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 家 面临的情况是,人才过剩,岗位不足。
直面病根的做法是增加岗位。
如何增加岗位?
很简单,执行劳动法。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1]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2]
以互联网公司为例,正常上班8小时,日均加班3.6小时。扣除劳动法允许加班的1.8小时(36/20), 超额加班1.8小时, 即占用了 0.225(1.8/8)个正常员工的工作机会。
中国互联网从业人员1677万,超额挤占了377 ( 1677*0.225 )万工作岗位。
如果遵守劳动法,互联网公司保守估计可以再提供300万个工作岗位。
如果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何须担忧毕业即下岗?
201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874万,完全能够被中国的市场消化。
另一方面,遵守劳动法 = 约束了加班时间 = 增加了消费时间 = 扩大了消费市场 = 增加了人才需求。
一举N得,何乐不为?
20-02-26 更新:
很多人担心企业没了996就活不下去。正如每次劳动者权益保障进步时资本代言人的担心一样。
人体细胞每天的死亡率约为1%。一个系统想要保持生命力,必然有一部分组织要死去。
在狼性氛围下,还是有大量公司倒闭,只不过死去的是守法的,有良心的。
在规则不明的竞争环境下,取得竞争优势的就是那些不守规则的。
如果大家支持996,就请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案讨论通过,每个公司都光明正大的996。
我们社会不能再让老实人吃亏了。
20-02-26 第二次更新:
过度依赖 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也会变成劣势。
为什么清未的时候,中国拒绝了工业革命?
因为人力成本太低了,用人力马车就够了,为什么要生产汽车呢?何必引进昂贵的机械呢,何必产业升级呢?图一时便宜,结果被人打得满地找牙。
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第一,没有发展经济的内生动力,不谈发展,不谈效率,谈分配,僧多粥少,不参与社会竞争就阶级下跌,参与社会竞争就阶级跃迁,给你足够的动力和压力,你就会好好研究孙子兵法,研究鬼谷子,研究读心术,研究曾国藩,研究后宫争权上位之术。 [3]
如今企业过分依赖996,无形之中也化解了管理水平升级的紧迫性,为未来埋下隐患。
我大学毕业十八年,我毕业第二年,本科扩招全面开始。
扩招前,包括扩招当年,本科毕业是可以选择绝大多数工作的,包括科研,教师,各类管理。当时的面试看在校期间的实际作业和作品比较多,一般不看头衔。
当时的本科生就业很容易,和今天的本科生不同的是,当年的本科生平均水平更高,并非今天所谓的本科生能比。自学能力,社交能力,赚钱能力都高于现在学生的平均水平。很多答主说不愿意扩招的人是柠檬精,扩招未必影响学生水平这种话,我个人十分不同意。扩招最大的改变就是教师面对学生人数的变化,我大学的老师上学时,一个班十一二个人,有些班甚至十个人不到。我自己大学时一个班二十个人左右。现在大学一个班小专业可能二十几个,大专业一个班有四五十甚至更多人的吧?都是一个老师,教十个学生和教五十个学生,效果能一样吗?
