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请问加齐,埃米尔,贝伊,帕夏有什么区别和共通之处? 第1页

  

user avatar   reseted1579091819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认同 @彼得·克鲁泡特金 ,没办法给他们笼统的排高低之分,而且中亚中东也没有跟东亚这样统一的体制。不同爵位称号的真实地位取决于其拥有者的势力。

前面两个回答解释了含义和来源,我就讲讲这个爵位在今古维吾尔人中的使用。

加齐是有战功的勇士,而且还是立功的平民百姓。

埃米尔基本等同于将军,元帅或大将军叫bash emir。

贝伊就是伯克,类似于汉语中的“大人”,所有有官职或者爵位的都可以叫伯克或者官职爵位后加伯克。

帕夏就是古代的警察,负责维护治安和抓捕罪犯等。


user avatar   nian-qu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娜梅·桑斯毕里

加齐(Ghazis)指的是即神圣的 “信仰的勇士”。 其成员是形形色色的志愿兵,,但其中以生计无着的流浪汉、 逃亡者、心怀不满者及失业者为主。

他们得到的任务是打击异教徒,而他们本身最重要的作战动机则是劫掠,通常,他们会作为边疆战士从伊斯兰世界的边境出发,对外发动突袭,承担为伊斯兰世界开疆扩土的重任,如果一位统治者自称为加齐武士,那么代表他自己是在为了安拉之剑向异教徒的土地进行征服,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抱有相同目的的军事团体与他就行合作。

埃米尔(Amir)这个词来源于阿拉伯语,原意为“受命的人”、“掌权者”,伊斯兰教国家对上层统治者、王公、军事长官的称号,其意义比较笼统和广泛,从其军事统帅意译为总督,亦从其功能意译为国王、酋长、头人、头目、首领、长官等,亦见有人以其作为贵族最高爵位之功能意译为亲王、大公等等。

如果以题主的标签来看到话,在奥斯曼帝国早期时期,埃米尔这个头衔一般被认为是“受某人节制的地区统治者”,奥斯曼帝国不受哈里发节制,而奥斯曼苏丹巴耶济德一世从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控制的哈里发手中得到了“罗马省苏丹”的头衔,而且卡拉曼贝伊穆罕默德二世从帖木儿手中得到的头衔也就是“罗马/小亚细亚埃米尔”,当然帖木儿本人也一直使用埃米尔头衔,其和卡拉曼埃米尔的区别更相当于“波斯帝国的统治者和罗马省的统治者”这种附庸关系。

贝伊(bey)是奥斯曼帝国时对长官的称谓,系突厥语音译,意为“首领”、“头目”、“统治者”、“官吏”。

多为突厥人军阀政权的领导人使用,直到18世纪的利比亚卡拉曼利王朝依然使用贝伊头衔,而其头衔变种“众贝伊之贝伊”也作为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头衔之一,可能类似于波斯的“万王之王”,使用贝伊作为头衔的突厥人王朝,大多接受罗姆苏丹国的号令,或者自己拥立一位塞尔柱王朝的继承人,在罗姆苏丹国瓦解之后,他们也使用贝伊的头衔向伊尔汗国称臣,之后的哈米特贝伊丁达尔极度狂妄,认为罗姆苏丹国已经灭亡,天下不可一日无苏丹,于是在小亚西部自立为苏丹,僭称自己为真主亲选的罗姆统治者,这种行为遭到了伊尔汗国的残酷镇压,丁达尔本人还被剥皮萱草。

帕夏(pasha)这个词又译“巴夏”、“帕沙”,也是系突厥语音译,一说源自中古波斯语Padshah,其义与阿拉伯语“埃米尔”略同。

在13世纪的塞尔柱王朝首先使用这一称号,罗姆苏丹国时期用来称乎军事统帅和地区总督,奥斯曼帝国延用了这种说法时,帕夏为苏丹授予军事最高统帅的称号,后用于称呼帝国高级文武官员。

这是一个只属于个人的贵族头衔,不世袭,也可以给予非穆斯林或者外国人,比如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堪德培,也得到过帕夏的头衔,而奥斯曼帝国在统治埃及、伊拉克等地时,将委派为该省区的总督也称帕夏。

这个四个头衔中

加齐属于一个宗教意味的头衔,而埃米尔和贝伊都是统治者,最后的帕夏更多的属于贵族头衔。


user avatar   bi-de-ke-lu-pao-te-jin-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注意:一些头衔性质和专职不同,不必排出高低。可以排序和对比的我会继续完善整理出来】

