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的罪状很多,“培养书呆子”是其中最最不得要领、避重就轻的一个。你指责他培养不出人才,衡中的校长都要感谢你替他打掩护。
先理解这个题目问的是什么问题,并没有问衡水中学是不是可以培养出更多人才。如果是这样,那是个事实问题,只要你能明确“人才”的标准,然后就看毕业生去向就行了,没什么讨论的必要。所以先明确问题问的是在大家都没有明确数据证明他到底培养出没有的情况下,为什么这么多人相信他们培养的是书呆子,培养不出人才。是个思维认定的问题。
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其实不是这个模式科学不科学(不科学的学校多了去了,985很多大学也不科学),而是衡中出书呆子是“事与愿符”地符合大多数人的期望的。大家想想这种心理,包括我在内,大多数人都有。你看到一个高分的人,总是联想是不是低能;你看到一个富二代炫富,总是期待着翻车被抓;你看到一个人天姿聪慧,比如韦东奕,总会有人说他情商低找不到女朋友;你看到一个女强人事业成功,总在想她是不是没结婚,或家庭不幸福……
咱们不用虚伪,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擅于给自己象上面这样找平衡的。刻苦闷头读书,最后成了书呆子高分低能,这样符合我们大多数人的期望值。这句话的后半句多数人不愿承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安慰我们自己:你很聪明考上了清北复交,你觉得你是天选之子,就是比别人牛,要是一个人靠着“死读书”也考上了和你做了同学,那你的优越感就贬值了,除非他和你有本质区别,你是天才,而他是书呆子。你自己要是没考上,那更不能认同他们。因为如果考上那些学校的人是天才,而自己没考上,这对自己是有交代的,我本来就不如那些人,我本来就是平凡人。但如果一个比你平凡比你穷的人也考上了,那没考上的人就失去了最后一块遮羞布,一个不如我的人靠着死读书努力都能上名校,而我没有,不就是我不够下功夫吗。没有天赋是情有可原的,但如果仅仅是自己不够下功夫花时间就错失机会,这对于谁都不好接受。所以,必然死读书成书呆子,而我不愿成书呆子,所以我没有死读书。这个逻辑才足够安慰自己。
其次的原因,衡中的模式的确也不科学。如果我们承认衡中培养出了人才,那就容易导致“衡中模式是培养人才的模式”这种思维的流行。那的确容易误异教育的方向。
第三,取决于你所谓的人才定义是什么。如果你一定要把那些天赋异禀陈景润这种级别的人才叫人才。那咱们不用抬杠,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的模式也培养不出。因为这些人多半取决于天赋,不是靠模式就能如何如何培养出的。如果你把人才定义作进入不错的公司,能够上升到一个中层,成为某个业务领域的牛人,坐还不错的职位,能够过上还不错的生活……那衡水也行呀,人家清华毕业 ,找个还行的工作,几年下来,也没什么不可能的。
第四,最为关键的,衡水存在的目的,或者说去衡水的人,也不是奔着你所谓的人才培养去的。对于绝大多数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高考成绩不错,是他们的唯一目的。长远成不成为人才,那以后再说。一个人通过努力,考上更好的学校,改善自己的生活,或许上限不够高,但至少确定的提升了自己的底限。你现在认为他们的上限不够高呀,可这并不重要,因为提升底限才是他们的目的。对于高考而言,它决定了我们的未来,不一定决定我们的上限,但的确确保了我们的下限。
看到某清华答主洋洋洒洒说了很多衡水如何不好,最后的结论是宁可不去。我想说因为你人在清华,你是假设这个结果不变的情况下,那废话当然宁可不去了。但如果你通过衡水可以去清华,但没去衡水,可能就去不了清华,你会这么坦然地说出“宁可不去”这句话么?现在读衡水的这些人会说得出这句话么?
我相信人才在人群中就是少数,能成为人才与否与他们学校的出身关系不大,哪个中学都不能确保培养出很多人才。所以“培养不出人才”也就别作为苛责别人的理由了。