我当老师这些年,从学生的作业上,就能看出明显的平均水平上的退步。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暴增,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水平,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自己能上大学看做理所当然,不会像扩招前的大学生那样,在进入大学后加倍努力。当然,那时一个班里一堆二十七八的学生,毕业很多人就三十了,想不努力也不行。
认真说一下本科扩招对高校的影响。
我毕业大概五年左右的时候,改变开始明显起来,能考研究生的地方多了,毕业后七八年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倾向招研究生,原因是本科生的水平下降。
本科生的水平下降这件事解释起来很容易,大学扩招,让大量水平不足以当老师的人进入了高校当老师。这里要说一句狠的,老师这个活真不是谁都能干的。能教好学生,是技术和努力结合的结果,还要有天赋,绝非写几篇论文拿几个学位就行的。
不合格的老师进入大学,稀释了教师质量,加上2005年左右社会阶层松动过一阵,当时高校工资很低,很多讲课好的优秀教师辞职去了公司,教师行业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这里说句题外话,在高校里,教的最好的教师一般不是行政和教职兼任的那些有各种头衔的老师,教的好的教师,通常晋升都比较难……
教师行业平均水平下降,但扩招规模定下来之前,由于学生数量的不停扩大,教师职业被当成了好进好干的职业。随着扩招规模尘埃落定,很多地方都发现,教师数量有些超过了。
同时,由于本科扩招,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扩大了,博士生的规模也在扩大。高校教师作为教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群体,自身的学位自然不能低,于是高校教师开始快速硕士化博士化。
硕博化的教师群体拉低了本科教育水平,这句话不是乱说,硕博化的教师群体改变了教师评价体系,由于硕士和博士都有科研要求,以论文定高低的评价体系迅速碾压了原有的资历和学生评价结合的评价体系。在老体系下,虽然平庸的教师也能往上升(这是旧体系主要被攻击的点,实际平庸的教师提升速度是普遍慢的),但升的最快的一般还都是学生口碑好的教师,整体氛围是对就学的学生有利的。
新体系改变了大学,教师开始以论文和课题为目标,在这个体系下,人情往来和派系关系很重要,写论文拿课题也十分耗费精力,学生的学业被放到了越来越轻的位置上。虽然看似教师整体的水平上升了,但实际教学水平却是连年下降。
快速硕博化的教师群体很快开始内卷,高校教师的评聘和考核条件越来越苛刻,同时随着教学科研化,表格也越来越多,前线教师很大程度上无暇教学工作,整日忙着无关的事。
如果接下来研究生扩招,很快高校教师就都得是博士了,不管大校小校,几线城市。高校内的非博士教师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最终相当部分教师被挤压出局,博士教师们会取而代之。
博士教师绝不是高校教师的合适人选。原因大致这样。博士教师读书成本太高,高校教师工资并不丰厚,收入很大部分要靠课题和项目,新教师很难短期内有所收获。而博士毕业由于年龄问题,比起其他教师,博士们面临着十分现实的成家立业问题,需要的收入和拿到的工资差距较大,这种情况下,很难指望博士们去认真教书,何况从新人教师到合格老师,要花很多的时间去修炼,博士们很难沉下心去。
其次,现在的高校评价体系,很多地方几年一考核,非升即走,这种体系下,本科教学完全是博士们的累赘,因为他们是最直接面对这个现实问题的人。
另外,博士教师群体的增加,会进一步让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往唯论文唯课题上倾斜,这是十分不利于本科教学的。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本科教育的水平想必还会进一步下降,短期内不会有所改变。
高校教学是一份很难的工作,高校教师不需要出那么多论文和课题。想把本科教育恢复到二十年前的水平,需要的是认真研究教学技巧,能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人,能做到这些,就已经是一项很难的工作了。
以上是当年高校扩招对高校本身的影响。我自己家庭三代教师,爷爷是教育家,父亲一代出过两个特级教师,这些话是我自己结合自身经历以及之前和家族其他长辈讨论时的看法,并非随便一个人的胡言乱语。
对于大学教育和科研,实际上,最好的办法是教学和科研分开,从事教育的老师和从事科研的老师使用不同的评价体系,成立专门的大学研究所,研究所承担科研以及某些专项教学任务,起实习基地的作用。能讲课的老师让他们好好讲课,至于职称,让毕业后的学生参与评价最合适最直接,别乱折腾。
希望这个办法有一天能实现吧。
————————
追加下。
关于教学和科研能否分开,只要看看目前国内的研发组成是什么就可以了。绝大多数科技进步还是来自各公司和研究所,以及少数知名大学。很多大学除论文外并没有太多科研成果。至少我所知的几个大学里盛行的都是论文科研。
本科教育主要的目的是育人,本科生一般要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技能,历史沿革,未来趋势,再根据所学尽量寻找灵感和创新。在此之外,要教育学生的精神,尽量让学生做到有耐心,有目的,有理想。解决各类科研问题还是最好留到工作后再说。