纯手打,无搬运百科。

“加齐”意为“武士”,有勇士之意。最初是指在小亚细亚的突厥政权/波斯化政权里是一个阶层。

“埃米尔”意为“掌权者”,意义很宽泛(不同地方可能差异很大),能作为“酋长”同义词(词意有点类似“盖特曼”,在波兰和乌克兰不同含义),可作为军事统帅、地方最高统治者称号、大贵族和大封臣的封号。帖木儿就使用了这个称谓,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在变为毒菜政权以后也是“酋长国(埃米尔国)”。理论上比苏丹、可汗要次一级。

“帕夏”又可以叫“巴沙”是高级军政官员或贵族。在奥斯曼时期作为地方总督(类似半独立自治领)的头衔,也用作将军或高官的头衔,二者性质不太一样。

“贝伊”又叫“巴依”“伯克”,是低级军政官员(是相对“帕夏”而言)的头衔。不过后来演变为一种尊称,意义类似“先生”。

(有意思的是,历史上有“贝伊国”却没有“帕夏国”,也就是贝伊曾经被用在少数简小国君主头衔上)

——————

附加:

“苏丹”大致等于“国王”。

“帕迪沙”(Padishah),是波斯语词汇,同“shah-shah”(shah沙/沙阿是国王的意思,但在波斯也有用“苏丹”,例如卡扎尔王朝末代君主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头衔用沙也用苏丹)。“帕迪沙”意为“皇帝”(实际含义是“众王之王”/“王中王”),奥斯曼君主有此头衔。

“米尔扎”,又译“米尔咱”,相当于“大公”。这种称谓在克里米亚汗国等鞑靼国家比较常用,波斯也有。后来也有些地方演变为一种尊称而无关乎身份。

“泰法”,是诸侯、地方贵族,在安达卢西亚较多。实际独立的领地叫“泰法国”,头衔上可以大致相当于“公爵”。知名的有瓦伦西亚泰法席德-赛义德。

“欧古兰”,也是“武士”之意,比起“加齐”,阶层性更高、宗教色彩低些。

“可汗”

“八思哈”


待完善

——————

排序对比(纯理论上):

帕迪沙(皇帝)、苏丹(国王)、可汗、埃米尔、米尔扎(大公)、泰法(公爵)、帕夏、贝伊。

但这个意义不大。因为一些头衔地区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也不同,如“泰法”基本上只在安达卢西亚用的比较多,类似情况的诸侯在14世纪小亚细亚都叫“贝伊”;虽然“贝伊”低于“帕夏”,但那些贝伊国君主实际上独立性远高于后来“帕夏”头衔的将军。“可汗”、“埃米尔”在实际上又往往和“苏丹”是同一个水平(只是二者兼有时倾向上选择苏丹>可汗>埃米尔),因此这种排序实际意义不大。就像说欧洲的“亲王”和“大公”哪个高一样,基本上无解,因为亲王是作为另一个系统身份(可能有交集)但不完全算在“国王-大公-公爵-侯爵-伯爵”这个体系之内。




  

相关话题

  罗马帝国元首制时期帝国资源调度能力真的弱于戴-君改后的后期帝国时期么? 
  塞尔柱突厥和突厥是什么关系,奥斯曼土耳其和塞尔柱突厥又是什么关系? 
  希腊在一战后获得士麦那和东色雷斯时在士麦那和东色雷斯是怎么规划行政区划的? 
  如何看待《牛津古罗马史》将阿拉伯人的入侵作为古罗马终结的标志? 
  希拉克略晚年面对阿拉伯入侵时采取哪些的措施能把损失降到最小? 
  假如16世纪或17世纪奥斯曼帝国修建了苏伊士运河,会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土耳其 的“阿尔泰”坦克使用土耳其自主研发制造的1800马力引擎,土耳其军工业实力到底如何? 
  东罗马帝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了复兴的可能? 
  为什么会有精萝(精神奥斯曼人)这样的存在? 
  布韦希王朝和阿拔斯帝国中央是什么关系? 

前一个讨论
《明日方舟》手游里面有没有什么好磕的 CP ?
下一个讨论
「山东农村媳妇地位低,过年吃饭都不能上桌」的传闻是真的吗?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