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意各位将碗来粗细的金箍棒解读为“酒碗”、“一头大一头小”、“通假字”,其实原著里早已告诉了我们一切。
正如张公子所言:
耳朵里拔出一个针儿,迎着风,幌一幌,原来是个碗来粗细一条铁棒。
这句话已经成了个仪式化动作了。
实际上猴子抱着极粗的铁棒打斗正是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画面。
首先,战斗状态中的金箍棒若能够一手掌握,那偶尔单手提棒打斗也并不违和。
比如小雷音寺的黄眉怪,武器是一根短软狼牙棒,由于狼牙棒手执那一头要小得多,所以面对六七十个高手时还可以单手操作:
看他(与孙悟空)两个斗经五十回合,不见输赢。这壁厢有二十八宿天兵共五方揭谛众圣,各掮器械,吆喝一声,把那魔头围在中间......老妖魔公然不惧,一只手使狼牙棒,架着众兵,一只手去腰间解下一条旧白布搭包儿。
但是,碗口粗细的金箍棒,和大家想象中的一样,单手是无法驾驭的,必须双手抱住——就算他是齐天大圣。
比如观音在猴子手上写字,猴子单手拿棒和红孩儿斗:
那妖王羞怒,绰长枪劈胸便刺;这行者举铁棒,架隔相还。一番搭上手,斗经四五个回合,行者捏着拳头,拖着棒,败将下来。
这是诱敌,算不得真败,但在女儿国,孙悟空去取落胎泉的水,和守泉的道人如意真仙打斗就能说明问题。
如意真仙的武功在西行诸妖中是垫底的,猴子双手使棒时打他并不费劲,但单手使棒时,简直狼狈极了:
大圣见他不动,却使左手轮着铁棒,右手使吊桶,将索子才突鲁鲁的放下。他又来使钩。大圣一只手撑持不得,又被他一钩钩着脚,扯了个躘踵,连井索通跌下井去了。大圣......爬起来,双手轮棒,没头没脸的打将上去。那先生依然走了,不敢迎敌。
另外有两次单手使棒敌住别人的战绩,结果一次是妖怪放了水:
好大圣,一只手使棒,架住他(银角大王)的宝剑;一只手把那绳抛起,刷喇的扣了魔头......他(银角大王)认得是自家的宝贝,即念《松绳咒》,把绳松动,便脱出来,反望行者抛将去,却早扣住了大圣。
还有一次是先把自身变大:
行者(从狮驼岭狮子怪肚子里出来)见了风,把腰躬一躬,就长了有三丈长短,一只手扯着绳儿,一只手拿着铁棒。那魔头......就举钢刀,劈脸来砍,这大圣一只手使铁棒相迎。
那么单手使碗口粗的铁棒能干什么呢?
一是骗人:
行者道:“儿子!你禁不得我两只手打......再着三五个,也打不过老孙这一只手!”妖王(黄眉怪)闻言......即举狼牙棒,上前来斗。孙行者迎着面,把拳头一放,双手轮棒。
二是吓唬王八:
行者......一只手执着铁棒,一只手扯着缰绳,叫道:“老鼋,慢慢走啊,歪一歪儿,就照头一下!”老鼋道:“不敢!不敢!”
其实战斗中金箍棒也曾变细使过。
在狮驼岭那一回,孙悟空被大象怪用鼻子卷了起来:
八戒见了,捶胸道:“......他那两只手拿着棒,只消往鼻里一搠,那孔子里害疼流涕,怎能卷得他住?”行者原无此意,倒是八戒教了他。他就把棒幌一幌,小如鸡子,长有丈余,真个往他鼻孔里一搠。
鸡子,就是鸡蛋,这才是常人身体勉强可以接受的尺寸,和酒碗粗细差不多。
孙悟空和妖怪相搏,需将铁棒变化以便插入——不是“大如鸡子”,也不是“粗如鸡子”,而是“小如鸡子”,更证明了两人大战时金箍棒要粗更多。
完
86版西游记有哪些改编的、不符合原著的地方,如何评价这些改编? - 天下之水的回答 - 知乎想了一想,效果应该是这样的:
↑↑↑配图是百度图片搜索:
猴子爬电线杆如果是单纯的迷茫,倒是不错的,只是这个问题,很容易让我想到。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的故事就是说古代有个人叫叶公,他到处跟大家说他特别喜欢龙,满屋子的龙的周边,还拉着附近的人去他家里看。
结果有一天真的龙飞来了,别人还在好奇,看看真的龙长啥样,他叶公跑的最快,躲到桌子底下,根本双手抱头,害怕得根本不敢睁开眼。
题主对文学的热爱应该如何体现呢?真的热爱是不用人说的,无法阻拦的,你自己就会有不断地看,甚至写的冲动,进而就去做了,也就是说热爱文学你就多看,通俗的,纯文学的,看的进去就多看,如果想写就试着写,不想写就继续看,就这么简单。
怎么热爱还需要别人教的吗?是不是不理解什么是热爱?
比如说我热爱音乐,我听到好的音乐我会感动,我会努力学唱歌,为了表达音乐,虽然还唱的不够好,但是我会学习怎么样才是唱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