说我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诸位,看一下我的专业向专栏,相信对你们有好处。
我的书上架啦:) 对手工皮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
中国研究生是不是太多了,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看待。如果和我们经常用来对标的美国来比较,似乎并不算多。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数据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的统计,2019 年美国约有 1690 万名在读大学生,300 万在读研究生,研究生和大学生的比值约为 0.17 : 1 。
而根据教育部 2018 年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在学研究生有 273.13 万人,高等院校在学人数约 3833 万人,研究生和大学生的比值约为 0.07:1。 (因为美国大学不分本科和专科,所以在这里用的是广义大学生进行比较。)
仅仅从这个数据来看,我们的研究生人数还有扩大的空间,但为何这个问题下不乏质疑的声音?个人认为有几点原因:
1、研究生教育的回报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相当一部分人读研后发现自己还是在和本科生竞争,面临着对能力有相同要求的岗位,只是凭借学历而非独特的专业知识进行竞争,因此会有一种「内卷化」的感觉,即在同质化的竞争中投入了过多资源。
这一点,想必很多团队负责人在写招聘需求的时候有所体会:这个岗位真的需要研究生教育带来的能力吗?还是为了降低筛选成本,反正研究生供给充足,所以干脆写需要研究生?
2、除了读研之外,并没有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其他选择,导致很多同学「被考研」。一些回答认为,中国的高级职业技术人员仍然有很大的缺口,专科学位还有潜力。但问题是,这个坑没法用本科生填,几乎不可能存在「向下兼容」的情况。鲤鱼一旦跳过了一次龙门,就很难掉头往下游,这不是「鲤鱼精」心态作怪,而是人之常情。
至于创业,昨天 @Jacob贾超 老师在直播中说得很直接: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千万别创业。
读研,成为了走投无路的被动选择,这也难怪大家认为扩招只是权宜之计了。
3、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仍然不够清晰
在美国,其实存在大量需要本科学历或者本科学分的高级「职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中产阶级的两大理想职业,医生和律师,其实所接受的都是「职业教育」, 这些职业的高回报和社会地位,让大家觉得读完本科再读一个名为研究生、实为进行职业教育的「专科」很正常。
反观中国,研究生教育的主题,依然是培养学术人才,学生接受的训练是研究导向的。但真的有这么多人有志于科研吗?花费一年的时间倒腾论文,真的符合大多数人读研的「初心」吗?
很多企业,都会聘请研二、研三的同学来实习,我在招实习生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我能保证 X 天到岗,我们老师还挺支持我找工作的,一般没啥事需要回去。」
这不是拧巴了嘛! 学生号称是要从事研究工作,考研复试的时候大谈自己的学术兴趣;导师遵循的培养方案,强调的是研究能力,需要带学生做论文。但最后的结果是,学生早早开始找实习、进企业,导师「枪口抬高一寸」,默许学生去好好表现争取转正。
为什么大家不打开天窗说亮话,就是卯足了劲头,带着学生好好培养职业能力呢?如果我们有足够职业化的培养方案,想必很多人的心态也不至于如此拧巴。
最后,关于此次扩招,我认为非常能够理解,特殊时期的确需要特殊对策。
肾上腺素针可以用来急救,治疗过敏引发的休克,但不能当补药吃,因为会产生心率不齐、代谢紊乱等副作用,研究生扩招也是如此。
扩招我不反对,作为一个上海同学且保研了的人,我也一点也不认为有什么太大的含金量下降。
但是国家既然决定通过扩招来减轻就业压力,那就说明国家就不指望这些硕士做科研,那么就请国家确认硕士,尤其是专硕,在学校是不需要把精力放在写学术论文上面的,专硕的培养方式应该是一年课+半年实习+半年工程项目毕业。
不要让某些学校或者专业,美其名曰学硕专硕一同培养,实际想做的事情就是让以工程实践为目的的专硕不出去实习实践,天天坐在实验室里面为学院,为学校发论文,写本子!某些学校的某些专业的专硕的毕业要求是一篇SCI,还是某领导刚上台后决定的,你敢信,为了能毕业,大家干了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何必互相折磨。导师天天push,学生偷偷跑出去实习,互相以防贼的态度对待彼此。
某些老师和领导想发论文请自己努力,不要逼着专硕来给你们发水论文!我读专硕的目的就是不想科研。
一个月几百块的补贴,算下来每天还没有15块钱,上海这种地方,能给你在实验室955真的都已经算是看在师生情的份上了,算上交给学校的学费,其实亏大了。还想996,想什么呢。
专硕这么高的学费,上一届还是60000,这一届就80000了,你问为什么,他说金融的专硕都十几万了,反正你们能挣回来。我们既然支付专硕高昂的学费来补贴学硕和博士的支出,回报难道不应该是我不用为学院写那些没什么用的论文吗,好好去实习找个好工作吗?
