
还是拿最基本的形象设计和属性克制为为例,最初也是设计出来的水、火、电等形象,但是因为害怕和宝可梦正面撞车都作废了:
最初做「数码兽」时,是角色的插图先行的。现在在做美术集(「数码怪兽 ART BOOK Ver.1~5&20th」),预计在其中记载一点点,最初是以像火、水、土那样3者牵制或4者前者为主题的,就画了火之恐龙和水之怪兽。不过那样就和某游戏的角色一模一样了,觉着这下可不得了,于是就修正了概念……
最后,设计了“病毒-数据-疫苗”的三重克制关系,重新调整了设计思路,将怪兽设计调整,变成了和宝可梦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这个思路后来不断延续,才造就《数码宝贝》这个IP。
这种回避与宝可梦“撞车”的思路在后面得到了延续,从角色设计一直到剧情设计都是独树一帜,追求与宝可梦的不同:
……也是因为从「拓麻歌子」流过来,怪兽中多数也是可爱的,火啦水啦电啦,把那些怪兽做得看颜色就知道属性。然而这又会让人想到别的公司的商品,于是要求把图画做得完全不一样。
详情可见以下回答,这里不再赘述:
除了角色、怪兽设计之外,剧情和风格上面,也完全采取和宝可梦不同的设计思路,使得最终《数码宝贝》成为了一个和Pokemon相差巨大的作品:
与各相关方面商谈的结果是只做怪兽的故事很困难,而且当时已经有「宝可梦」了,……为了打出与「宝可梦」有显著区别这张牌,而让搭档数码兽进化,不仅展现出数码兽可爱的一面,同时又让人感受到「数码兽」作为怪兽要素进化和恐怖的一面。
——初代《数码宝贝大冒险》制作人 关弘美
这种思路贯穿了《数码宝贝》系列发展的始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无论采用多少宝可梦团队成员,其作品风格也不可能和宝可梦一致,因为其“生存策略”和“初衷”就是时刻保持和宝可梦的差异而存在。
至于Pokemon本身有多大的模仿价值,就不好说了,Pokemon的成功经验实在是任何娱乐界的IP都难以复制的,其衍生领域产生的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绝非一朝一夕或者一人之功,简单模仿,很容易变成“东施效颦”:
比如Pokemon搞过“掌机平台独占”,最终救活了Gameboy和整个掌机市场,让任天堂度过了最低谷的一段岁月;
《数码宝贝》跟着搞“掌机平台独占”,最终《数码宝贝》和万代的WonderSwan一起走向衰落,消失在大众视野中;
比如Pokemon搞“全年龄向”单元剧动画,最终20年来保持在TOP10上下的收视率,周边卖得很好,商品热销;
《数码宝贝》后来也有类似的剧情,立马收视率暴死,因为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
所以,综上所述,宝可梦团队成员一直在在数码宝贝团队之中,但是数码宝贝这个IP全方位的落后,不能简单地通过这样的方式拯救,也不可能真正全盘“宝可梦化”。
如有不妥之处,求轻喷,欢迎爱好者们一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