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没有人看小说是纯冲着文笔去的,冲着文笔去的人都去读散文了!
这两年卖的最火的小说你去读五本十本就知道,没有啥出挑的文笔,都是故事强,节奏好,切入点有吸引力。
除非你想当第二个白落梅,否则别琢磨文字优美度了。抛弃尴尬的似是而非的看上去新奇的比喻,抛弃80%和剧情无关的描写,留下故事主干就可以了。
也请不要再问“这种文笔如何”“我这种文笔写小说够不够”这种明显没写过小说的人才能问得出来的问题了。
你!就!去!写!
长篇太累写短篇,写完一个故事放三周,你自己回头重读。
读得下去就算是个故事,读的时候还能想象出它拍成电影电视剧的样子那就是好故事,觉得烦腻恶心那就是垃圾。
至于这道题目里写的东西,就好比你用雕花的手艺雕出一个不咋精致的萝卜花,问,我这刀工去炒菜开饭馆可以么?
对不起,不可以。咱下馆子是去吃饭的,不是看花赏景儿的。
0306更新:
评论区很多人关于“文笔无用”这句话有争议,在这里集中回复一下。
首先,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针对题主所问的“这样的文笔写小说可以么”而言的。
如果你读过题主在正文中写的片段就该知道,我这里说的“无用”的“文笔”指的是什么——花里胡哨的辞藻,对故事情节毫无推动功能的场景和心理活动描写。
比如:
“烟花碎成无数光点,跳跃着向四面八方散去,第一束烟花像是balabala,第二第三书balabala,最后balabala。”
这个,没用。
而当题主贴出这段内容并将其当做“文笔”的代表时,就已经说明ta对于“文笔”这个词的理解不是评论区中广义的理解了,那我自然是跟着他的思路进行回答。
其次,“文笔”二字到底指的是什么,本身也存在争议。
有的人觉得就是言辞的优美,代表为白落梅、《荷塘月色》等;有人觉得是囊括了人物塑造、故事架构、草蛇灰线的伏笔等等描写,可以说“万物皆文笔”。
如果以后者的标准而言,文笔当然重要——没有文笔就没有一切,能不重要么?
但是,这种说法我个人是不赞同的。
很简单,如果你写过小说就知道,故事的架构,伏笔,人物形象,起伏节奏等,是在大纲阶段完成的。也就是说,这个核心依仗的是故事的【架构】和【创造能力】,而非【表达能力】。
我想到了一个好故事,和我能把这个故事讲好,让别人也能感受到这个故事的精妙,这是两件事吧?
而想要写出一篇小说,首先需要有一个好的故事框架,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至于能不能写出一篇“好小说”,这考的才是你的表达能力。
就像一部电影,故事不错,是编剧的功劳;但是演员能不能演好,场景和节奏如何调度,就是导演的功力。而会看电影的人,骂的时候也能骂的清清楚楚:这个地方是编剧(故事框架)的锅,这个地方是导演(表达能力)的锅。
写小说也是同理。
第三,既然说到“表达能力”了,我就多说一句。与其盲目追求文笔的“过度表达”,不如“精简表达,强化行为”
举个例子。
A将B捆住后,用小刀在她身上割出了无数个伤口,随后在上面涂满了蜂蜜,打开窗户。此处地处低洼,阴湿多虫,蜂蜜的香气传出去,片刻后便见无数蚂蚁、蚰蜒、蜈蚣,以及不知名的小虫爬了进来,朝着血腥和甜蜜的伤口处爬去,瞬间遍布其全身,密密麻麻的蠕动着,在血肉外翻处大肆啃食啮咬。
这一段是我刚刚写的,哪怕是用一目十行的方式读过去也能感受到画面感,通感力强的人甚至能感到痛苦。
而下面这段是“精简版”:
A将B捆住,用小刀在她身上划出无数伤口,并且涂上蜂蜜,引得蚂蚁蜈蚣前来啮咬,虫蚁遍布全身,惨状恐怖。
影响故事剧情了么?没有。
大家依旧知道发生了什么,并且知道A是个坏人,B好可怜。只是感觉上差了一点。
但是如果写成下面这种:
A用绳子像捆粽子一样将B捆住,他的内心毫无波澜,冷漠的眸子透露出不屑的神情,随后他掏出小刀,像割一块烂肉一样在B的身上割出无数伤口,鲜血缓缓流了出来,他的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掏出早已准备好的蜂蜜,将一整罐晶莹剔透的蜂蜜全部倒在了B的身上,蜂蜜的香甜混合着鲜血的腥气,散发出一种诡异但诱人的危险香气,如同浑身赤裸的舞女在妖娆的起舞,令人生出渴望。B浑身战栗着,眼神中透露出恐惧,但又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balabalabla(原谅我编不下去了)
我觉得,真的还不如第二种。
而事实上,大多数来问“我的文笔如何”的人,写的比这个还要复杂华丽。与其用大段文字写所谓“塑造人物”“铺垫情绪”的内容,不如好好琢磨行为合理性和每个细节的背后动机,比如“因为此地阴湿多虫,所以虫蚁很快来”,更有说服力。
当然,如果你就是为了水字数去的,那当我没说。
最后,“文笔”重要么?重要的。
好的作家有着靠文字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莫言写一段凌迟的戏码,能让人看得心惊肉跳后牙槽发酸,汪曾祺写一个清清淡淡的小和尚的故事,也能优美得让人迷蒙如酒醉,高邮鸭蛋一声“吱”让人口水流出来,鲁迅写人又尖又冷,直往心肺里钻。
寥寥数笔,如重锤擂胸,好的文笔当然重要。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追求这些,效率和成功率都太低。
评论区很多人拿不少文学大家的作品出来说事儿,说他们的故事性弱,全靠文笔。我想知道,您有认真分析过他们的作品么?
鲁迅的《祝福》,看似平淡,实际严格符合“一波三折”的情节波动;
老舍的《骆驼祥子》,人物动机和内心轨迹预设的明明白白;
《红楼梦》里凤姐的出场,湘云的醉酒,黛玉的葬花,这些是怎么安排的,不比描写她长什么样、她心情如何更重要?
人们在看完一个故事后能记住的是谁发生了什么,谁和谁在一起了,是福贵一辈子如何的倒霉,是是罗密欧和朱丽叶怎样的阴差阳错,哈利波特怎样过五关斩六将。也就是说,人物的行为,故事的情节推动。
至于人物的情绪是不是描写的足够精准,动作是不是历历在目,场景是不是身临其境,能做到,当然好;做不到,慢慢学。先把故事写出来,再把故事写好看。
对于一个拿着几百字场面描写来问“我的文笔够不够写小说”的人而言,你告诉他,你的文笔(文字表达力)不错,可以写小说了。我觉得这既不负责任,也没有卵用。
因为写小说本身靠的就不是这回事。
【其他和写作相关的回答】
请问这样的书在起点怎么样呢,写了快八万字才20左右收藏,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有没有大神们给点建议?
你好,我是李多余,目前是一个自由撰稿人。你看到的每篇文章都是我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的,个人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如果你有多余的赞,希望可以给我一个。
如果你想看到我更多系统性的内容,可以去我的公众号:【咸鱼人生自救指南】。
在那里我会分享关于个人成长、思维认知、生活方法论方面的干货,以及偶尔的吐槽和情感。
没有团队,非营销号,走心原创。喜欢可移步去瞅瞅。不喜也别喷,打扰了。
我想陪你一起变好,也希望你可以陪我一起成长。
爱你,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