既然硕士扩招,导师不够,为什么不直接试行专硕没有导师呢,反正专硕面向就业,未来专硕应该就像授课制硕士一样,既让我们这些人不用和导师相看两厌,也给真正想科研的同学一个机会。
至于大家对于学费的质疑,以我知道的,基本以我以及和我同级别的高校,都差不多这个样子了,专硕学费贵,而且知乎认为未来工资越高的专业越贵,金融管理专硕凌驾一切之上,电子信息类紧随其后,机械动力类,土木类,材料化学类反而便宜一点。当然我说的六万,八万是两年半的总价,非全当然更贵,基本两年半十万起。
猜我学校的把上海的高校都猜过一次了,说明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一个学校的问题,而是共性问题。
讲道理,两三年前考研上岸的难度和今年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凭什么早出生几年上岸了的就能大言不惭劝天劝地封闭上升空间,只需你们简单了?
本世纪初高校大扩招被diss得不行,然而事实确证明了长者伟大的智慧。巨量的工程师红利,让我们今天拥有及其廉价的技术人员,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
回头说这件事,国家层面,利远大于弊
至于很多老哥说的内卷。不好意思,越内卷人才就越便宜,国家对外就越有竞争力。
至于很多老哥说的学历贬值。不好意思,学历越贬值,说明受高等教育的人越多,劳动力素质越高。
你们diss的,都是国家想要的。
要不然,985高校,3000-5000块的学费就能上一年?
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可以扩大,但是公务员的岗位招聘人数可以扩大吗?银行券商的招聘人数可以扩大吗?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美团头条滴滴这些公司的招聘人数扩大吗?甚至房地产,汽车制造,手机制造的企业招聘人数可以扩大吗?
钞票印多了会毛,学历大规模扩张也会水。大学毕业生(包括名校)可以成规模复制,批量产生。但是市场竞争,公司的兼并越来越激烈,头部的公司就那么几家,能提供的优质岗位是很有限的。进国企央企谋个稳定编制属于少部分幸运儿,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也只能到平均生存周期不到两年的中小企业里面谋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公司破产,或者自己被裁员。
等着吧,就像韩国电影《寄生虫》里面说的,一个大公司门卫的招聘都会引来500个毕业生竞争的时代,估计离我们也不远了。
目的主要是为了缓解就业问题。
今年开年就开启了“地狱级”难度经济模式,估计上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不小,往年招研究生是按比例招的,比例之外的本科生是要走向社会,步入职场的。
考研扩招,意味着有一部分本科生可以步入研究生,不必被迫走向职场,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这是好事。
现实情况有压力,郭嘉给应届生分流就业压力,多好的事。
真要不管不顾,到时候就压压力大,苦的都是应届生,对学生和郭嘉来说都是损失。
“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增加基层医疗、社会服务等岗位招募。“
应该说是挺有针对性的好的政策方向,不过真心觉得大学老师不够用啊。。。可能要考虑混合一部分的教学岗和研究岗。
研究生的定位可能也需要做一定改革才行,搞清楚研究生教育到底是希望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现在感觉还是有点模糊。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